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巫溪红池坝镇:“美丽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巫溪红池坝镇:“美丽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1-21

编者按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18个深度贫困乡镇全部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带动了全市决战贫困工作全局,推动脱贫攻坚经验举措“点上可持续、面上可推广”。

从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特别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专栏,深入报道我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经验,解读“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嬗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1日6时30分讯(记者 李成 冉长军)红池坝镇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女莫嫁中岗乡,山高路远难见娘。山高谷深、路狭崎岖的地理条件,就是重庆巫溪县红池坝镇曾经的写照。

作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红池坝镇也有独特的潜力:靠近国家4A级景区红池坝。为此,红池坝镇提出“农旅融合、旅为龙头”的思路,进行“产业再造”,曾经的穷山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21)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带你去了解红池坝镇之变。

茶山村全貌,云雾缭绕美如画。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茶山村全貌,云雾缭绕美如画。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关键词:产业发展

村村有产业 贫困户全覆盖

1月18日,经过两天的降温后,红池坝镇迎来了冬日暖阳。

“施肥、修枝整形、病虫防治都是冬季管护的关键,管护好不好直接影响收成。”趁着好天气,渔沙村的桃园里,十几位本土技术骨干围在一起,正在认真听取镇上产业指导组技术人员对桃树管护知识的讲解。

渔沙村有1500亩果园,产业初见成效,技术是瓶颈。

“以前就只晓得把苗子种到地里面,也不知道怎么管护,看到的每棵树都挂果了,就是品质不行。”渔沙村村民石留情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说。

茶园村茶叶基地。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茶园村茶叶基地。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如今,有了产业组的“坐阵”把脉,村民们都知道了管护技术的重要性。“如果技术不带到田间地里去,这个产业怎么发展得下去,技术就是我们产业发展的核心。”石留情说。

近年来,红池坝镇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关键,持续探索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把已经落地的5万亩经果、茶业、中药材精心管护好,让群众获得更多收益,让产业发展成为巩固脱贫的重要保证。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红池坝镇粮经作物种植比由7:3调整至2:8,实现贫困户产业100%全覆盖。

如今,走在红池坝镇,银洞村的茶园,渔沙村的桃园、茶山村的李园、铁岭的中药材……这些看得见的产业都成了百姓致富的关键。这层叠交错的美丽背后,红池坝镇正迎来大好机遇。

关键词;人居环境

农耕文明和乡土元素成景观

破旧的农屋,稍加修葺变身独具特色的民宿;泥泞的乡间小道,铺上石块成为别具一格的便民路;杂乱的田边地角围上栅栏打造成微田园,就成了别致惬意的田园风光……

在红池坝镇,看得见的不止产业,还有美丽风景。美丽风景从何而来?还要从2018年的“清洁风暴”说起。

龙台村5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人居环境整治,龙台村5社农房大变样。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人居环境整治,龙台村5社农房大变样。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搞环境整治是好事,你看我们路宽了,汽车进来了,房前屋后变漂亮了,来耍的游客变多了。”村民鲁茂辞打心底里赞成和支持环境的改造,以前从不打理院子的他,现在也开始摆弄些花木了。

回想一年前的村里的面貌鲁茂辞直摇头,“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曾是龙台村的写照。不少村民的房子修得漂漂亮亮,却不注意卫生,院坝脏、乱、差,污水横流。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猪,猪粪味道冲鼻,外地人来村里都要捂着鼻子过。

“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托农村原始自然资源,坚持原样原貌修复与治理。” 巫溪县委常委、红池坝镇党委书记王仕杰表示,红池坝镇坚持“畜禽入圈、柴禾归位、瓜豆上架、蔬菜成行、卫生上榜”田园及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不搞建公园式环境打造,努力保留农村特有的农耕文明和乡土元素,让农村常见事物变成景观。

依托整治后的人居及田园环境,如今渔沙村南岸坪、龙台村金竹坪、茶山村面坊等地群众,纷纷办起民宿,端上了“旅游碗”、吃上了“旅游饭”。

各色鲜花扮靓九坪村。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各色鲜花扮靓九坪村。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关键词:美丽经济

