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打击电信诈骗 万州实施“断卡”行动
近年来,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导致“两卡”泛滥,继而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危害十分严重。

严厉打击电信诈骗 万州实施“断卡”行动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2-2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1日22时30分讯(通讯员 冯劲博) 近年来,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导致“两卡”泛滥,继而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危害十分严重。今年10月10日,国务院决定自当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打击、治理、惩戒开办及贩卖“两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 “断卡”行动。那么,要“断”哪些卡?为啥要“断卡 ”?哪些人是打击对象?市民该做什么?带着一连串问题,近日,笔者采访万州区反诈骗中心副主任秦梁春进行了了解。

何为 “断”?何为“卡”?

“断,就是斩断境外诈骗集团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卡,除了手机卡、银行卡,还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物联网卡,以及对公账户、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账户。”据秦梁春介绍,任何一宗电信网络诈骗,都离不开信息流(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对被害人进行洗脑)和资金流(通过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转账)两个要素,而信息流和资金流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手机卡和银行卡。

实施“断卡”行动    斩断买卖链条

“国家之所以开展断卡行动,是因网络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银行卡和电话卡,但是为了逃避打击,他们几乎不会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去办卡,而是通过窃取、收买他人的电话卡、银行卡信息来实施违法犯罪,而大量‘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银行卡,则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的一大根源。”秦梁春一针见血地指出。

据悉,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被骗子购买后,不但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诈骗,还会用于网络贩毒、网络赌博,而这些钱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买卖的银行卡走账,给警方追查和打击带来巨大困难,从而导致每年因诈骗、网络赌博而上演的家庭悲剧不计其数,给国家社会治安和人民家庭幸福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说得简单点,如果有人出售了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就会被卡贩子层层转卖,最终被诈骗集团用于实施诈骗或洗白赃款。”他称,而赃款经多级银行卡分流后进入犯罪团伙的腰包,无迹可查,但转账记录却印在卖卡人的账户交易明细中,永久留存。

“斩断电话卡、银行卡的买卖链条,就等于给诈骗分子‘断奶’,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他强调。

打击“四类”人员  万州警方在行动

据秦梁春介绍,凡是电话卡、银行卡买卖链条上的人员,均属此次“断卡”行动打击严惩的对象。

首先是开卡团伙,涉及在各地运营商企业营业厅开办电话卡、银行卡的人员;其次是带队团伙,即在各类QQ群、微信群等发布收购手机卡、银行卡信息,与开卡团伙交易,支付费用后收取手机卡、银行卡,交给收卡团伙的人员;再就是收卡团伙,其发布信息招募(同城)带队团伙,接收各带队团伙的手机卡及银行卡后,送交贩卡团伙的人员;最后就是贩卡团伙,他们通过发布信息寻找收卡团伙,接收全国各地收卡团伙的手机卡、银行卡,并层层贩卖赚取差价的人员。

今年8月,通过群众举报,万州区反诈骗中心发现,周某父子和刘某三人在辖区内大量收购其他人的银行卡,民警一直对其展开跟踪调查。10月,又有新的线索显示,由周某父子、刘某三人收购的23张银行卡,可能被境外的电信诈骗集团用于电信诈骗犯罪。

随即,万州区反诈中心立即派案侦民警前往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各大银行调取这批银行卡的开户信息、开户监控以及银行卡流水。然后又通过对这批银行卡涉及的外省电信诈骗案件进行研判分析,发现这23张银行卡确系周某父子及刘某收购,并贩卖给境外电信诈骗团伙使用。

接下来,民警们通过精准摸排,迅速确定了周某父子及刘某的活动轨迹,并在11月10日,兵分多路对三名犯罪嫌疑人同时实施抓捕行动,将三人抓获归案。

经审讯,周某父子及刘某均对自己收买万州辖区居民银行卡,并贩卖到境外电信诈骗团伙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悉,自“断卡”行动启动以来,万州区反诈骗中心已抓获两卡违法行为人69人,收缴银行卡76张,涉及金额300余万元,其中打掉团伙3个,移送起诉6人,采取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30人,训诫33人,同时对41人进行了金融惩戒,取得良好战绩。

“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身份证遗失以及金融、通讯行业前期管理漏洞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人冒充办理银行卡、电话卡,而一旦‘断卡’行动完全实施,按照规定,一张卡涉案,名下所有卡或者业务都可能被暂停,将对涉及的市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秦梁春表示。

在此,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身份证有遗失经历、前期电话卡或者银行卡有异常情况的人,一定要及时去查询名下是否有不知情的电话卡或者银行卡存在,以免被当做“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惩戒、打击,而影响个人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重视个人信息安全,切勿贪图小便宜,随意出借、出租、转让、出售或者购买个人名下银行卡、电话卡以及微信、支付宝账户等。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严厉打击电信诈骗 万州实施“断卡”行动

2020-12-21 22:42:01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1日22时30分讯(通讯员 冯劲博) 近年来,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导致“两卡”泛滥,继而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危害十分严重。今年10月10日,国务院决定自当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打击、治理、惩戒开办及贩卖“两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 “断卡”行动。那么,要“断”哪些卡?为啥要“断卡 ”?哪些人是打击对象?市民该做什么?带着一连串问题,近日,笔者采访万州区反诈骗中心副主任秦梁春进行了了解。

何为 “断”?何为“卡”?

