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苦竹溪生态修复出成效 水清岸绿百姓点赞
在重庆市南岸区江南新城的苦竹溪河畔,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让过往市民心旷神怡。

南岸:苦竹溪生态修复出成效 水清岸绿百姓点赞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1-0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6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杨雪婷)初冬时节,寒风拂面。在重庆市南岸区江南新城的苦竹溪河畔,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让过往市民心旷神怡。这里不仅水质变得清澈,就连两岸的绿化也格外漂亮。居民行走在河畔,不时用手机拍下眼前的美景。

“没整治之前,水面垃圾四处漂浮,河道堵塞导致河水也发出阵阵恶臭,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居民来这里驻足观景。现在不一样了,经过治理后,原本垃圾淤积的河道变得干净宽阔,还经常有水鸟嬉戏,出门就可以逛公园,就像变魔术一样,水清岸绿的苦竹溪又回来了。”说起苦竹溪的变化,长生桥镇同景社区居民陈潓玲很是欣喜。

驳岸花开,岸绿景美……此番沿河美景都是治水治出来的。

“清水绿岸”治理

提升城市生态景观

纵贯江南新城的苦竹溪是南岸境内的长江一级支流,流域全长29公里,发源于巴南区鹿角场,由南向北纵贯江南新城,在广阳湾汇入长江。河流沿岸是喧闹的场镇和工业厂区。由于长期受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影响,河水水质恶化并开始散发臭味。“以前天气热的时候根本不敢开窗,更不要说去河边走走了。”陈潓玲回忆道。

实施苦竹溪环境综合整治是区委区政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贯彻落实。作为首批“清水绿岸”项目之一,苦竹溪的治理提升于2018年9月30日在全市率先开工。项目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起了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了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的有机联系,推进了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项目以自然、亲水、崇美、重文、长效为原则,计划整治河道29公里,整治面积331公顷,包含水环境治理、防洪水利、园林绿化、市政公用及智慧河谷等内容。目前,示范段已完成污水排口治理9个、新建污水管道445米,清淤8万余立方米,新建雨水湿地1.3万平方米,栽植水生植物9万平方米;种植生态功能性植物20余种,建成生态护岸7.2公里。整治后,苦竹溪彻底消除了黑臭水体,同时修复了河道的自然本底。

“现在苦竹溪整治工作不光是一条河的打造,它更是城市生态景观工程的综合打造。除了本身的河道整治,我们还对沿岸的管网、人行道等市政设施进行修理维护,对河岸植物等进行优化调整,增设了路灯、坐凳、公厕等便民利民设施。”苦竹溪整治办负责人孙怿飏介绍,苦竹溪清水绿岸建设示范段全长4.5公里,下游人流集中区域打造了节点景观“叠水公园”,上游则以生态湿地、生态护岸、亲水栈道、沿河步道、水岸植物、桥亭景观等为主,打造自然亲水景观。

“智慧河谷”

助力河道精准管理

在苦竹溪及其支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智慧河谷”信息化数据中心,一块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苦竹溪的各项数据,河流概况、河长制管理、网络化运维等数据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苦竹溪智慧河谷管控中心集远程监控、调度管理、决策指挥、综合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使运营管理降本增效,实现一人多用、一岗多能、人尽其用的创新管理和发展思路。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将监测水质的小型设备投放到河流中的不同位置,系统中水系图上清楚显示标注着各个站点的位置。如果某监测点附近的水质发生变化,工作人员就能第一时间锁定位置,及时作出处置。

除了水质监测,在河岸两旁还装有不少的视频摄像头,对河面漂浮物、沿河排污口进行实行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巡河人员及时处置。

“在治理之初,我们就明确表示要把苦竹溪打造成一条智能化管理的河流。‘智慧河谷’就是通过智能化的设施设备,对苦竹溪水质监测、河面漂浮物、周边环境的绿化设施、人流情况等实施动态的智能化监管。”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蒲波介绍,这意味着,苦竹溪可全面实现对水环境、污染物、生态状况等河道环境要素的自然感知,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也让工作人员更加精准的把握治理情况。“智慧河谷”的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撑,有效提升南岸区“三生四宜”城市品质形象。

据悉,苦竹溪“智慧河谷”项目还将通过二期、三期项目继续完善,补充“信息采集、网络传输、数据管理、业务应用、指挥调度”的“感、传、知、用、管”智慧河谷管理体系,为南岸区乃至重庆市智慧城市、智慧城管、智慧水务建设贡献力量。

