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巫溪天元乡:搭好平台施展脱贫连环计
编者按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18个深度贫困乡镇全部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带动了全市决战贫困工作全局,推动脱贫攻坚经验举措“点上可持续、面上可推广”。
从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特别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专栏,深入报道我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经验,解读“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嬗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8日7时讯(记者 李成 冉长军)冬日巫溪,高山银装素裹,城市年味渐浓,又到了张罗年货、迎接新年的时刻。
虽是农闲时节,但巫溪县天元乡处处都有忙碌的身影:田间地头村民们忙着收获中药材,腊肉加工厂里一派热火朝天,电商集配中心的主播们正在卖力带货,“四晒”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天元乡是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近年来,天元乡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等脱贫攻坚核心问题,不断深化认识,聚焦关键、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28)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通过一户人家,一家工厂,一个平台为你讲述巫溪天元乡的蝶变。
一户人家:
买两头肥猪全家过个幸福年
“今年买了两头猪,要过个肥年。”1月26日上午,刚从田地里收完中药材的陈流琼回到家,把一背篓中药材晾晒好了后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跟记者聊了起来,一开场陈流琼就忍不住要跟记者分享今年的收获,幸福全写在了脸上。
今年51岁的陈流琼,是天元乡吉龙村村干部,这些年来不仅为了村里的产业发展操碎了心。
陈流琼说,家有8口人,上有83岁的老父亲,下有正在读书的女儿,一年下来就一家人的硬性开支都是一笔的不小的数目。
2017年天元乡鼓励村民大力发展中药材,陈流琼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在他看来作为村里的干部要带头搞产业才行。“我们这个穷山沟不搞产业怎么得行,老是种‘三大坨’根本没钱赚,家里老小都要用钱。”陈流琼说。
陈流琼说干就干,家里的几亩地全部用来种植中药材,2020年的种植规模已经达到了20亩。“种植中药材还是很不错,乡里也鼓励,销路也不愁,每年的收入完全够一家用了。”陈流琼说。
聊一年的收获,陈流琼滔滔不绝,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0年家里的20亩中药材已经收了3万多,春节后卖完剩余的独活预估收入有近10万元。“现在不怕了,产业算是固定收入,平时还可以打点零工,老婆每个月做临时工也有收入,儿子在腊肉厂上班高峰期也能收入4000多元。”
算着一年的收入,陈流琼乐得合不拢嘴,这在几年前每年在家有这么多的收入想都不敢想。“真的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现在不仅家乡产业兴旺,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陈流琼说,一家人从年头忙到了年尾,今年还特意买了2头肥猪一家人过年吃。“这在以前简直是奢望,这就是我们的小康生活。”陈流琼说。
陈流琼家只是天元乡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这背后更有天元乡探索出来的七大扶贫模式,“创新财政支农方式,试点‘股权量化改革’,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探索‘返包倒租’,创新要素量化形式,探索‘股份合作模式’等七大模式。”天元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七大扶贫模式”累计实现资产收益性扶贫兜底50户,带贫710户,贫困户占比96.7%。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增幅达36.36%。贫困户人均增收3700元以上,增幅61%。
一家工厂:
年销300多万元腊肉香肠年
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在筹备年货,腊肉香肠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就是必需品了。
在天元乡吉龙村的腊肉香肠加工厂里,一派热闹景象,加工区,工人们都忙着选肉灌香肠、熏腊肉,出品区工人正在忙着打包发货。
“重庆主城又来了几单,大家抓紧装车,等下就要送出去,争取客户早点收到货。”上午9点天空飘着鹅毛般大雪,工厂刚上班负责人游钊的手机就来订单信息了,看到信息就立马召集工人装车。
对于游钊来说,这样的场景每到年末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工厂开了三年了,每年效益都不错,主要是我们的腊肉香肠品质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游钊说。
游钊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他原本在徐家镇开办腊肉香肠加工小作坊,2018天元乡领导得知游钊的手艺不错,特意找到他希望能到天元乡也开办一家加工厂,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服务。“因为在巫溪当地,老百姓都喜欢自己做腊肉香肠,品质跟不上,货又供应不上。”游钊说。
想着天元乡是深度贫困乡镇,老百姓又迫切需要一家正规的腊肉加工厂,于是游钊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到天元乡开办加工厂。“这里老百姓饲养的都是粮食猪,猪肉品质好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不仅如此,工厂建好后不仅帮助百姓解决了生猪的销路,同时还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加工厂已经提供了40多个岗位,贫困户、残疾户占了一大半。
游钊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吉龙村腊肉香肠加工厂全是购买的农户家的粮食猪,就2020年工厂就收购了350多万元的猪肉,“有些百姓这两年尝到了甜头,专门养粮食猪每年都能挣1至3万元,你看张长菊家今年两头猪都卖了1万3,平时还在厂里打零工还可以拿工资。”游钊说。
在吉龙村仓库,腊肉香肠摆满了货架,游钊说,他们生产的腊肉香肠全是1斤装,香肠有特辣、微辣、五香3个口味,目前腊肉香肠销售主要通过“天谷元乡”商贸公司。
“1斤装,礼盒分为5斤装和10斤装,客户可以自由搭配。也期待广大网友购买我们的腊肉香肠,为深度贫困乡镇消费扶贫助力。”游钊说。
一个平台:
24小时带货卖了12万农货
“这是我们天元的香肠,全是土猪肉制作而成,大家可以放心购买。”上午10时,在天元乡电商集配中心,带货主播何峰坪和同事们在镜头前卖力推荐天元乡的农特产品。
“现在很多网友都在筹备年货,我们天元乡的腊肉香肠品质好价格优惠很受网友的青睐。”何峰坪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说,在1月24日通过京东“巫溪扶贫馆”直播24小时销售额达到了12万,这组数据的背后让这个刚步入直播带货行列不到1年的何峰坪颇有成就感。
如今,何峰坪已从一名生疏的直播小白,成了能熟练在网络上,为全国网友们讲解巫溪县天元乡农特产品优势的“网红姐”。通过直播间的卖力吆喝,天元乡的优质农特产品畅销全国,不但拓宽了销售渠道,而且提高了农民收入,直接带动天元乡贫困户脱贫致富。
食用菌、魔芋、土豆、萝卜干、辣椒、菜苔……具有巫溪地域特色的多种农特产品,通过电商直播达人的卖力解说都取得了很高的销量,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成为网红。
近年来,天元乡围绕推进电商扶贫、增强农民脱贫致富能力,把发展农村电商、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乡9个村集体共同出资270万元,注册成立“天谷元乡”商贸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统筹辖区农副产品销售,有效解决区域农产品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天元乡相关负责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天元乡全面整合辖区内企业、农户生产资源,推出“天谷元乡”区域农特产品公共品牌,注册食品加工、乡村旅游等15个门类产品商标。38类“天谷元乡”品牌农特产品通过认证并入驻市内外商超及淘宝、天猫旗舰店、扶贫“832”平台、淘宝等电商平台,获京东线上“中国特产巫溪馆”独家授权,“天谷元乡”品牌市值突破300万元。
天元乡还依托市教委扶贫集团、山东泰安扶贫协作等帮扶力量,开展“食堂扶贫”“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行动,授牌天元乡“市教委扶贫集团农特产品供应基地”,在20余所高校,免费设立天元农产品消费扶贫专柜。“2020年天元乡线上线下销售额已经突破2100万元大关,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货卖出去了老百姓才能切实能得到实惠。”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