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从贫困户的“蜕变”看华溪村的“蝶变”

石柱:从贫困户的“蜕变”看华溪村的“蝶变”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2-2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0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依山傍水的新民居里洋溢着欢声笑语,美食一条街里人来人往,青翠欲滴的黄精苗长势旺盛……春节期间,笔者来到重庆市石柱县华溪村,从贫困户的“蜕变”见证了昔日这个深度贫困村的幸福“蝶变”。

“日子好了天天当过年”

沿着“之”字形的石梯拾级而上,笔者走进金溪组因病返贫户谭登周的小院落看到,姜黄色的土家小楼在半山腰间显得格外亮眼,以前土坝变成了石坝、小院坝内安装了节能灯,人行便上道安装起了铁栅栏。

精神矍铄的谭登周在精心侍弄着一盆盆兰花,含苞待放的朵朵花蕾为这个小院平添了盎然生机。

谭登周家土黄色的墙上贴着“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的对联,在阳光照射下,隽秀的字迹耀眼夺目。

1谭登周(左)、焦光润(右)夫妇坐在门口晒太阳。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谭登周(左)、焦光润(右)夫妇坐在门口晒太阳。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我贴上这幅春联,是从内心深处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现在虽然失去重劳动力,但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我也力所能及做事,要努力向前跑,再加油干。”

原来,2018年3月10日,年过花甲的谭登周在坡上干活时失足从七八米高处坠落到河沟的乱石堆里,身受多处重伤,当即失去知觉。“全靠党的政策好,不然我的坟头可能都长满草了……”抢救和住院治疗数月,医药费高达16多万元。谭登周表示,如果不是医保和社会救助,他根本就治不起病也救不了命。

翻开谭登周的脱贫账本,2020年家庭收入超过2万元,其中包括土地入股分红和“1+4”资产收益扶贫分红,以及谭登周养殖了5群中华蜜蜂、20多只土鸡、鹅和当护林员的公益岗位收入。

“日子好了,天天当过年。”当笔者问起谭登周今年的年味时,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的夫妇俩满脸笑容地回答。

“来年我们加油干”

从谭登周家出来,笔者来到先锋组88岁的老共产党员、已脱贫户马培清的小院落,老人正热情地与来家里的亲人打起招呼,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笔者站在马培清院坝里看到,一株株黄精苗长得郁郁葱葱。华溪村的黄精产业如今已发展得欣欣向荣。

在2020年,马培清老人的儿子陈朋与儿媳谭明兰,靠土地入股分红、反包黄精管理、就近务工和在华溪村主题邮局上班,家庭总收入达到6万余元,在巩固脱贫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午吃饭时,在小院的圆石桌上,马培清老人与陈朋、谭明兰和亲人坐了满满一桌,吃起了“团年饭”。卤鸭子、糍粑、牛肉、扣碗、红烧鱼、炸酥肉、肉炖鲜汤等土家“十大碗”端上了桌,道道热气腾腾的农家菜香味扑鼻。

2已脱贫户马培清(中)一家高高兴兴吃“团年饭”。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已脱贫户马培清(中)一家高高兴兴吃“团年饭”。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现在生活变得更幸福了……”马培清老人笑着说。大家边津津有味吃着饭,边开心地交流着2020年的收获,畅谈着2021年的打算,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来年我们加油干……”陈朋端起一杯饮料,与母亲和在坐的亲人碰杯后,大家一饮而尽,欢乐、祥和、喜庆的年味写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华溪村的偏岩坝,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精致的登山栈道顺水而建,别致的农家乐掩映在青山绿水中。

3华溪村在偏岩坝打造的美食一条街道外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华溪村在偏岩坝打造的美食一条街道外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偏岩坝曾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居住在这里的13户农户有6户被评为贫困户。

2019年以来,华溪村利用偏岩坝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通过企业精准帮扶对这里的传统院落进行了改造,有9户村民因地制宜办起了农家乐,打造出了“美食一条街”,为华溪村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20年,偏岩坝因病致贫的马世文动员儿子马前飞参加了中益乡举办的“雨露计划”美食培训后,办起了“前飞农家乐”,在夏季短短的三个月时间,收入在5万元左右。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谈到未来,22岁的马前飞信心满满地表示,一定要努力经营好农家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脱贫莫等靠,自立是正道。华溪村过去因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全村542户就有85户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以来,村民们笑容多了、信心强了、干劲足了,产业发展起来了,85户贫困户顺利摘掉了贫困帽。这些贫困群众的“蜕变”,便是华溪这个深度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下带来的幸福“蝶变”。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石柱:从贫困户的“蜕变”看华溪村的“蝶变”

