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红纸剪出了56个民族 巫溪这位老师不得了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7日13时讯(记者 李成 冉长军)一张正方形的红纸,经过几个对折后,一把剪刀开始在纸张外围游走,两分钟一个剪纸作品便完工了。没有模板,也没有草图,曾德元用两分钟的时间一剪,再一打开,一个红色喜字就此呈现。
今年58岁的曾德元是巫溪县长春小学的一名美术老师,最近他的剪纸艺术作品展在巫溪县博物馆举办,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据了解曾德元剪纸艺术作品展将持续至2月26日,展览期间市民可免费参观。
坚持
历时5年56个民族剪纸呈现
走进巫溪县博物馆一楼的展览厅,一张长24米的红色镂空巨幅剪纸显现在眼前,这便是曾德元的得意作品《56个民族大团结》。
在他的手中,各个民族的人物、服饰均有不同,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曾德元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这幅作品他用了近5年时间筹备,用了半年时间完成剪纸。“2015年开始就萌生了剪56个民族的想法,然后就上网搜集资料,了解各个民族的特点。“
搜集资料搜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为了搜集一个民族甚至要用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比如说基诺族,服饰及配饰就很有讲究,这个民族崇拜太阳,日月花饰在剪纸中就更少不了。“曾德元说。
素材搜集好后,就是构图了。整个构图过程对于曾德元来说又是一件特别头疼的事。“服饰、配饰都非常讲究,又要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就比较考究,一幅作品构图可能要重复几十遍。“
构图完成后,曾德元还专门请教了巫溪县的艺术届大咖,听取他们的意见。
2019年,曾德元就完成了56个民族的构图,如何快速呈现剪纸作品又需要大量的时间。“2020年疫情来袭,在家几个月就给了我沉下心来完成作品的机会。”曾德元说,他用了半年将56个民族剪完,所有民族剪纸作品拼接在一起共24米长。
曾德元表示,参展的五十余幅作品都是他业余时间的成果。每次外出旅游,曾德元都要用相机记录下最美的瞬间,然后回家创作。“赵家坝的凌廊飞渡、重庆大礼堂、朝天门、奥体中心、轻轨等都是根据照片来创作。”
百蝶图、梅兰竹菊、抗疫英雄…… 曾德元用剪纸艺术让美好的瞬间永恒。
传承
他的剪纸课堂堂爆满
剪纸非常考验手的灵巧程度,对男性有一定挑战性。曾德元为何会对剪纸艺术一往情深?
曾德元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他从小就受母亲影响,小时候只要是亲戚家有喜事,都是他母亲帮忙剪喜字和窗花。“那个时候我就喜欢跟着妈妈学剪喜字,一开始剪刀都拿不稳。”
读小学、中学时每到寒暑假,曾德元就喜欢让妈妈教他剪纸。从最简单的喜字,再到窗花,最后到复杂的建筑物,渐渐的曾德元也深深的爱上了这门技艺。
正是对剪纸艺术的喜爱,曾德元读师范期间选择了美术专业,毕业后也成了一名小学美术老师。
从教30年,曾德元教过无数的学生。“现在学生都非常喜欢上剪纸课,很多学生很快都能学会剪各种图案,甚至有学生还能剪一些复杂的图案,例如蝴蝶、鲜花等等。”
为了让学生能快速掌握各种剪纸,曾德元还专门出了一本教材供学生平时上课使用。除此之外,他还专门针对各种喜字的剪法出了一本书,供爱好剪纸的市民学习。
曾德元说,除了正常的美术课外,现在每个周他会抽出两个下午的时间,免费教学生剪纸。现在,这堂课成了长春小学学生们最受欢迎的课,只要曾德元上剪纸课,教室里满满当当都是学生。
“剪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名县级非遗传承人和也人民教师,我有义务把这门技艺传承好,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剪纸艺术,让剪纸艺术发扬光大。”曾德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