忠县胡辉淑获全国劳动模范 与蜂共舞酿造甜蜜生活
就在几天前,左腿残疾、在养蜂道路上摸爬滚打近20年的她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并到北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忠县胡辉淑获全国劳动模范 与蜂共舞酿造甜蜜生活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2-0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5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王渊)脸庞写满坚毅、双手粗糙有力、左腿微微弯曲……眼前的胡辉淑笑容满面。就在几天前,左腿残疾、在养蜂道路上摸爬滚打近20年的她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并到北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作为一名普通的残疾农妇,胡辉淑为何能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选择养蜂,初衷只为给丈夫治病

胡辉淑是新立镇百粮村人。她1岁时,左腿长疮溃烂,虽经医治却落下了四级残疾。

1997年,胡辉淑与患有肺结核的丈夫陈定东组合了家庭。丈夫在病床上躺了7年,不仅花光了存款、欠下很多外债,还需要长期饮用蜂蜜缓解病情。

蜂蜜价格不菲。胡辉淑心想,要是自己养蜂,丈夫喝的蜂蜜岂不是就不要钱了?

说干就干。2002年,胡辉淑怀揣着借来的150元钱,只身前往60公里外的垫江县购买种蜂。她一瘸一拐地艰难行走了数小时的山路,买回第一箱种蜂。

胡辉淑在查看蜂蜜酿造情况。通讯员 毛金权 摄

刚开始,因不懂蜜蜂习性,胡辉淑被蛰得满脸红肿。1个月后,这箱蜜蜂因患痢疾用药不当,导致全部死亡。胡辉淑不甘心,又买回4箱,结果仍然是全军覆没。

身边的朋友劝胡辉淑别再折腾了,可胡辉淑不愿认输。她随时书不离手,把有关养蜂技术的书都翻烂了。周边区县的养蜂大户,她经常去请教。有一次,为到北碚区听一场养蜂知识讲座,她连夜转车3次、赶路160公里。

胡辉淑像对待孩子般精心呵护蜜蜂,几乎每天吃饭睡觉都与蜂箱为伴,时时钻研养蜂关键技术。几年后,胡辉淑的养蜂事业步入正轨:2006年分出4群蜜蜂,产蜜12.5公斤;2007年,意蜂发展到22群,中蜂发展到15箱;2008年,蜜蜂分出30群,她在屋后开辟蜂场,并改进蜂箱;2009年,产蜜300公斤,收入3万元……

不断创新,“别墅式”养蜂法成全国首创

养蜂事业渐渐有了起色之后,胡辉淑像其他养蜂人一样四处追逐蜜源:春天在马灌镇、新立镇采油菜花蜜、柑橘花蜜,夏天到石柱采刺槐花蜜,再晚些时候到云阳采枇杷花蜜。一年至少有10个月在外漂泊,在深山野外风餐露宿。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索、实践,胡辉淑的养蜂技术日益精湛,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蜂土专家。但胡辉淑并没有满足,她把眼光投向了创新养蜂方法、提高产蜜效率上。

传统取蜜方式是杀蜂取蜜,损失较大。胡辉淑拜访垫江、梁平、万州的养蜂师傅及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再结合自己的经验,独创了活框养殖方法,取蜜时只需取成熟的封盖蜜,对蜜蜂基本没有影响。

针对蜜蜂“喜静恶闹”特点,胡辉淑经过多番摸索后,用砖、砂和水泥为蜂群修建长4米、宽2米、高1.8米的“别墅”,既抗干扰又冬暖夏凉,蜂群逃走率大幅降低。“别墅式”养蜂法由此成为全国首创。

胡辉淑耗时两年、损耗100多箱蜜蜂,探索出的物理除蜂病技术,可在不施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解决中华蜜蜂的囊状幼虫病。

通过刻苦钻研,十多年里,胡辉淑共摸索出11项养蜂新技术,以及养蜂用具、蜂产品开发等新技术,获新型专利3项,注册了“胡幺妹”商标。从2015年起,她实现年养蜂收入36万元,在全村率先实现脱贫致富。

授人以渔,让更多乡邻拥有“甜蜜事业”

“老胡,今年你的养蜂情况怎么样?”

“多谢辉淑,按照你教的办法,蜂蜜产量高多了。”

老胡名叫胡兆友,曾是积贫多年的贫困户。2015年,在胡辉淑的鼓励与帮助下,他加入养蜂队伍。经过几年努力,胡兆友摘下贫困“帽子”,日子越过越好,成为当地身残志坚、自力更生的脱贫致富典型。

“一个人富不是真的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富。”自己养蜂致富之后,胡辉淑主动当起扶贫大使,积极发动村民养蜂脱贫。她坚持“授人以渔”,无偿传授养蜂技术,致力于“造血式”稳定脱贫。

2011年,胡辉淑注册成立忠县橘城养蜂专业合作社,并任理事长。合作社发动周边村民“活框”养蜂稳定增收,40户村民当年户均增收3000元。2014年,她建成蜜蜂生态养殖基地,人工“育王”免费发给村民,无偿给予技术指导,带动周边66户村民实现户均增收3860元。

近年来,胡辉淑创新实施“合作社+养殖基地+蜂农”的产业扶贫模式,蜂农以蜜蜂箱数入股分红,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支持,由合作社统一负责销售,有效解决了蜂蜜销售难问题,带动县内及周边区县276户蜂农发展蜜蜂1275群,每年户均稳定增收4500元以上。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忠县胡辉淑获全国劳动模范 与蜂共舞酿造甜蜜生活

