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洗新乡已脱贫户吴登富“种”出来的幸福
近日,在石柱县海拔1500米的洗新乡白果村,脱贫户吴登富、李源英夫妇在黄连地里忙碌着除草,加强特色产业春管。

石柱:洗新乡已脱贫户吴登富“种”出来的幸福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3-1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1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通讯员 陈小蓉)近日,在重庆市石柱县海拔1500米的洗新乡白果村,已脱贫户吴登富、李源英夫妇在黄连地里忙碌着除草,加强特色产业春管。

“6年来,我主要发展黄连和烤烟产业,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靠‘种’出来的……”谈及脱贫致富的经历,年过半百的吴登富侃侃而谈。

志智双扶,晓之以理思想引导

脱贫攻坚开展前,吴登富由于没有文化、没有技术,靠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艰难度日,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2014年,全县上下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按照评审程序,吴登富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登富,你再这样下去不行哟……”为帮助吴登富提振脱贫信心,从根本上改变他家贫困的面貌,他的帮扶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吴义发,天天上门做其思想工作,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引导,让吴登富终于走出了阴影。

吴登富(右)李源英(左)在清理废旧地膜。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吴登富(右)李源英(左)在清理废旧地膜。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我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怎样发展产业,怎样摆脱贫困,自己当时毫无思路……”面对一筹莫展的吴登富,吴义发结合烤烟是白果村支柱产业的实际,在2015年春节后,他一致动员吴登富发展烤烟产业。

按照规定,烤烟要规模化种植,面积至少10亩以上。为解决种植烤烟的土地问题,吴义发建议吴登富流转亲戚、邻里以及外出务工村民的土地。

当吴登富满怀信心向村民协商流转租用土地时,有的村民却他吃了“闭门羹”,生怕他种植烤烟失败,付不起土地租金,而不愿意流转空闲的土地。

吴义发只好“出马”,通过他的担保,吴登富终于与村民签下了8亩烤烟土地的租用合同,加上自家的2亩土地,种植面积达到了10亩。

真情帮扶,助力摘掉“贫困帽”

“土地协调好了,但我心里始终没有底气,怕掌握不到种植烤烟的关键技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可再也输不起啊!”吴义发看出了吴登富的顾虑,对他说:“你只管出劳力,技术上的问题,我联系烟技员来指导。”

吴登富(右)李源英(左)在清理烟梗。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吴登富(右)李源英(左)在清理烟梗。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在吴义发的鼓励下,吴登富吃下了发展烤烟产业的“定心丸”。在烟技员的认真指导下,他每天起早贪黑翻土、提埂、盖膜、移栽,在2015年春季,按时完成了10亩烤烟的种植任务。

大田管理期间,吴登富按照烟技员要求,悉心照料每一棵烟苗。除草、施肥、打药,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当年烤烟采收后,除去土地租金、肥料等成本,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品尝到了种烟带来的甜头,在吴义发帮助下,从2016年以来,吴登富将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每年销售烤烟的总收入在6万元以上。脱贫摘帽后的吴登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多产并举,“种”出幸福生活

2016年冬,他在参加乡里举办的“雨露计划”培训时,对发展黄连产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这一年起,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年种植3亩黄连的任务。

吴登富(左)李源英(右)在黄连地除草。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吴登富(左)李源英(右)在黄连地除草。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吴登富咬定发展目标不放松,一个人的劳力有限,他就请人务工。自己的山林面积不够,他到金竹乡租下了150亩山林。经过5年的持续发展,在2020年底,黄连种植面积达到15亩。

“每亩黄连产量约300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年销售黄连的收入在10万元左右。”脸上洋溢着微笑、身有残疾的李源英边除草边告诉笔者,她是金竹乡人,原丈夫去世后,在亲朋好友的介绍下,她看中了勤劳肯干的吴登富,于2019年组建起了新家。

“现在的生活是我以前敢都不敢想的!”除完黄连地里的杂草后,吴登富、李源英夫妇又来到烤烟地里,迫不及待地清理起烤烟梗和旧地膜。

阳光下,冒着汗珠的吴登富告诉笔者,脱贫致富后,家里喜事连连,他的大女儿对他的态度大为转变,在主城务工也很勤劳,每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小儿子已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妻子虽然双脚不好,走路蹒跚,但一直坚持种植黄连和烤烟。如今,一家4口过上了幸福、温馨、和睦的生活。

