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土蜂养殖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甜蜜产业
近日,笔者来到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白果园村五组吴长树的家中,看到他养殖的50多箱土蜂已经进入冬眠,近几年来,就是这些土蜂给他家每年“采”来了10多万元的纯收入。

丰都:土蜂养殖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甜蜜产业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2-2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3日6时讯(通讯员 李达元)近日,笔者来到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白果园村五组吴长树的家中,看到他养殖的50多箱土蜂已经进入冬眠,近几年来,就是这些土蜂给他家每年“采”来了10多万元的纯收入。

“我们村现有426户农户,在家养殖土蜂的有130多户,今年户均养蜂收入在5万元以上。”吴长树说。

土蜂养殖户正在察看蜜蜂酿蜜情况。通讯员 李达元 摄

由少到多滚动发展

白果园村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山花烂漫,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药物库”之称。很早以前,当地农户就地取材,逐步养成了土蜂养殖的习惯。但是大多农户养殖土蜂只是为了自已食用,一直没有形成养蜂规模。

近年来,随着该县农村通达通畅工程的实施,闭塞的白果园村也通了公路,每年夏天来这里游玩避暑的城里人多了起来,土蜂蜜作为当地的土特产,深受游人青睐,返城时少不了都要购买几斤十几斤带回去。吴长树是全村土蜂养殖的带头人,养土蜂已经20多年了。

“当时,我看到了土蜂蜜非常俏销,价格也不菲,就由10几箱逐步发展到了现在的50多箱,而且生产的蜂蜜仍然供不应求。”吴长树高兴地说。

看到吴长树养殖土蜂挣到了大把大把的票子,村里的农户也跃跃欲试,养殖几箱土蜂的农户,迅速扩大了养殖规模,连以前没有养过土蜂的农户,也一下子养殖了几十箱土蜂。据吴长树介绍,他养殖的50多箱 土蜂都是山上的野蜂一箱一箱滚动发展起来的,除了用自家木料做了50多个蜂桶外,再没有其他投入了。平时管理也很简单,每周清理一次蜂桶卫生、修剪一次蜂房,别的就不用人管了。

“土蜂养殖最大的好处是投入低、费工少、不愁卖、效益好。”吴长树深有感触地说。

蜂农不同程度增收

吴长树告诉笔者,前些年,他的土蜂养殖控制在20多箱,从2010年开始近十年就迅速扩大到了50多箱,数量比前些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前些年,一箱土蜂可产七八斤蜂蜜,可卖160多块钱,除了成本,获纯利120块钱的样子:近几年,由于气候条件适宜,阳光充足,平均每箱土蜂产量达到了20斤以上,加上蜂蜜销售价格每斤也涨了120元以上,每箱获纯利2000多元,我养殖的50多箱土蜂每年就有10多万元,比前些年增加了20倍。”吴长树乐呵呵地给笔者算起了细帐。

在白果园村,像吴长树这样的养蜂户,近几年来年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14户,收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27户。该村1组农民伍仕祥,本是以养殖肉牛为主,从2009年开始,他养殖土蜂19箱,在吴长树的带动下,3年后猛增到60多箱,仅养蜂收入一项,每年就增加了15万元。

目前,吴长树趁土蜂“冬眠”,又谋划起了明年春夏的养殖目标,他告诉笔者,力争在2021年突破养殖土蜂60箱,比今年的收入再增加3万元左右。

脱贫致富生态产业

丰都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土蜂养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当地的森林资源优势,与方兴未艾的生态休闲产业相得益彰,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纯天然绿色食品保健养生之道,土蜂蜜以其口味独特、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等天然优势,在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也在不断攀升。该县抓住这一机遇,利用白果园村的自然资源,引导村民发展土蜂养殖。并由点带面,向周边山区乡镇辐射。

据了解,为了扶持山区农户发展土蜂养殖,把土蜂养殖引向产业化、规范化,包鸾镇政府成立了白果园土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该镇政府还邀请县科协的技术人员,开办了土蜂养殖培训班,对养峰户进行实际操作讲解,传授关键技术,使他们提高了科学饲养及科学管理水平。

近年来,该县以脱贫攻坚为契机,还出台了有关土特产业发展的奖励扶持政策,南天湖、仙女湖、双路等多数山区乡镇都瞄准了土蜂养殖,制定了发展规划,蜂农养殖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土蜂养殖现已达到3万箱。

