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垃圾焚烧“零填埋”践行绿色“新时尚”
每天清晨,重庆石柱县环卫工人邓师傅驾驶压缩垃圾清运车前往南宾街道城北社区,将各个小区的可回收杂物收进车里,运往都督大道的垃圾收运中转站调配后,于上午10时许便运到了石柱县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焚烧发电。“我县的垃圾焚烧项目建成后,实现了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助推全县垃圾分类实现‘新时尚’。清运车将垃圾运输到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焚烧。各中转站将分类出来的生活垃圾直接运输到成万朝镇进行焚烧。

石柱:垃圾焚烧“零填埋”践行绿色“新时尚”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2-1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10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每天清晨,重庆石柱县环卫工人邓师傅驾驶压缩垃圾清运车前往南宾街道城北社区,将各个小区的可回收杂物收进车里,运往都督大道的垃圾收运中转站调配后,于上午10时许便运到了石柱县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焚烧发电。从垃圾清运到焚烧发电“变废为宝”仅四个小时左右。

“我县的垃圾焚烧项目建成后,实现了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助推全县垃圾分类实现‘新时尚’。”石柱县城市管理局负责介绍说。

 监控焚烧垃圾的中控室。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监控焚烧垃圾的中控室。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垃圾焚烧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坐落在石柱县万朝镇万康村的石柱县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20年11月建成投用。该公司采用世界领先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垃圾在焚烧过程中无需分拣、破碎,达到了灰渣产生量少,发电量高的目标;厂房采取封闭式设计,以臭气作为助燃气体,通过先进的烟气净化工艺,确保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佩戴袖章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在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佩戴袖章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在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据了解,该公司每天焚烧垃圾量在300吨左右,每天发电量约9.2万度,年处理垃圾量10.95万吨,年发电量约3360万度。

笔者在采访时获悉,石柱县在垃圾焚烧项目未建成投用之前,对生活垃圾采用传统的填埋方式,处理过程中不仅无害化处理程度不高,还面临着超负荷运转的压力。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成,从源头上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清运车将垃圾运输到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焚烧。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清运车将垃圾运输到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焚烧。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垃圾焚烧助推分类驶入“快车道”

“我县垃圾焚烧项目投用后,助推全县垃圾分类驶入了‘快车道’。”石柱县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

“请将厨余垃圾倒进这个绿色垃圾桶,将饮料瓶、包装盒投进这个蓝色垃圾桶……”这是石柱县南宾街道新开路社区滨河中街10号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徐木群每天指导小区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必修课”。

在石柱县城,象徐木群这样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有170名。他们通过耐心指导,一年多来,从以前的“扔进一个筐”再到“细分四个桶”,垃圾分类已成为县城市民的自觉行动。

垃圾分类的背后,是石柱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利长远、惠民生”的发展思路,下足“绣花功夫”,深入实施“一网统管”举措,通过智治善治和社区自治共治取得的成效。

石柱县城设置的垃圾分类桶。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石柱县城设置的垃圾分类桶。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2020年,石柱县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修订了《石柱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办法(试行)》,印发了《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垃圾分类“桶边值守”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和工作通知14个。同时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社区、进村组”等“八进”主题宣传活动902次,召开各类垃圾分类培训会议321余次。通过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敲门行动”和“桶边指导”活动,累计入户宣传10万余次,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3万余份。

时下,在石柱县城的大街小巷,标识清晰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垃圾分类正成为引领“绿色生活”的新时尚。到2020年12月底,在石柱县城已实现城市公共机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设施全覆盖。在2020年回收可回收物7938.5吨,回收厨余垃圾6102.1吨。

石柱县中益乡全兴村干部给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石柱县中益乡全兴村干部给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

走进石柱县三益乡大堡村茶园沟组,干净整洁的水泥马路,翠绿郁葱的花草树木,摆放整齐的垃圾桶,修葺一新的农家小院,一幅秀丽的农村田园风光图映入眼帘。

为改变村容村貌,大堡村在茶园沟组的农家小院放置了统一的垃圾收集桶,垃圾乱堆乱倒现象得到很好控制,再经过风貌改造,昔日的“邋遢小院”变成了如今的“干净院落”。大堡村茶园沟组的变化只是石柱县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一个缩影。

为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石柱县高位推动,握指成拳,深入推行“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先后购置分类垃圾桶3.2万,满足全县231行政村(社区)垃圾前端收集的要求。同步购置压缩垃圾车清运车66辆,确保全县33个乡镇(街道)和9个片区中转站均有垃圾清运车。各中转站将分类出来的生活垃圾直接运输到成万朝镇进行焚烧。