自从河道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居民也积极参与河道保洁工作。在大氛围影响下,沿河居民自觉性加强,向河里乱丢垃圾的现象不再见到。苦竹溪两岸水清岸美,水质趋好,两岸居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整治带来的美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南岸:苦竹溪生态修复出成效 水清岸绿百姓点赞

2021-01-06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6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杨雪婷)初冬时节,寒风拂面。在重庆市南岸区江南新城的苦竹溪河畔,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让过往市民心旷神怡。这里不仅水质变得清澈,就连两岸的绿化也格外漂亮。居民行走在河畔,不时用手机拍下眼前的美景。

“没整治之前,水面垃圾四处漂浮,河道堵塞导致河水也发出阵阵恶臭,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居民来这里驻足观景。现在不一样了,经过治理后,原本垃圾淤积的河道变得干净宽阔,还经常有水鸟嬉戏,出门就可以逛公园,就像变魔术一样,水清岸绿的苦竹溪又回来了。”说起苦竹溪的变化,长生桥镇同景社区居民陈潓玲很是欣喜。

驳岸花开,岸绿景美……此番沿河美景都是治水治出来的。

“清水绿岸”治理

提升城市生态景观

纵贯江南新城的苦竹溪是南岸境内的长江一级支流,流域全长29公里,发源于巴南区鹿角场,由南向北纵贯江南新城,在广阳湾汇入长江。河流沿岸是喧闹的场镇和工业厂区。由于长期受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影响,河水水质恶化并开始散发臭味。“以前天气热的时候根本不敢开窗,更不要说去河边走走了。”陈潓玲回忆道。

实施苦竹溪环境综合整治是区委区政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贯彻落实。作为首批“清水绿岸”项目之一,苦竹溪的治理提升于2018年9月30日在全市率先开工。项目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起了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了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的有机联系,推进了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项目以自然、亲水、崇美、重文、长效为原则,计划整治河道29公里,整治面积331公顷,包含水环境治理、防洪水利、园林绿化、市政公用及智慧河谷等内容。目前,示范段已完成污水排口治理9个、新建污水管道445米,清淤8万余立方米,新建雨水湿地1.3万平方米,栽植水生植物9万平方米;种植生态功能性植物20余种,建成生态护岸7.2公里。整治后,苦竹溪彻底消除了黑臭水体,同时修复了河道的自然本底。

“现在苦竹溪整治工作不光是一条河的打造,它更是城市生态景观工程的综合打造。除了本身的河道整治,我们还对沿岸的管网、人行道等市政设施进行修理维护,对河岸植物等进行优化调整,增设了路灯、坐凳、公厕等便民利民设施。”苦竹溪整治办负责人孙怿飏介绍,苦竹溪清水绿岸建设示范段全长4.5公里,下游人流集中区域打造了节点景观“叠水公园”,上游则以生态湿地、生态护岸、亲水栈道、沿河步道、水岸植物、桥亭景观等为主,打造自然亲水景观。

“智慧河谷”

助力河道精准管理

在苦竹溪及其支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智慧河谷”信息化数据中心,一块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苦竹溪的各项数据,河流概况、河长制管理、网络化运维等数据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苦竹溪智慧河谷管控中心集远程监控、调度管理、决策指挥、综合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使运营管理降本增效,实现一人多用、一岗多能、人尽其用的创新管理和发展思路。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将监测水质的小型设备投放到河流中的不同位置,系统中水系图上清楚显示标注着各个站点的位置。如果某监测点附近的水质发生变化,工作人员就能第一时间锁定位置,及时作出处置。

除了水质监测,在河岸两旁还装有不少的视频摄像头,对河面漂浮物、沿河排污口进行实行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巡河人员及时处置。

“在治理之初,我们就明确表示要把苦竹溪打造成一条智能化管理的河流。‘智慧河谷’就是通过智能化的设施设备,对苦竹溪水质监测、河面漂浮物、周边环境的绿化设施、人流情况等实施动态的智能化监管。”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蒲波介绍,这意味着,苦竹溪可全面实现对水环境、污染物、生态状况等河道环境要素的自然感知,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也让工作人员更加精准的把握治理情况。“智慧河谷”的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撑,有效提升南岸区“三生四宜”城市品质形象。

据悉,苦竹溪“智慧河谷”项目还将通过二期、三期项目继续完善,补充“信息采集、网络传输、数据管理、业务应用、指挥调度”的“感、传、知、用、管”智慧河谷管理体系,为南岸区乃至重庆市智慧城市、智慧城管、智慧水务建设贡献力量。

自从河道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居民也积极参与河道保洁工作。在大氛围影响下,沿河居民自觉性加强,向河里乱丢垃圾的现象不再见到。苦竹溪两岸水清岸美,水质趋好,两岸居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整治带来的美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