“既然党的扶贫政策这么好,我就更要努力向前跑!”吴登富说,他现在的心愿是把黄连和烤烟产业发展得更好,吸纳更多的村民务工,带动更多的人增加收入,一起走上致富路。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石柱:洗新乡已脱贫户吴登富“种”出来的幸福

2021-03-11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1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通讯员 陈小蓉)近日,在重庆市石柱县海拔1500米的洗新乡白果村,已脱贫户吴登富、李源英夫妇在黄连地里忙碌着除草,加强特色产业春管。

“6年来,我主要发展黄连和烤烟产业,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靠‘种’出来的……”谈及脱贫致富的经历,年过半百的吴登富侃侃而谈。

志智双扶,晓之以理思想引导

脱贫攻坚开展前,吴登富由于没有文化、没有技术,靠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艰难度日,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2014年,全县上下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按照评审程序,吴登富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登富,你再这样下去不行哟……”为帮助吴登富提振脱贫信心,从根本上改变他家贫困的面貌,他的帮扶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吴义发,天天上门做其思想工作,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引导,让吴登富终于走出了阴影。

吴登富(右)李源英(左)在清理废旧地膜。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吴登富(右)李源英(左)在清理废旧地膜。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我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怎样发展产业,怎样摆脱贫困,自己当时毫无思路……”面对一筹莫展的吴登富,吴义发结合烤烟是白果村支柱产业的实际,在2015年春节后,他一致动员吴登富发展烤烟产业。

按照规定,烤烟要规模化种植,面积至少10亩以上。为解决种植烤烟的土地问题,吴义发建议吴登富流转亲戚、邻里以及外出务工村民的土地。

当吴登富满怀信心向村民协商流转租用土地时,有的村民却他吃了“闭门羹”,生怕他种植烤烟失败,付不起土地租金,而不愿意流转空闲的土地。

吴义发只好“出马”,通过他的担保,吴登富终于与村民签下了8亩烤烟土地的租用合同,加上自家的2亩土地,种植面积达到了10亩。

真情帮扶,助力摘掉“贫困帽”

“土地协调好了,但我心里始终没有底气,怕掌握不到种植烤烟的关键技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可再也输不起啊!”吴义发看出了吴登富的顾虑,对他说:“你只管出劳力,技术上的问题,我联系烟技员来指导。”

吴登富(右)李源英(左)在清理烟梗。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吴登富(右)李源英(左)在清理烟梗。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在吴义发的鼓励下,吴登富吃下了发展烤烟产业的“定心丸”。在烟技员的认真指导下,他每天起早贪黑翻土、提埂、盖膜、移栽,在2015年春季,按时完成了10亩烤烟的种植任务。

大田管理期间,吴登富按照烟技员要求,悉心照料每一棵烟苗。除草、施肥、打药,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当年烤烟采收后,除去土地租金、肥料等成本,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品尝到了种烟带来的甜头,在吴义发帮助下,从2016年以来,吴登富将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每年销售烤烟的总收入在6万元以上。脱贫摘帽后的吴登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多产并举,“种”出幸福生活

2016年冬,他在参加乡里举办的“雨露计划”培训时,对发展黄连产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这一年起,他给自己定下了每年种植3亩黄连的任务。

吴登富(左)李源英(右)在黄连地除草。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吴登富(左)李源英(右)在黄连地除草。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

吴登富咬定发展目标不放松,一个人的劳力有限,他就请人务工。自己的山林面积不够,他到金竹乡租下了150亩山林。经过5年的持续发展,在2020年底,黄连种植面积达到15亩。

“每亩黄连产量约300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年销售黄连的收入在10万元左右。”脸上洋溢着微笑、身有残疾的李源英边除草边告诉笔者,她是金竹乡人,原丈夫去世后,在亲朋好友的介绍下,她看中了勤劳肯干的吴登富,于2019年组建起了新家。

“现在的生活是我以前敢都不敢想的!”除完黄连地里的杂草后,吴登富、李源英夫妇又来到烤烟地里,迫不及待地清理起烤烟梗和旧地膜。

阳光下,冒着汗珠的吴登富告诉笔者,脱贫致富后,家里喜事连连,他的大女儿对他的态度大为转变,在主城务工也很勤劳,每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小儿子已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妻子虽然双脚不好,走路蹒跚,但一直坚持种植黄连和烤烟。如今,一家4口过上了幸福、温馨、和睦的生活。

“既然党的扶贫政策这么好,我就更要努力向前跑!”吴登富说,他现在的心愿是把黄连和烤烟产业发展得更好,吸纳更多的村民务工,带动更多的人增加收入,一起走上致富路。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