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接龙镇:酒红色“小伞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近几日春雨绵绵,巴南区接龙镇马路村小屋基社村民喻启轮家的稻菇田里,依旧可见他躬身忙碌的身影,穿梭于阡陌间。

巴南接龙镇:酒红色“小伞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3-0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3日6时讯(通讯员 马彦)近几日,春雨绵绵,巴南区接龙镇马路村小屋基社村民喻启轮家的稻菇田里,依旧可见他躬身忙碌的身影,穿梭于阡陌间,不停地在田间捡拾。走近一看,大大小小的酒红色“小伞菇”从稻草里露出头来,爬满整个条形土堆。“初春气温回暖,‘第二潮菇’大丰收了,我每天都要捡300斤左右。”

喻启轮收获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喻启轮收获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这圆滚诱人的酒红色“小伞菇”,是巴南区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全市率先采用“稻菇模式”种植的绿色产品“球盖菇”。以废弃秸秆、玉米粉、糠壳等为基料,播种菌种后覆盖上稻草,生产环节简单且收益可观。更重要的是种植期在头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4月中旬,不与种粮争抢耕地,还能收获两次,分“头潮菇”和“第二潮菇”。

据了解,接龙镇马路村2020年10月播种球盖菇9亩,村民喻启轮就有5亩,从2017年种植至今,已是该种植业的行家里手。2020年,喻启轮除去人工、材料费,种植球盖菇的纯利润收入达6万元左右。

马路村驻村干部张杰查看稻菇田的基料。通讯员 马彦 摄
马路村驻村干部张杰查看稻菇田的基料。通讯员 马彦 摄

“老喻,今天的球盖菇还有没有?给我来90斤!”“还有!马上摘。”来送订单的是马路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何洪元,周末到了,她的朋友均让其帮带球盖菇。抬头回答完,喻启轮又埋下头,用手轻轻刨开稻草,继续在稻田里捡拾“金娃娃”。临走时,何洪元还追加了18斤。

采摘过程中,稻田里时不时出现一个陌生采摘身影。“这个菇绿色又健康,吃起很脆嫩,家里人都爱吃。”从九龙坡驱车前来采摘的市民徐福年一口气买走30斤。

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除了驻村队员帮带的和市民现场采摘的,该村的电商平台也有大量订单。马路村电商经纪人杨泽兰表示,订单量好的时候平均每天都有200斤,还有订单是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笔者临走时,上午的订单量达100斤,供不应求。

听着手机里不时传来的到账通知,喻启轮脸上笑开了花。他说,今年预计每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每斤6元来销售,5亩可收入12万元。

市民采摘的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市民采摘的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自己腰包鼓了,喻启轮也不忘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前期收秸秆、秸秆粉碎、田间整理、播种、覆盖泥土稻草、搭棚等环节,有15个村民到喻启轮稻菇田里帮忙,按照人均每天70元的人工费计算,工期50天左右,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5万元左右。“我没啥技术,干农活是把好手,挣了3500元。” 48岁的村民魏坤兰告诉笔者,她要照顾家里生病的老人,能够在家门口找点收入补贴家用,感到心满意足。

针对球盖菇下一步的发展,马路村驻村干部张杰表示,将稳定扩大种植规模,积极探索深加工方式,让球盖菇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巴南接龙镇:酒红色“小伞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021-03-03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3日6时讯(通讯员 马彦)近几日,春雨绵绵,巴南区接龙镇马路村小屋基社村民喻启轮家的稻菇田里,依旧可见他躬身忙碌的身影,穿梭于阡陌间,不停地在田间捡拾。走近一看,大大小小的酒红色“小伞菇”从稻草里露出头来,爬满整个条形土堆。“初春气温回暖,‘第二潮菇’大丰收了,我每天都要捡300斤左右。”

喻启轮收获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喻启轮收获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这圆滚诱人的酒红色“小伞菇”,是巴南区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全市率先采用“稻菇模式”种植的绿色产品“球盖菇”。以废弃秸秆、玉米粉、糠壳等为基料,播种菌种后覆盖上稻草,生产环节简单且收益可观。更重要的是种植期在头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4月中旬,不与种粮争抢耕地,还能收获两次,分“头潮菇”和“第二潮菇”。

据了解,接龙镇马路村2020年10月播种球盖菇9亩,村民喻启轮就有5亩,从2017年种植至今,已是该种植业的行家里手。2020年,喻启轮除去人工、材料费,种植球盖菇的纯利润收入达6万元左右。

马路村驻村干部张杰查看稻菇田的基料。通讯员 马彦 摄
马路村驻村干部张杰查看稻菇田的基料。通讯员 马彦 摄

“老喻,今天的球盖菇还有没有?给我来90斤!”“还有!马上摘。”来送订单的是马路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何洪元,周末到了,她的朋友均让其帮带球盖菇。抬头回答完,喻启轮又埋下头,用手轻轻刨开稻草,继续在稻田里捡拾“金娃娃”。临走时,何洪元还追加了18斤。

采摘过程中,稻田里时不时出现一个陌生采摘身影。“这个菇绿色又健康,吃起很脆嫩,家里人都爱吃。”从九龙坡驱车前来采摘的市民徐福年一口气买走30斤。

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除了驻村队员帮带的和市民现场采摘的,该村的电商平台也有大量订单。马路村电商经纪人杨泽兰表示,订单量好的时候平均每天都有200斤,还有订单是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笔者临走时,上午的订单量达100斤,供不应求。

听着手机里不时传来的到账通知,喻启轮脸上笑开了花。他说,今年预计每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每斤6元来销售,5亩可收入12万元。

市民采摘的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市民采摘的球盖菇。通讯员 马彦 摄

自己腰包鼓了,喻启轮也不忘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前期收秸秆、秸秆粉碎、田间整理、播种、覆盖泥土稻草、搭棚等环节,有15个村民到喻启轮稻菇田里帮忙,按照人均每天70元的人工费计算,工期50天左右,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5万元左右。“我没啥技术,干农活是把好手,挣了3500元。” 48岁的村民魏坤兰告诉笔者,她要照顾家里生病的老人,能够在家门口找点收入补贴家用,感到心满意足。

针对球盖菇下一步的发展,马路村驻村干部张杰表示,将稳定扩大种植规模,积极探索深加工方式,让球盖菇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胜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