实施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石柱县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25个、乡镇级再生资源回收站33个、村级(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点231个、沤肥池227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

石柱县通过建立覆盖城乡的垃圾治理新体系,使农村面貌“大变样”,全面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宜居指数和幸福指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石柱:垃圾焚烧“零填埋”践行绿色“新时尚”

2021-02-10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10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每天清晨,重庆石柱县环卫工人邓师傅驾驶压缩垃圾清运车前往南宾街道城北社区,将各个小区的可回收杂物收进车里,运往都督大道的垃圾收运中转站调配后,于上午10时许便运到了石柱县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焚烧发电。从垃圾清运到焚烧发电“变废为宝”仅四个小时左右。

“我县的垃圾焚烧项目建成后,实现了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助推全县垃圾分类实现‘新时尚’。”石柱县城市管理局负责介绍说。

 监控焚烧垃圾的中控室。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监控焚烧垃圾的中控室。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垃圾焚烧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坐落在石柱县万朝镇万康村的石柱县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20年11月建成投用。该公司采用世界领先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垃圾在焚烧过程中无需分拣、破碎,达到了灰渣产生量少,发电量高的目标;厂房采取封闭式设计,以臭气作为助燃气体,通过先进的烟气净化工艺,确保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佩戴袖章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在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佩戴袖章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在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据了解,该公司每天焚烧垃圾量在300吨左右,每天发电量约9.2万度,年处理垃圾量10.95万吨,年发电量约3360万度。

笔者在采访时获悉,石柱县在垃圾焚烧项目未建成投用之前,对生活垃圾采用传统的填埋方式,处理过程中不仅无害化处理程度不高,还面临着超负荷运转的压力。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成,从源头上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清运车将垃圾运输到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焚烧。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清运车将垃圾运输到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焚烧。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垃圾焚烧助推分类驶入“快车道”

“我县垃圾焚烧项目投用后,助推全县垃圾分类驶入了‘快车道’。”石柱县城市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

“请将厨余垃圾倒进这个绿色垃圾桶,将饮料瓶、包装盒投进这个蓝色垃圾桶……”这是石柱县南宾街道新开路社区滨河中街10号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徐木群每天指导小区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必修课”。

在石柱县城,象徐木群这样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有170名。他们通过耐心指导,一年多来,从以前的“扔进一个筐”再到“细分四个桶”,垃圾分类已成为县城市民的自觉行动。

垃圾分类的背后,是石柱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利长远、惠民生”的发展思路,下足“绣花功夫”,深入实施“一网统管”举措,通过智治善治和社区自治共治取得的成效。

石柱县城设置的垃圾分类桶。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石柱县城设置的垃圾分类桶。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2020年,石柱县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修订了《石柱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办法(试行)》,印发了《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垃圾分类“桶边值守”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和工作通知14个。同时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社区、进村组”等“八进”主题宣传活动902次,召开各类垃圾分类培训会议321余次。通过持续开展垃圾分类“敲门行动”和“桶边指导”活动,累计入户宣传10万余次,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3万余份。

时下,在石柱县城的大街小巷,标识清晰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垃圾分类正成为引领“绿色生活”的新时尚。到2020年12月底,在石柱县城已实现城市公共机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设施全覆盖。在2020年回收可回收物7938.5吨,回收厨余垃圾6102.1吨。

石柱县中益乡全兴村干部给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石柱县中益乡全兴村干部给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

走进石柱县三益乡大堡村茶园沟组,干净整洁的水泥马路,翠绿郁葱的花草树木,摆放整齐的垃圾桶,修葺一新的农家小院,一幅秀丽的农村田园风光图映入眼帘。

为改变村容村貌,大堡村在茶园沟组的农家小院放置了统一的垃圾收集桶,垃圾乱堆乱倒现象得到很好控制,再经过风貌改造,昔日的“邋遢小院”变成了如今的“干净院落”。大堡村茶园沟组的变化只是石柱县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一个缩影。

为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石柱县高位推动,握指成拳,深入推行“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先后购置分类垃圾桶3.2万,满足全县231行政村(社区)垃圾前端收集的要求。同步购置压缩垃圾车清运车66辆,确保全县33个乡镇(街道)和9个片区中转站均有垃圾清运车。各中转站将分类出来的生活垃圾直接运输到成万朝镇进行焚烧。

实施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石柱县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25个、乡镇级再生资源回收站33个、村级(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点231个、沤肥池227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

石柱县通过建立覆盖城乡的垃圾治理新体系,使农村面貌“大变样”,全面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宜居指数和幸福指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