2021-02-20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0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依山傍水的新民居里洋溢着欢声笑语,美食一条街里人来人往,青翠欲滴的黄精苗长势旺盛……春节期间,笔者来到重庆市石柱县华溪村,从贫困户的“蜕变”见证了昔日这个深度贫困村的幸福“蝶变”。

“日子好了天天当过年”

沿着“之”字形的石梯拾级而上,笔者走进金溪组因病返贫户谭登周的小院落看到,姜黄色的土家小楼在半山腰间显得格外亮眼,以前土坝变成了石坝、小院坝内安装了节能灯,人行便上道安装起了铁栅栏。

精神矍铄的谭登周在精心侍弄着一盆盆兰花,含苞待放的朵朵花蕾为这个小院平添了盎然生机。

谭登周家土黄色的墙上贴着“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的对联,在阳光照射下,隽秀的字迹耀眼夺目。

1谭登周(左)、焦光润(右)夫妇坐在门口晒太阳。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谭登周(左)、焦光润(右)夫妇坐在门口晒太阳。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我贴上这幅春联,是从内心深处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现在虽然失去重劳动力,但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我也力所能及做事,要努力向前跑,再加油干。”

原来,2018年3月10日,年过花甲的谭登周在坡上干活时失足从七八米高处坠落到河沟的乱石堆里,身受多处重伤,当即失去知觉。“全靠党的政策好,不然我的坟头可能都长满草了……”抢救和住院治疗数月,医药费高达16多万元。谭登周表示,如果不是医保和社会救助,他根本就治不起病也救不了命。

翻开谭登周的脱贫账本,2020年家庭收入超过2万元,其中包括土地入股分红和“1+4”资产收益扶贫分红,以及谭登周养殖了5群中华蜜蜂、20多只土鸡、鹅和当护林员的公益岗位收入。

“日子好了,天天当过年。”当笔者问起谭登周今年的年味时,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的夫妇俩满脸笑容地回答。

“来年我们加油干”

从谭登周家出来,笔者来到先锋组88岁的老共产党员、已脱贫户马培清的小院落,老人正热情地与来家里的亲人打起招呼,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笔者站在马培清院坝里看到,一株株黄精苗长得郁郁葱葱。华溪村的黄精产业如今已发展得欣欣向荣。

在2020年,马培清老人的儿子陈朋与儿媳谭明兰,靠土地入股分红、反包黄精管理、就近务工和在华溪村主题邮局上班,家庭总收入达到6万余元,在巩固脱贫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午吃饭时,在小院的圆石桌上,马培清老人与陈朋、谭明兰和亲人坐了满满一桌,吃起了“团年饭”。卤鸭子、糍粑、牛肉、扣碗、红烧鱼、炸酥肉、肉炖鲜汤等土家“十大碗”端上了桌,道道热气腾腾的农家菜香味扑鼻。

2已脱贫户马培清(中)一家高高兴兴吃“团年饭”。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已脱贫户马培清(中)一家高高兴兴吃“团年饭”。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现在生活变得更幸福了……”马培清老人笑着说。大家边津津有味吃着饭,边开心地交流着2020年的收获,畅谈着2021年的打算,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来年我们加油干……”陈朋端起一杯饮料,与母亲和在坐的亲人碰杯后,大家一饮而尽,欢乐、祥和、喜庆的年味写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华溪村的偏岩坝,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精致的登山栈道顺水而建,别致的农家乐掩映在青山绿水中。

3华溪村在偏岩坝打造的美食一条街道外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华溪村在偏岩坝打造的美食一条街道外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偏岩坝曾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居住在这里的13户农户有6户被评为贫困户。

2019年以来,华溪村利用偏岩坝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通过企业精准帮扶对这里的传统院落进行了改造,有9户村民因地制宜办起了农家乐,打造出了“美食一条街”,为华溪村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20年,偏岩坝因病致贫的马世文动员儿子马前飞参加了中益乡举办的“雨露计划”美食培训后,办起了“前飞农家乐”,在夏季短短的三个月时间,收入在5万元左右。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谈到未来,22岁的马前飞信心满满地表示,一定要努力经营好农家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脱贫莫等靠,自立是正道。华溪村过去因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全村542户就有85户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以来,村民们笑容多了、信心强了、干劲足了,产业发展起来了,85户贫困户顺利摘掉了贫困帽。这些贫困群众的“蜕变”,便是华溪这个深度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下带来的幸福“蝶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