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高铁2.0版上线 中铁二院升级交通“轨”迹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4日19时20分讯(通讯员 谷峰 张舒)随着“复兴号”动车组缓缓开动,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成渝高铁成都东至沙坪坝段提质改造工程完成,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公里。
据了解,中铁二院通过对既有成渝高铁成都至沙坪坝299.8公里线路轨道、桥梁、通信信号、防灾、牵引供电、接触网、房建等工程进行提质改造,加强环保措施,时速由原300公里提高至350公里。但是,提质改造工程涉及既有接触网提速改造工程量巨大,同时对于既有高速运营线路300km/h至350km/h的接触网系统提速改造,国内外尚属首次,毫无工程应用案例及经验可供借鉴。
成都东至沙坪坝段作为一条既有运营铁路项目,施工试验只能在夜间进行,难度极大。在时速350公里至385公里的动车组夜间试验过程中,为保证行车安全,需在变速点、电分相、接近预告点设置发光标识牌,既能让司机清晰观察,同时保证标识牌设置安全。面对非标产品安全使用的特殊性,中铁二院成渝提质改造工程项目总体单广平和通号院信号一所总工程师陈德伟等经过多次方案比选与修改,结合发光标志牌尺寸、材质和固定需求,采取了在原有的标志牌上固定LED灯带、牢固安装措施等方案,为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在夜间进行行车试验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于诸多关键技术难题,中铁二院电化院迅速成立了以电化院副总工程师杨佳,接触网所副总工程师祝幼强、鲁小兵牵头的成渝提质改造接触网系统工程设计和弓网仿真专题小组,展开了系列科技攻关。面对既有接触网在提速前、中、后全过程复杂、动态变化,小组首次搭建了JT300-350既有提速弓网仿真平台,建立了高速接触网-受电弓模型,从系统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对各阶段所有可能出现的工况逐一开展数值仿真模拟、理论分析研究,经后期静动态检测数据的充分论证,国内外首次实现了既有接触网系统从时速300公里提速至350公里改造前、中、后全过程弓网动态性能及悬挂参数的精确预测及评估。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全线8万多根吊弦的更换以及大量接触网的精调。在一个夜间天窗点的施工期内还要求快速精确的完成测量、预配、更换及精调工作,施工完毕后还要确保在凌晨时段,运营动车组可以高速安全通过。为此,小组与科研院校联合,首次创新研发了适用于既有提速改造的吊弦预配计算软件,经现场反复测试、论证后,精度提高到毫米级,实现了现场夜间施工一次到位,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同时,现场开展了接触网加张力试验、定位器坡度试验以及无交叉道岔接触网调整试验等大量测试,经反复论证,最终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系统方案及详细参数,在国内外首次形成了既有高速铁路时速300公里至350公里接触网提速改造的系统思路及方案。
中铁二院通号院在本项目信息化设计中采用目前全路乃至全国最大的397平方米的综合显示屏,创新采用高密度小间距LED屏、无缝拼接、显示图像的连续性好,全数字化分布式控制,通过不同业务员数据的综合提取,实现多源数据无缝融合,对提高行车调度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展示效果和管理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他们还统筹考虑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高铁线路的接入需求,设计了西南首个路局级的地震预警监测中心,将地震监测上升至地震预警,实现管辖范围内地震预警、紧急处置,为成渝客专安全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敖云碧介绍,成渝高铁沿线聚集了约3140万人,项目提质后,有利于强化成渝发展主轴,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时间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能极大地满足沿线城市一体化发展,大幅提升沿线城市同城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