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荒山变“花果山” 村民变“股东”尝到甜头——洛碛镇沙湾村“三变”改革侧记
走进渝北区洛碛镇沙湾村,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果树,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民房……看着眼前的乡村美丽图景,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该村还是一个“空壳村”。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荒山变“花果山” 村民变“股东”尝到甜头——洛碛镇沙湾村“三变”改革侧记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21-01-14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张泽美)走进渝北区洛碛镇沙湾村,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果树,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民房……看着眼前的乡村美丽图景,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该村还是一个“空壳村”。

沙湾村的变化得益于实施的“三变”改革。2019年以来,村民们以土地、资金入股,摇身变成了股东。该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村里闲置的资产,转变经营方式,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甜头。

截至2019年底,沙湾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96万元,村集体组织收益达94.6万元,该村把荒山变成了“花果山”,成功告别了“空壳村”。

盘活闲置资产 获得“源头活水”

2019年以前,洛碛镇沙湾村村民们靠种植传统的农作物养家糊口。“为了谋生路,村里的青壮年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留守在家的大多为妇女、孩童、老年人。”村党总支书记张禹梅说,近年来,随着场镇建设的不断扩容,沙湾村村民农转城后仅剩余882人,村里大量肥沃的土地被闲置着。

这些闲置的土地由谁来种?

经过摸底排查发现,全村有大量闲置土地和闲置资产,价值289.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占108.2万元。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该村建好“母公司”,拿到“身份证”。由镇、村党组织牵头,挨家挨户开展成员身份确认、量化确权,并成立了农业股份合作社,顺利完成了登记赋码、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基础性工作。

“家底”摸清楚了,才能迈开发展的脚步。“沙湾村村民们按照土地和资金入股,土地以1亩为1股,资金以5000元为1股的方式入股,共收到资金234万元,全村共有468人持股。”张禹梅说,村里大力推进“双十万工程”建设,整合了1930亩承包地,其中,村集体未承包土地有200亩,通过宜机化整治,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

资金变股金 发展有了源动力

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沙湾村在坚持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股金作为村里的发展类资金,转变为村集体和农民持有的资本金,投入到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村集体和农民按“二八”股份比分享收益,村集体经济占股20%,农民占股80%。

沙湾村集体经济组织从2019年开始承接了农村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项目。2020年2月份,又承接了古洛环线的停车场、卫生间和路灯等项目的建设。

张禹梅说,承接项目购买建筑材料、聘请建筑工人等需要资金周转,这时将村民们入股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不仅解决了项目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还能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创造一定的收入。

同时,该村还成立了洛碛镇金山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内组建了“生产合作部、资金互助部、供销合作部”,以“一社三部”的组织架构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实体产业加“三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逐渐形成。

不仅如此,村里还用股金建设了一个废旧建筑垃圾处理厂,专门处理场镇废弃的建筑垃圾,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加工,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形成了全产业链收益共享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态。同时,村民参与种植、管理,村集体负责建立柑橘示范基地。张禹梅说,“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做强了新产业,又帮助村民增加了收入。”

村民变“股东” 分红分出幸福生活

“我有股份,每天还能挣到100多块钱,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呀!”沙湾村村民李忠芳乐开了怀。

当了半辈子农民的李忠芳,现在有了一个新身份——“股东”。她把家里的土地“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除了每月固定领到2500元工资外,年底土地入股还要分红。“我们村里分了两次红,真是没想到一次比一次多!”村民刘贵彬高兴地说,“他家第一次以土地入股人平分红200元,第二次以资金入股人均分红350元,我家的股数比较多,最多一次可以分到1700元。”

像李忠芳、刘贵彬这样成为“股东”的农民在洛碛镇越来越多。

“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样的变化正在改变着农民的命运。

2019年,该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达400余万元,纯利润达94.0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8年的1.8万元增至1.96万元,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为了让更多的村民鼓起“钱袋子”,村里还依托“古洛”环线,大力发展起生态休闲农业,种植了樱桃、柑橘、水蜜桃、李子等水果,并在果树下套种了大量的青菜、萝卜等时令蔬菜,切实将农业产业融入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三变’改革让过去的‘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让‘散’资金形成合力,让农民增加了收益。”该镇负责人表示,两年间,沙湾村就告别了“空壳村”,村里的产业发展有了支撑,村民有了奔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荒山变“花果山” 村民变“股东”尝到甜头——洛碛镇沙湾村“三变”改革侧记