乡村风景成经济生产力

午后的阳光刺破云层,暖暖地照在身上。

在红池坝镇茶山村一栋三层小洋楼前,两三个人坐在一起闲聊,享受着这冬日里难得的暖阳。这样的场景,曾经的茶山村民不敢奢望。

这栋小洋楼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枫驿客栈”。店主陈安厷,上午忙活着招呼了几桌客人,收拾完后才有空闲时间在屋前晒晒太阳。

陈安厷从来没想到他还能办起农家乐。“我经常对客人说,这就真的像在做梦,从想过会有现在的好生活。”陈安厷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说。

陈安宏家的农家乐,妻子正在打扫卫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冉长军 摄
陈安宏家的农家乐,妻子正在打扫卫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冉长军 摄

2017年,陈安厷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茶山坝,建起了一楼一底的新房。但搬家不到半年,陈家因家里“脏乱差”在整个茶山坝出了名。“堂屋常年堆满杂物,连下脚的地都没有;厨房的墙面灶台总是黑乎乎、油腻腻的,水池里经常堆满了没洗的锅碗。”驻村第一书记妙晓东至今还印象深刻。

妙晓东和村干部还多次上门劝陈安厷把房屋搞干净,并且鼓励他开办农家乐。一开始陈安厷坚决不答应,“穷了一辈子了,开农家乐谁来吃?”

但他很快发现村子一天天在变化:路变宽了,环境变好了,来村里参观的人多了,并且曾经穷得叮当响的茶山村,还成了有名的景区。

没过多久,村里的贫困户胡光元响应政府号召,建起了村里第一个“森林人家”搞乡村旅游,不到半年时间挣了3万多元。“看到老胡屋里天天都有客人,确实有搞头。”陈安厷心动了,和妻子商量后报名要建“森林人家”。

现在,陈安厷的“枫驿客栈”已成了村里的特色民宿,每个月都至少有五六千元收入。如今两口子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也养成了好习惯,房前屋后随时都干干净净的。

陈安厷还学了个新词:“干净就是生产力嘛! ”

如今,红池坝镇正在释放“美丽经济”,风景成了这里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巫溪红池坝镇:“美丽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2021-01-21 07:00:00 来源:

编者按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18个深度贫困乡镇全部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带动了全市决战贫困工作全局,推动脱贫攻坚经验举措“点上可持续、面上可推广”。

从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特别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专栏,深入报道我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经验,解读“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嬗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1日6时30分讯(记者 李成 冉长军)红池坝镇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女莫嫁中岗乡,山高路远难见娘。山高谷深、路狭崎岖的地理条件,就是重庆巫溪县红池坝镇曾经的写照。

作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红池坝镇也有独特的潜力:靠近国家4A级景区红池坝。为此,红池坝镇提出“农旅融合、旅为龙头”的思路,进行“产业再造”,曾经的穷山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21)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带你去了解红池坝镇之变。

茶山村全貌,云雾缭绕美如画。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茶山村全貌,云雾缭绕美如画。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关键词:产业发展

村村有产业 贫困户全覆盖

1月18日,经过两天的降温后,红池坝镇迎来了冬日暖阳。

“施肥、修枝整形、病虫防治都是冬季管护的关键,管护好不好直接影响收成。”趁着好天气,渔沙村的桃园里,十几位本土技术骨干围在一起,正在认真听取镇上产业指导组技术人员对桃树管护知识的讲解。

渔沙村有1500亩果园,产业初见成效,技术是瓶颈。

“以前就只晓得把苗子种到地里面,也不知道怎么管护,看到的每棵树都挂果了,就是品质不行。”渔沙村村民石留情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说。

茶园村茶叶基地。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茶园村茶叶基地。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如今,有了产业组的“坐阵”把脉,村民们都知道了管护技术的重要性。“如果技术不带到田间地里去,这个产业怎么发展得下去,技术就是我们产业发展的核心。”石留情说。

近年来,红池坝镇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关键,持续探索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把已经落地的5万亩经果、茶业、中药材精心管护好,让群众获得更多收益,让产业发展成为巩固脱贫的重要保证。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红池坝镇粮经作物种植比由7:3调整至2:8,实现贫困户产业100%全覆盖。

