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重庆水利实干家】罗玉铃:当好守护璧山水环境的“安全卫士”
核心提示:
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水利人冲在了第一线,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组成了抗洪的第一道防线。脱贫攻坚战,两不愁三保障是关键,在保障吃的方面,水利人又踏遍大山大沟,为群众寻找安全洁净的饮用水源。全面推进河长制,水利人同样义无反顾走在了前面。民生福祉得以“水到渠成”,总有水利人在默默做着奉献。
第二届寻找“重庆水利实干家”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自2020年8月启动以来,初选出30位候选人进入点赞环节。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将陆续推出候选人系列报道。
透过一滴水,可以看出多少“秘密”?在重庆璧山区水文水质监测站站长、璧山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水质监测工程师罗玉铃的试管中,一滴水可以“说话”,密密麻麻的项检测指标,反映着地区水质的健康状况。坚持用真实的科学数据说话,是罗玉铃对千千万万群众健康的庄重承诺。在她的带领下,璧山水文水质工作迈上新台阶,水旱灾害防御机制不断完善……
从枯燥到热爱
试管中探寻水质密码
2007年,从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的罗玉铃回到家乡璧山,成为了一名水质监测员。但一开始,她对这份工作“爱不起来”。
一方面,实验室条件简陋,冬冷夏热,每天在实验室面对成堆的试管试剂,和看起来“千篇一律”的水样并无多少乐趣。
另一方面,人员匮乏,年轻的罗玉铃和同事两人,要负责璧山区44个水质项目的监测,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做完实验,要刷遍大大小小几十个水桶,让罗玉铃累得直不起腰。
“说实话,一开始只想找个对口工作,(对这一行)谈不上什么喜欢。”性格直率的罗玉铃坦言。“但钻研久了,就体会到了一些常人没有的乐趣。”工作中的她话锋一转,露出笑容。
这份兴趣和乐趣,来源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本溯源的“侦查”思维。
“做水质检测,其实就像参与一场‘侦查’。一份样本到底有没有问题,哪里有问题?如果多次实验结果不一致,怎么办?”
罗玉铃说,这时候不仅要排查问题,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实验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倒推演练。
“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水样,还是试剂,机器,还是器皿?”罗玉铃解释,这个过程就像侦探破案一样,环环相扣。一个化验项目,快的当天能出结果,慢的则要等一周,虽然在实验室熬更守夜是常态,但当排查出问题所在,得到准确的科学数据时,那种成就感和愉悦感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从选择到坚守
一线岗位奉献青春芳华
2009年8月,因组织安排,璧山区水质检测站开始与区里的千层岩水厂合署办公。
水厂位于璧山城区最边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老旧的土路通向城区,吃穿住行全在山下。“那时候城里打个出租车,一听说去水厂,都是直摆手。”罗玉铃回忆,检测站没有食堂,每次吃饭都要从泥巴路走下山,吃完再爬山回到工作地点。
难以忍受艰苦的工作环境,周围同事调离的调离,辞职的辞职。一年过去,四个同事只剩下罗玉铃一个人还在坚守,采样、监测、财务……各种工作都压在了她身上。不过,这也让年轻的罗玉铃迅速成长。
2010年,璧山水质监测站扩大监测范围,新增加了水文监测任务,可在当时的璧山区整个水文监测基本为零,水文站的建设难以推进。
由于站所人才匮乏,罗玉铃二话不说扛起水文站建设方案编制的任务,她打听到局里来了位水文方面的高级工程师,隔三差五就去请教。
“水文站的选址要考虑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考虑使用年限……”关于水文站建设细节,罗玉铃密密麻麻的记了大半本笔记,还常年风吹日晒,把璧山的大小河川跑了个遍,硬是把《璧山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报告》编写了出来。
“她生小孩那天上午还在上班,产假婚假都没休过,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和罗玉铃相处了10多年的同事杨清白点赞道:“这个妹儿看上去挺年轻,实则闯劲儿十足,巾帼不让须眉。”
从敬业到专业
旱涝防御织就城市安全网
2015年8月16日夜间,璧山区丁家街道遭遇大暴雨袭击,水位迅速上涨,逼近警戒水位,数百名群众被困,这也是丁家街道石院水文站建成后的第一次洪汛袭击。
面对暴雨袭击,罗玉铃连夜赶到水文站,观察水位变化,向区防办提供及时准确的水雨情测报数据,连夜转移群众400余人,转移物资50余万元,由于水文站水雨情数据的及时发报,丁家街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以安全转移。
去年,璧山区共遭受4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得益于汛前准备工作扎实到位、汛期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山洪灾害防御措施落实有力,仍然实现了安全度汛,
一脚踏进行,13年芳华如白驹过隙。13年来,璧山区水文水质监测站和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专业队伍已经扩大到15人,实验室面积从300平方米发展到800平方米,检测项目从12项达到74项,运行经费从10万元增长到百万元……罗玉铃自身,也从一个敬业的“工作狂人”成长为了专业的水文专家,获得多项专业技术荣誉和璧山区五一劳动奖章。
在她的带领下,璧山三年期间圆满完成了31个雨量站、7个河道水文站、3个河道驻站式水文站、1个遥测水文站和1个水文集中业务用房的建设,弥补了基础设施的不足,水质监测考核始终保持在区县前列。
“水旱无情,只有精准的监测才能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如今,闲不下来的罗玉铃正带头推进水利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为汛期水雨情收集更加及时、准确、全面奠定基础。她说,未来得益于智慧赋能,壁山区水旱灾害的联防联控还将实现质的飞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陈美西 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