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满满!看丰都三合童仙寨村的华丽蝶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2日11时20分讯(通讯员 邓军杰)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童仙寨村党支部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殊荣。
回首过去5年,童仙寨全村上下,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用奋斗写就了一曲不凡的脱贫赞歌。
完善基础设施 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一条条宽阔整洁的公路通村入组,公路两旁是一栋栋崭新的居民楼,在楼房四周,到处都盛开着洁白的李子花……这是近日,笔者走进三合街道童仙寨村看到的一幕幕景象。然而在几年前,童仙寨村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村人口老龄化严重,耕地撂荒,村庄“空壳”、经济“空心”、民居“空巢”的现象是这里的常态,经济发展滞后,一度曾是丰都县的贫困村之一。
“我们村曾经是全县95个贫困村之一,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这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童仙寨村党支部书记秦宗祥告诉笔者,以前,村里交通不方便,从村委会活动室到部分组都是泥土路,路面狭窄,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更是泥泞不堪,通行特别困难。村民们想要销售点农产品全靠人力肩挑背磨运出去卖,费时又费力。
近几年,得益于脱贫攻坚,这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自2015年以来,童仙寨村党支部秉承“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在全村大力实施道路建设工程,累计新建、改建社道路13.55公里,新建人行便道13公里,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
“现在我们这里的公路既宽阔又整洁,无论天晴落雨都能通行,真的是方便了很多。”正在公路上散步的村民田应金笑着对笔者说。
发展富民产业 助力村民增收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眼下,正是童仙寨村千亩枇杷疏果的关键时期,这几天,秦宗祥和村干部们每天都要到村里产业发展的地块里转一转。在枇杷基地里,几位村民正在给枇杷疏果。
“这几天的疏果特别重要,我们要把每一个枝头上多余的果实都摘掉,只留下两到三个,这样枇杷才能长得更大、更甜。”村民代万碧一边疏果一边跟笔者交谈。代万碧告诉笔者,今年枇杷在开花时天气好,满树皆花座果率很高,大大超过负载量,如若让其自然生长,不但果实大小不均匀,而且会影响果实质量。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疏果调节生长,使养分分配合理平衡。
近年来,童仙寨村依托距离丰都县城仅10分钟车程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按照“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引入社会资本2100万元,培育本土农业新型经营主体5个,成功打造采摘田园综合体,发展枇杷采摘园1500亩,李花观光基地300亩,花椒种植基地800亩,直接吸纳45个贫困人口务工增收。五年来,村里已举办童仙寨枇杷盛果节3届,累计接待游客4万人次,销售扶贫产品收入102万元,带动20余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我们这几个人都是在这里务工的,每天有50元钱,离家近,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钱。”代万碧告诉笔者,每年基地农忙的时候,自己都会到来基地务工,一年下来能干100多天,能给家里增加5000多元的收入。
“现在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村集体还拿出资金新建冻库项目,有了这个冻库,就能解决我们村的枇杷和花椒的销售和存储问题。”秦宗祥说。
做到扶志又扶智 激发群众发展动力
像往常一样,童仙寨村脱贫户张长海在吃过饭后照例要去给圈里的猪喂食。“这些猪都是家里的宝贝,能给我带来不少收入。”张长海微笑着说。
今年56岁张长海是童仙寨村一组村民,从小因患病导致右腿残疾,几十年来受疾病影响,致使张长海家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2014年,张长海被纳入建卡贫困户。这些年,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张长海先后解决了住房、医疗等难题,同时通过发展养殖业脱了贫,还被评为脱贫先进户。
“多亏了村里的帮助,我才能成功脱贫。”张长海告诉笔者,刚搞养殖时,因为没有好的技术收入不高,村里面了解情况后,帮他一起规划并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得到提高,经济收入也一年胜过一年。“现在我家里养了10多头猪和30多只鸡,今年年底收入有望实现3万元以上。”张长海掰着手指介绍家里的“宝贝”,脸上洋溢着幸福。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廉耻。这些年,童仙寨村党支部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坚持扶贫与扶志并举,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评选孝善人物1名、脱贫先进户2户、致富带头人7名,在全村形成了户户争当“示范户”的良好氛围。同时还成功建成全村广播“村村响”,多形式、常态化、全覆盖宣讲扶贫政策、扶贫故事,积极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做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了扶贫对象内生动力,实现了既脱贫又立志。
接下来,童仙寨村将继续整合多方资源,不断巩固产业发展,将支部建在产业上,发展壮大枇杷和花椒等特色产业,做好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