“随着我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也带动了全县生态农业日益升温,发展势头迅猛,土蜂养殖现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甜蜜产业。”丰都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丰都:土蜂养殖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甜蜜产业

2020-12-23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3日6时讯(通讯员 李达元)近日,笔者来到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白果园村五组吴长树的家中,看到他养殖的50多箱土蜂已经进入冬眠,近几年来,就是这些土蜂给他家每年“采”来了10多万元的纯收入。

“我们村现有426户农户,在家养殖土蜂的有130多户,今年户均养蜂收入在5万元以上。”吴长树说。

土蜂养殖户正在察看蜜蜂酿蜜情况。通讯员 李达元 摄

由少到多滚动发展

白果园村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山花烂漫,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药物库”之称。很早以前,当地农户就地取材,逐步养成了土蜂养殖的习惯。但是大多农户养殖土蜂只是为了自已食用,一直没有形成养蜂规模。

近年来,随着该县农村通达通畅工程的实施,闭塞的白果园村也通了公路,每年夏天来这里游玩避暑的城里人多了起来,土蜂蜜作为当地的土特产,深受游人青睐,返城时少不了都要购买几斤十几斤带回去。吴长树是全村土蜂养殖的带头人,养土蜂已经20多年了。

“当时,我看到了土蜂蜜非常俏销,价格也不菲,就由10几箱逐步发展到了现在的50多箱,而且生产的蜂蜜仍然供不应求。”吴长树高兴地说。

看到吴长树养殖土蜂挣到了大把大把的票子,村里的农户也跃跃欲试,养殖几箱土蜂的农户,迅速扩大了养殖规模,连以前没有养过土蜂的农户,也一下子养殖了几十箱土蜂。据吴长树介绍,他养殖的50多箱 土蜂都是山上的野蜂一箱一箱滚动发展起来的,除了用自家木料做了50多个蜂桶外,再没有其他投入了。平时管理也很简单,每周清理一次蜂桶卫生、修剪一次蜂房,别的就不用人管了。

“土蜂养殖最大的好处是投入低、费工少、不愁卖、效益好。”吴长树深有感触地说。

蜂农不同程度增收

吴长树告诉笔者,前些年,他的土蜂养殖控制在20多箱,从2010年开始近十年就迅速扩大到了50多箱,数量比前些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前些年,一箱土蜂可产七八斤蜂蜜,可卖160多块钱,除了成本,获纯利120块钱的样子:近几年,由于气候条件适宜,阳光充足,平均每箱土蜂产量达到了20斤以上,加上蜂蜜销售价格每斤也涨了120元以上,每箱获纯利2000多元,我养殖的50多箱土蜂每年就有10多万元,比前些年增加了20倍。”吴长树乐呵呵地给笔者算起了细帐。

在白果园村,像吴长树这样的养蜂户,近几年来年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14户,收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27户。该村1组农民伍仕祥,本是以养殖肉牛为主,从2009年开始,他养殖土蜂19箱,在吴长树的带动下,3年后猛增到60多箱,仅养蜂收入一项,每年就增加了15万元。

目前,吴长树趁土蜂“冬眠”,又谋划起了明年春夏的养殖目标,他告诉笔者,力争在2021年突破养殖土蜂60箱,比今年的收入再增加3万元左右。

脱贫致富生态产业

丰都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土蜂养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当地的森林资源优势,与方兴未艾的生态休闲产业相得益彰,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纯天然绿色食品保健养生之道,土蜂蜜以其口味独特、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等天然优势,在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也在不断攀升。该县抓住这一机遇,利用白果园村的自然资源,引导村民发展土蜂养殖。并由点带面,向周边山区乡镇辐射。

据了解,为了扶持山区农户发展土蜂养殖,把土蜂养殖引向产业化、规范化,包鸾镇政府成立了白果园土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该镇政府还邀请县科协的技术人员,开办了土蜂养殖培训班,对养峰户进行实际操作讲解,传授关键技术,使他们提高了科学饲养及科学管理水平。

近年来,该县以脱贫攻坚为契机,还出台了有关土特产业发展的奖励扶持政策,南天湖、仙女湖、双路等多数山区乡镇都瞄准了土蜂养殖,制定了发展规划,蜂农养殖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土蜂养殖现已达到3万箱。

“随着我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也带动了全县生态农业日益升温,发展势头迅猛,土蜂养殖现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甜蜜产业。”丰都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