“断,就是斩断境外诈骗集团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卡,除了手机卡、银行卡,还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物联网卡,以及对公账户、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账户。”据秦梁春介绍,任何一宗电信网络诈骗,都离不开信息流(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对被害人进行洗脑)和资金流(通过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转账)两个要素,而信息流和资金流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手机卡和银行卡。

实施“断卡”行动    斩断买卖链条

“国家之所以开展断卡行动,是因网络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银行卡和电话卡,但是为了逃避打击,他们几乎不会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去办卡,而是通过窃取、收买他人的电话卡、银行卡信息来实施违法犯罪,而大量‘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银行卡,则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的一大根源。”秦梁春一针见血地指出。

据悉,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被骗子购买后,不但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诈骗,还会用于网络贩毒、网络赌博,而这些钱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买卖的银行卡走账,给警方追查和打击带来巨大困难,从而导致每年因诈骗、网络赌博而上演的家庭悲剧不计其数,给国家社会治安和人民家庭幸福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说得简单点,如果有人出售了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就会被卡贩子层层转卖,最终被诈骗集团用于实施诈骗或洗白赃款。”他称,而赃款经多级银行卡分流后进入犯罪团伙的腰包,无迹可查,但转账记录却印在卖卡人的账户交易明细中,永久留存。

“斩断电话卡、银行卡的买卖链条,就等于给诈骗分子‘断奶’,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他强调。

打击“四类”人员  万州警方在行动

据秦梁春介绍,凡是电话卡、银行卡买卖链条上的人员,均属此次“断卡”行动打击严惩的对象。

首先是开卡团伙,涉及在各地运营商企业营业厅开办电话卡、银行卡的人员;其次是带队团伙,即在各类QQ群、微信群等发布收购手机卡、银行卡信息,与开卡团伙交易,支付费用后收取手机卡、银行卡,交给收卡团伙的人员;再就是收卡团伙,其发布信息招募(同城)带队团伙,接收各带队团伙的手机卡及银行卡后,送交贩卡团伙的人员;最后就是贩卡团伙,他们通过发布信息寻找收卡团伙,接收全国各地收卡团伙的手机卡、银行卡,并层层贩卖赚取差价的人员。

今年8月,通过群众举报,万州区反诈骗中心发现,周某父子和刘某三人在辖区内大量收购其他人的银行卡,民警一直对其展开跟踪调查。10月,又有新的线索显示,由周某父子、刘某三人收购的23张银行卡,可能被境外的电信诈骗集团用于电信诈骗犯罪。

随即,万州区反诈中心立即派案侦民警前往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各大银行调取这批银行卡的开户信息、开户监控以及银行卡流水。然后又通过对这批银行卡涉及的外省电信诈骗案件进行研判分析,发现这23张银行卡确系周某父子及刘某收购,并贩卖给境外电信诈骗团伙使用。

接下来,民警们通过精准摸排,迅速确定了周某父子及刘某的活动轨迹,并在11月10日,兵分多路对三名犯罪嫌疑人同时实施抓捕行动,将三人抓获归案。

经审讯,周某父子及刘某均对自己收买万州辖区居民银行卡,并贩卖到境外电信诈骗团伙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三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悉,自“断卡”行动启动以来,万州区反诈骗中心已抓获两卡违法行为人69人,收缴银行卡76张,涉及金额300余万元,其中打掉团伙3个,移送起诉6人,采取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30人,训诫33人,同时对41人进行了金融惩戒,取得良好战绩。

“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身份证遗失以及金融、通讯行业前期管理漏洞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人冒充办理银行卡、电话卡,而一旦‘断卡’行动完全实施,按照规定,一张卡涉案,名下所有卡或者业务都可能被暂停,将对涉及的市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秦梁春表示。

在此,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身份证有遗失经历、前期电话卡或者银行卡有异常情况的人,一定要及时去查询名下是否有不知情的电话卡或者银行卡存在,以免被当做“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惩戒、打击,而影响个人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重视个人信息安全,切勿贪图小便宜,随意出借、出租、转让、出售或者购买个人名下银行卡、电话卡以及微信、支付宝账户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龚晗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