2020-12-05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5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王渊)脸庞写满坚毅、双手粗糙有力、左腿微微弯曲……眼前的胡辉淑笑容满面。就在几天前,左腿残疾、在养蜂道路上摸爬滚打近20年的她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并到北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作为一名普通的残疾农妇,胡辉淑为何能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选择养蜂,初衷只为给丈夫治病

胡辉淑是新立镇百粮村人。她1岁时,左腿长疮溃烂,虽经医治却落下了四级残疾。

1997年,胡辉淑与患有肺结核的丈夫陈定东组合了家庭。丈夫在病床上躺了7年,不仅花光了存款、欠下很多外债,还需要长期饮用蜂蜜缓解病情。

蜂蜜价格不菲。胡辉淑心想,要是自己养蜂,丈夫喝的蜂蜜岂不是就不要钱了?

说干就干。2002年,胡辉淑怀揣着借来的150元钱,只身前往60公里外的垫江县购买种蜂。她一瘸一拐地艰难行走了数小时的山路,买回第一箱种蜂。

胡辉淑在查看蜂蜜酿造情况。通讯员 毛金权 摄

刚开始,因不懂蜜蜂习性,胡辉淑被蛰得满脸红肿。1个月后,这箱蜜蜂因患痢疾用药不当,导致全部死亡。胡辉淑不甘心,又买回4箱,结果仍然是全军覆没。

身边的朋友劝胡辉淑别再折腾了,可胡辉淑不愿认输。她随时书不离手,把有关养蜂技术的书都翻烂了。周边区县的养蜂大户,她经常去请教。有一次,为到北碚区听一场养蜂知识讲座,她连夜转车3次、赶路160公里。

胡辉淑像对待孩子般精心呵护蜜蜂,几乎每天吃饭睡觉都与蜂箱为伴,时时钻研养蜂关键技术。几年后,胡辉淑的养蜂事业步入正轨:2006年分出4群蜜蜂,产蜜12.5公斤;2007年,意蜂发展到22群,中蜂发展到15箱;2008年,蜜蜂分出30群,她在屋后开辟蜂场,并改进蜂箱;2009年,产蜜300公斤,收入3万元……

不断创新,“别墅式”养蜂法成全国首创

养蜂事业渐渐有了起色之后,胡辉淑像其他养蜂人一样四处追逐蜜源:春天在马灌镇、新立镇采油菜花蜜、柑橘花蜜,夏天到石柱采刺槐花蜜,再晚些时候到云阳采枇杷花蜜。一年至少有10个月在外漂泊,在深山野外风餐露宿。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探索、实践,胡辉淑的养蜂技术日益精湛,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蜂土专家。但胡辉淑并没有满足,她把眼光投向了创新养蜂方法、提高产蜜效率上。

传统取蜜方式是杀蜂取蜜,损失较大。胡辉淑拜访垫江、梁平、万州的养蜂师傅及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再结合自己的经验,独创了活框养殖方法,取蜜时只需取成熟的封盖蜜,对蜜蜂基本没有影响。

针对蜜蜂“喜静恶闹”特点,胡辉淑经过多番摸索后,用砖、砂和水泥为蜂群修建长4米、宽2米、高1.8米的“别墅”,既抗干扰又冬暖夏凉,蜂群逃走率大幅降低。“别墅式”养蜂法由此成为全国首创。

胡辉淑耗时两年、损耗100多箱蜜蜂,探索出的物理除蜂病技术,可在不施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解决中华蜜蜂的囊状幼虫病。

通过刻苦钻研,十多年里,胡辉淑共摸索出11项养蜂新技术,以及养蜂用具、蜂产品开发等新技术,获新型专利3项,注册了“胡幺妹”商标。从2015年起,她实现年养蜂收入36万元,在全村率先实现脱贫致富。

授人以渔,让更多乡邻拥有“甜蜜事业”

“老胡,今年你的养蜂情况怎么样?”

“多谢辉淑,按照你教的办法,蜂蜜产量高多了。”

老胡名叫胡兆友,曾是积贫多年的贫困户。2015年,在胡辉淑的鼓励与帮助下,他加入养蜂队伍。经过几年努力,胡兆友摘下贫困“帽子”,日子越过越好,成为当地身残志坚、自力更生的脱贫致富典型。

“一个人富不是真的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富。”自己养蜂致富之后,胡辉淑主动当起扶贫大使,积极发动村民养蜂脱贫。她坚持“授人以渔”,无偿传授养蜂技术,致力于“造血式”稳定脱贫。

2011年,胡辉淑注册成立忠县橘城养蜂专业合作社,并任理事长。合作社发动周边村民“活框”养蜂稳定增收,40户村民当年户均增收3000元。2014年,她建成蜜蜂生态养殖基地,人工“育王”免费发给村民,无偿给予技术指导,带动周边66户村民实现户均增收3860元。

近年来,胡辉淑创新实施“合作社+养殖基地+蜂农”的产业扶贫模式,蜂农以蜜蜂箱数入股分红,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支持,由合作社统一负责销售,有效解决了蜂蜜销售难问题,带动县内及周边区县276户蜂农发展蜜蜂1275群,每年户均稳定增收4500元以上。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