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江津召开 江津“四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江津召开 江津“四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4-0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8日21时讯(记者 岳芷亦)今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开宗明义地提出,要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重庆市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展在江津区举行 通讯员 苏盛宇摄
2021重庆市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展在江津区举行。通讯员 苏盛宇摄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破口在哪?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的具体部署中,突出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提出202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450亿元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今(8)日,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江津区隆重召开,参会代表深入交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经验。

会议大场景 通讯员 苏盛宇 摄
会议大场景。通讯员 苏盛宇 摄

会上,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获悉,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163亿元,同比增长3.1%。接下来,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将重点围绕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创新发展、园区创建、指导服务等五方面工作,以更大力度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速提效发展,实现“十四五”期末,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2:1的目标任务。

会上,江津区委书记程志毅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该区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作为农业大区,江津区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培育了八大富硒产业集群,富硒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获评中国富硒美食之乡、中国生态硒城。

各区县的特色农产品 通讯员 苏盛宇 摄
各区县的特色农产品。通讯员 苏盛宇 摄 

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目前,江津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00余家,2020年,全区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28.7亿元,增长10.7%,增量位列全市第二,成功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获评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重庆市粮油食品产业示范园,农产品加工产业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态势。

成绩的取得与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息息相关。近年来,江津区以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区为引领,在富硒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上,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作用,立足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突出平台联动、龙头带动、创新驱动、政策拉动,持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各区县特色农产品 通讯员 苏盛宇 摄
各区县特色农产品。通讯员 苏盛宇 摄 

一是突出平台联动,多领域集聚市场主体。目前,江津区打造德感、白沙、珞璜工业园三大百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围绕花椒产业,正在打造以调味品为主导的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成功打造西部食谷、友鼎、坤煌楼宇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400家以上,产值超100亿元。

二是突出龙头带动,全方位延展产业链条。江津区重点打造粮油、白酒、调味品等农产品加工产业。以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为龙头,该区集聚金龙鱼、鲁花等五大食用油品牌。以江记酒庄为龙头,打造清香型白酒品牌,年产白酒3.7万吨。以凯扬农业和三易食品为龙头,打造以花椒为主的调味品产业集群。持续推进原料本地化,培育打造160万亩粮油、10万亩高粱、5万亩青梅、56万亩花椒等标准化原料基地。

三是突出创新驱动,深层次提升发展质量。江津区创新推出“全产业链科技中间试验、首创全国花椒银行、搭建花椒大数据平台”等三大举措,建成“生产+加工+科技+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全区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个,市级数字化车间5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达9家、45家。

四是突出政策拉动,立体化保障要素需求。江津区出台促进高质量发展、培育市场主体等激励政策,从企业升规纳统、科技研发、生产线改造、贴息减税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2020年,该区农产品加工兑现激励资金近1亿元。

程志毅表示,下一步江津区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形成“龙头带动更加强劲、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格局。

会上,涪陵区、黔江区、荣昌区、开州区参会代表围绕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打造中国酱腌菜产业发展高地、推动蚕桑全产业链发展、兴建肉类饲料加工产业园、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发言。随后,全市加工企业代表、市级相关部门进行了经验交流。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江津召开 江津“四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1-04-08 21:20:16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8日21时讯(记者 岳芷亦)今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开宗明义地提出,要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重庆市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展在江津区举行 通讯员 苏盛宇摄
2021重庆市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展在江津区举行。通讯员 苏盛宇摄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破口在哪?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的具体部署中,突出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提出202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450亿元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今(8)日,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江津区隆重召开,参会代表深入交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经验。

会议大场景 通讯员 苏盛宇 摄
会议大场景。通讯员 苏盛宇 摄

会上,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获悉,20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163亿元,同比增长3.1%。接下来,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将重点围绕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创新发展、园区创建、指导服务等五方面工作,以更大力度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速提效发展,实现“十四五”期末,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2:1的目标任务。

会上,江津区委书记程志毅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该区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作为农业大区,江津区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培育了八大富硒产业集群,富硒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获评中国富硒美食之乡、中国生态硒城。

各区县的特色农产品 通讯员 苏盛宇 摄
各区县的特色农产品。通讯员 苏盛宇 摄 

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目前,江津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00余家,2020年,全区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28.7亿元,增长10.7%,增量位列全市第二,成功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获评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重庆市粮油食品产业示范园,农产品加工产业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态势。

成绩的取得与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息息相关。近年来,江津区以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区为引领,在富硒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上,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作用,立足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突出平台联动、龙头带动、创新驱动、政策拉动,持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各区县特色农产品 通讯员 苏盛宇 摄
各区县特色农产品。通讯员 苏盛宇 摄 

一是突出平台联动,多领域集聚市场主体。目前,江津区打造德感、白沙、珞璜工业园三大百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围绕花椒产业,正在打造以调味品为主导的先锋食品特色产业园;成功打造西部食谷、友鼎、坤煌楼宇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400家以上,产值超100亿元。

二是突出龙头带动,全方位延展产业链条。江津区重点打造粮油、白酒、调味品等农产品加工产业。以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为龙头,该区集聚金龙鱼、鲁花等五大食用油品牌。以江记酒庄为龙头,打造清香型白酒品牌,年产白酒3.7万吨。以凯扬农业和三易食品为龙头,打造以花椒为主的调味品产业集群。持续推进原料本地化,培育打造160万亩粮油、10万亩高粱、5万亩青梅、56万亩花椒等标准化原料基地。

三是突出创新驱动,深层次提升发展质量。江津区创新推出“全产业链科技中间试验、首创全国花椒银行、搭建花椒大数据平台”等三大举措,建成“生产+加工+科技+品牌”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全区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个,市级数字化车间5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达9家、45家。

四是突出政策拉动,立体化保障要素需求。江津区出台促进高质量发展、培育市场主体等激励政策,从企业升规纳统、科技研发、生产线改造、贴息减税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2020年,该区农产品加工兑现激励资金近1亿元。

程志毅表示,下一步江津区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形成“龙头带动更加强劲、集聚效应更加凸显、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格局。

会上,涪陵区、黔江区、荣昌区、开州区参会代表围绕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打造中国酱腌菜产业发展高地、推动蚕桑全产业链发展、兴建肉类饲料加工产业园、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发言。随后,全市加工企业代表、市级相关部门进行了经验交流。

[责任编辑: 邓胜男]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