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小洋楼搞大产业 巫溪寒峰村不再“冷”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2日15时44分讯(记者 李成 冉长军)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民间有俗语:“冬至大如年”,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流行吃饺子。
尽管天上挂着太阳,然而海拔1000米以上的重庆巫溪县天星乡寒峰村冷风凛冽,冷得让人直打哆嗦。
“今年还不错,卖了9头肥猪收了4万多。”烤着柴火,端着饺子,贫困户王自炳盘算着这一年来的收成,腰包鼓起来了,他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王自炳的增收,离不开天星乡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多年以来的努力。这个曾经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如今公路直通家门口,房屋都穿上了统一的外衣,核桃、中药材、食用菌这些看得见的产业正在稳步前进,今年全村已全面退出贫困线……昨(21)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进寒峰村,通过一栋栋土坯房、一棵棵核桃树来为你讲述这个村子的变化。
土坯房摇身变小洋楼
驱车从巫溪县城出发,沿着大宁河逆流而上,再沿着盘山公共路从山脚绕到山顶,寒峰村就藏匿在大山之中。 群山环抱中的寒峰村,民风淳朴风景秀美,一栋栋红瓦白墙的小洋房引入眼帘,这里就犹如世外桃源之地。
很难想象,这个曾经出村靠走,吃水靠挑的深度贫困村,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想都没想过住了几十年的烂房子,如今还能搬进新房。现在不仅不漏风不漏水,而且漂亮,住起舒服多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申远香的家距离寒峰村便民中心只有50米,过去她家是一栋土坯房,去年在巫溪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她的房子得到了修缮加固,这栋曾经破烂不堪的土坯房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小洋楼。
“以前进门就是一股猪粪的味道,猪圈就在厨房边上,厕所在猪圈里,地面长期是灰尘,电线就像蜘蛛网。这种生活环境既不卫生又不安全。”驻村工作队员杨树军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说,这种住房情况以往在寒峰村普遍存在。
现在申远香的家,猪圈已经重新改造,难闻的味道已经散去,白色的墙面一尘不染,蜘蛛网一般的电线也规整了起来,高低不平的地面也成了平整的水泥地,现代化的灶台让人眼前一亮。
这所有的变化都归功于村里的土坯房修缮加固项目。
“修缮加固土坯房国家只会按照家庭人数补贴一部分,如果人数较少的需要自己出一部分。刚开始很多村民都不接受,觉得拿钱出来翻修不划算,为了说服村民我们跑了无数趟,既然村民不相信就先树立示范户,只有大家看到别人家修缮好了才会动心。”寒峰村支部书记刘应海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说,村民看到有示范户的房子修好了,居住土坯房的村民纷纷加入进来了。
据悉,寒峰村争取市委统战部帮扶资金148万元,用于老旧房屋整修,截至目前完成18户土坯房修缮加固和26户砖混房屋揭盖。“再也不担心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了。”申远香说。
在寒峰村,除了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楼外,还有多处样式装修统一的集中居住点,更是解决了贫困百姓安全住房问题。
小核桃成了全村大产业
“刷白,压枝,除草……核桃树冬季管护非常重要,一定要抢在11月底完成第一轮管护。”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见到寒峰村支部书记刘应海时,他正在地里查看核桃树长势情况。
刘应海说,以往地里全是种的“三大坨”,种的粮食来喂猪,最后就是人吃猪,一年到头都很难见到有收成。
自脱贫攻坚深入开展以来,寒峰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要想致富就要发展产业。
寒峰村平均海拔1100米,且土地不成片,发展大产业行不通。经过多方调研,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全村人的意见后,最终确定发展核桃产业。
“巫溪县绝大多数土地适合种植核桃,核桃原本也是巫溪的一大产业,大家都很支持。” 刘应海说,2018年,有30多户村民参与发展核桃产业,种植面积达到了280亩。”
发展方向定了,选择品种上又有很多考究。刘应海说,市面上的核桃品种众多,不是所有的都适宜寒峰。就为了选种,他和驻村工作队去过不少地方。四川、贵州、甘肃……只要是核桃发展好的地方他们都去过。在四川,他们发现川藏二号,这个品种适合海拔1100米以上栽种,适合寒峰村。他们特意带回了几棵培育,今年核桃树已经试挂果成功,且品质较好。
刘应海还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核桃管护的前三年,村里还专门交给了专业团队代管,村里派技术人员全程学习。“管护技特别讲究,每年打两次药都要卡准点,并且药物都是直接埋在土里不直接喷洒,从根本上消灭虫害。”
看着一棵棵核桃树,刘应海和村民们都充满了期待。“明年就开始挂果,都期待有个开门红。”刘应海说。
如今,寒峰村不仅只有核桃产业,大棚种植产业正如火如荼的建设。“大棚种植主要是与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分红的方式进行实施,未来这也是村民增收的一部分。还发动村民发展小型山羊、毛猪、黄牛、土鸡、蜜蜂等传统农业农村产业,通过一系列产业发展,村民一定能看到致富的希望。”刘应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