2021-01-14 11:42:34 来源: 0 条评论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张泽美)走进渝北区洛碛镇沙湾村,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果树,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民房……看着眼前的乡村美丽图景,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该村还是一个“空壳村”。

沙湾村的变化得益于实施的“三变”改革。2019年以来,村民们以土地、资金入股,摇身变成了股东。该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村里闲置的资产,转变经营方式,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甜头。

截至2019年底,沙湾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96万元,村集体组织收益达94.6万元,该村把荒山变成了“花果山”,成功告别了“空壳村”。

盘活闲置资产 获得“源头活水”

2019年以前,洛碛镇沙湾村村民们靠种植传统的农作物养家糊口。“为了谋生路,村里的青壮年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留守在家的大多为妇女、孩童、老年人。”村党总支书记张禹梅说,近年来,随着场镇建设的不断扩容,沙湾村村民农转城后仅剩余882人,村里大量肥沃的土地被闲置着。

这些闲置的土地由谁来种?

经过摸底排查发现,全村有大量闲置土地和闲置资产,价值289.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占108.2万元。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该村建好“母公司”,拿到“身份证”。由镇、村党组织牵头,挨家挨户开展成员身份确认、量化确权,并成立了农业股份合作社,顺利完成了登记赋码、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基础性工作。

“家底”摸清楚了,才能迈开发展的脚步。“沙湾村村民们按照土地和资金入股,土地以1亩为1股,资金以5000元为1股的方式入股,共收到资金234万元,全村共有468人持股。”张禹梅说,村里大力推进“双十万工程”建设,整合了1930亩承包地,其中,村集体未承包土地有200亩,通过宜机化整治,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

资金变股金 发展有了源动力

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沙湾村在坚持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股金作为村里的发展类资金,转变为村集体和农民持有的资本金,投入到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村集体和农民按“二八”股份比分享收益,村集体经济占股20%,农民占股80%。

沙湾村集体经济组织从2019年开始承接了农村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项目。2020年2月份,又承接了古洛环线的停车场、卫生间和路灯等项目的建设。

张禹梅说,承接项目购买建筑材料、聘请建筑工人等需要资金周转,这时将村民们入股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不仅解决了项目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还能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创造一定的收入。

同时,该村还成立了洛碛镇金山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内组建了“生产合作部、资金互助部、供销合作部”,以“一社三部”的组织架构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实体产业加“三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逐渐形成。

不仅如此,村里还用股金建设了一个废旧建筑垃圾处理厂,专门处理场镇废弃的建筑垃圾,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加工,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形成了全产业链收益共享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态。同时,村民参与种植、管理,村集体负责建立柑橘示范基地。张禹梅说,“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做强了新产业,又帮助村民增加了收入。”

村民变“股东” 分红分出幸福生活

“我有股份,每天还能挣到100多块钱,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呀!”沙湾村村民李忠芳乐开了怀。

当了半辈子农民的李忠芳,现在有了一个新身份——“股东”。她把家里的土地“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除了每月固定领到2500元工资外,年底土地入股还要分红。“我们村里分了两次红,真是没想到一次比一次多!”村民刘贵彬高兴地说,“他家第一次以土地入股人平分红200元,第二次以资金入股人均分红350元,我家的股数比较多,最多一次可以分到1700元。”

像李忠芳、刘贵彬这样成为“股东”的农民在洛碛镇越来越多。

“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样的变化正在改变着农民的命运。

2019年,该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达400余万元,纯利润达94.0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8年的1.8万元增至1.96万元,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为了让更多的村民鼓起“钱袋子”,村里还依托“古洛”环线,大力发展起生态休闲农业,种植了樱桃、柑橘、水蜜桃、李子等水果,并在果树下套种了大量的青菜、萝卜等时令蔬菜,切实将农业产业融入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三变’改革让过去的‘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让‘散’资金形成合力,让农民增加了收益。”该镇负责人表示,两年间,沙湾村就告别了“空壳村”,村里的产业发展有了支撑,村民有了奔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