如今,走在红池坝镇,银洞村的茶园,渔沙村的桃园、茶山村的李园、铁岭的中药材……这些看得见的产业都成了百姓致富的关键。这层叠交错的美丽背后,红池坝镇正迎来大好机遇。

关键词;人居环境

农耕文明和乡土元素成景观

破旧的农屋,稍加修葺变身独具特色的民宿;泥泞的乡间小道,铺上石块成为别具一格的便民路;杂乱的田边地角围上栅栏打造成微田园,就成了别致惬意的田园风光……

在红池坝镇,看得见的不止产业,还有美丽风景。美丽风景从何而来?还要从2018年的“清洁风暴”说起。

龙台村5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人居环境整治,龙台村5社农房大变样。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人居环境整治,龙台村5社农房大变样。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搞环境整治是好事,你看我们路宽了,汽车进来了,房前屋后变漂亮了,来耍的游客变多了。”村民鲁茂辞打心底里赞成和支持环境的改造,以前从不打理院子的他,现在也开始摆弄些花木了。

回想一年前的村里的面貌鲁茂辞直摇头,“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曾是龙台村的写照。不少村民的房子修得漂漂亮亮,却不注意卫生,院坝脏、乱、差,污水横流。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猪,猪粪味道冲鼻,外地人来村里都要捂着鼻子过。

“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托农村原始自然资源,坚持原样原貌修复与治理。” 巫溪县委常委、红池坝镇党委书记王仕杰表示,红池坝镇坚持“畜禽入圈、柴禾归位、瓜豆上架、蔬菜成行、卫生上榜”田园及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不搞建公园式环境打造,努力保留农村特有的农耕文明和乡土元素,让农村常见事物变成景观。

依托整治后的人居及田园环境,如今渔沙村南岸坪、龙台村金竹坪、茶山村面坊等地群众,纷纷办起民宿,端上了“旅游碗”、吃上了“旅游饭”。

各色鲜花扮靓九坪村。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各色鲜花扮靓九坪村。红池坝镇供图 华龙网发

关键词:美丽经济

乡村风景成经济生产力

午后的阳光刺破云层,暖暖地照在身上。

在红池坝镇茶山村一栋三层小洋楼前,两三个人坐在一起闲聊,享受着这冬日里难得的暖阳。这样的场景,曾经的茶山村民不敢奢望。

这栋小洋楼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枫驿客栈”。店主陈安厷,上午忙活着招呼了几桌客人,收拾完后才有空闲时间在屋前晒晒太阳。

陈安厷从来没想到他还能办起农家乐。“我经常对客人说,这就真的像在做梦,从想过会有现在的好生活。”陈安厷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说。

陈安宏家的农家乐,妻子正在打扫卫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冉长军 摄
陈安宏家的农家乐,妻子正在打扫卫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冉长军 摄

2017年,陈安厷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茶山坝,建起了一楼一底的新房。但搬家不到半年,陈家因家里“脏乱差”在整个茶山坝出了名。“堂屋常年堆满杂物,连下脚的地都没有;厨房的墙面灶台总是黑乎乎、油腻腻的,水池里经常堆满了没洗的锅碗。”驻村第一书记妙晓东至今还印象深刻。

妙晓东和村干部还多次上门劝陈安厷把房屋搞干净,并且鼓励他开办农家乐。一开始陈安厷坚决不答应,“穷了一辈子了,开农家乐谁来吃?”

但他很快发现村子一天天在变化:路变宽了,环境变好了,来村里参观的人多了,并且曾经穷得叮当响的茶山村,还成了有名的景区。

没过多久,村里的贫困户胡光元响应政府号召,建起了村里第一个“森林人家”搞乡村旅游,不到半年时间挣了3万多元。“看到老胡屋里天天都有客人,确实有搞头。”陈安厷心动了,和妻子商量后报名要建“森林人家”。

现在,陈安厷的“枫驿客栈”已成了村里的特色民宿,每个月都至少有五六千元收入。如今两口子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也养成了好习惯,房前屋后随时都干干净净的。

陈安厷还学了个新词:“干净就是生产力嘛! ”

如今,红池坝镇正在释放“美丽经济”,风景成了这里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责任编辑: 李淼]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