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毕桥村: “乡村旅游”火了村庄 富了村民

垫江毕桥村: “乡村旅游”火了村庄 富了村民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4-1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0日6时讯(通讯员 谭彬)走进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这里不是公园却胜似公园,一片片山坡旱地栽满了苗木花卉,一条条沥青路四通八达直通家门口,一个个古朴的院落里,漂亮的楼房整齐划一。

毕桥村距垫江县城9公里,距渝宜高速路入口13公里。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主要由李白大坝、红旗大坝和毕桥大坝三个大坝构成,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以丘陵为主,部分区域有低山围绕。

毕桥村箩篼湾。通讯员 谭 摄
毕桥村箩篼湾。通讯员 谭 摄

人气节节高

不久前,2021中国(重庆)垫江乡愁文化季·乡愁之春沙坪油菜花大观园在李白花田公园开园,千亩油菜花大观园以崭新面貌亮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油菜花盛开时节,广袤的田野里,遍地金黄,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把田野装扮成一片金色的海洋。

家住桂溪华庭的市民朱倩告诉笔者,她每年都会带着家人来毕桥村观赏油菜花,顺便中午在农家乐品尝农家小菜。

每到中午时分,在毕桥村的云乡愁农家乐里挤满了用餐的游客,让原本宽敞的院坝显得狭窄了许多。“3号桌一个青椒肉丝、一个烧白、一个蔬菜汤。”服务员有序地接待游客、下单,厨房则有条不紊地准备菜品、出菜,虽然忙碌,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菜花节让我们农家乐的生意火了一把。”云乡愁农家乐老板卢云告诉笔者,自大观园的油菜花开了后,到农家乐就餐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特别是周末,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油菜花。通讯员 谭彬 摄
油菜花。通讯员 谭彬 摄

沙坪油菜花大观园开园只是沙坪镇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近年来,沙坪镇积极融入垫江“三区两地一节点、郊区新城‘双50’”新发展格局,以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寻觅乡愁之旅”为主线,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总揽,以“大美垫江·毕桥乡愁”为主题,以“毕桥产业四业态”为载体,倾力打造明月山毕桥乡愁园。

同时,为将毕桥村打造成为“重庆美食村”“重庆民宿村”“重庆好耍村”,该镇重点围绕吃、住、娱进行产业布局,集中垫江及市内外的特色小吃、品牌餐饮入住毕桥村箩篼湾,融合发展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业态。目前,毕桥村箩篼湾已有6家企业签约、意向签约15家,签约金额350余万元。

毕桥村党总支书记章开明说,接下来,毕桥村将分批举办乡村摄影大赛、田园服装秀比赛、放风筝大赛、自行车骑行比赛、浑水摸鱼赛、乡愁之夜卡拉ok赛、“田园杯”乡愁运动会、乡愁文化特色美食展销会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们的毕桥之旅丰富多彩。

旧貌焕新颜

近日,在毕桥村村民蒋学碧家,笔者看到他家的庭院内干净整洁,所有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没有一丝杂乱。

“以前,我们毕桥村可不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从前,毕桥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堆满了垃圾,只要一刮风,塑料袋、废纸四处飞。”村民蒋学碧告诉笔者,经过村干部的宣传、监督,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现在,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乡村一角。通讯员 谭彬 摄
乡村一角。通讯员 谭彬 摄

据了解,自沙坪镇毕桥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该村建立了积分管理模式,利用积分管理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乡村发展治理,共同创造文明、优美、整洁、有序的乡村环境。

笔者在毕桥村再生资源回收积分兑换超市看到,不少村民们在购买洗衣粉、肥皂、毛巾等日常用品。和一般超市不同的是,大家不是用钱购买商品,而是用积分兑换商品,积分1分可抵现金一元。

“我一年下来,能在超市兑换好几百块钱的东西。”蒋学碧告诉笔者,1个积分就相当于1块钱,在超市里面兑换东西只需要抵扣积分。她今天把攒了一个月的纸壳和塑料瓶卖了,得了15个积分,刚好买洗衣服和香皂,没花一分钱。

毕桥村党总支书记章开明告诉笔者,毕桥村义务综合服务队的工作人员每天不定时进行走访巡逻,对每户村民各类表现进行计分,邻里间也可相互监督,互帮互助。到了年底,村级集体企业将集体经济收益的10%,用于奖励各社积分排在前10名的村民,村民还可用积分到指定地点对应标准换取菜油、洗衣粉等生产生活物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只有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才能使乡村美丽不打折。”章开明说,除了积分管理机制,该村还建立了“红黄双榜”激励制度,进一步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营造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我每天早晚都会把院子打扫一遍,是不是很干净。”村民李英说,以前,她家屋前屋后都堆满了柴,院坝里也有很多垃圾,居住起来确实很不方便。自村里实行“红黄双榜”制度后,她就严格按照“门前五包”的要求打扫卫生,整理庭院。在毕桥村最近一次的评比中,她进入了村小组环境卫生红榜。

自毕桥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红黄双榜”激励活动后,村民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邻里间互相监督、相互帮助、一起进步,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走在毕桥村的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分类垃圾箱,悬挂的环保标语、干净整洁的村庄面貌等无不在显示着毕桥村生态坏境整治的成果。下一步,毕桥村还将抓实抓细环境整治工作,将毕桥打造成为人人宜居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镇。

文化来铸魂

近日,笔者来到毕桥村箩篼湾,箩篼湾的入口处,有两个挑着箩篼的巨人雕塑,两边箩篼里各有一个可爱的小孩子,正在幸福地笑着。

穿过写着“幸福箩篼湾”几个字的小道,便能进入箩篼湾内部。村子里的农家门前或公共区域,都有箩篼形状的盆栽植物、花草等,路上所有路灯灯罩也采用箩篼形状。乡间的道路上,还放置有一些农人 生活的雕塑场景,比如小孩子坐箩篼、乡民挑箩篼等。

靓丽毕桥。通讯员 谭彬 摄
靓丽毕桥。通讯员 谭彬 摄

“箩篼湾因湾里人爱编织箩篼等农具补贴家用而得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且从最早的1户黄姓人家繁衍发展到如今的10姓50户。”章开明说,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总结提炼出“和谐、包容、勤劳、坚韧”的箩篼精神,并以此为切入点,着力打造“一路三园一馆四苑”四大项目,以及“幸福满箩篼”治理体系,计划将箩篼湾建设成为毕桥村的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湾。

章开明介绍,打造箩篼湾,主要是挖掘箩篼湾的历史文化和竹文化,强化硬件建设和软件提炼,搭建一个村民和游客情感共鸣的平台,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带动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将地域文化转化成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从而提高毕桥村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我们坚持就地取材,不搞城市化、现代化,让农村保留土味,多一些乡愁味。”章开明说,箩篼湾尽量将黑白电视机、收录机等物件变废为宝,在建设实践中尝试使用。建筑风貌方面,则在协调统一的大条件下,尽量保留每栋农房的特色,不搞“千房一面”。

如今的箩篼湾,乡间道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善规范,一幢幢灰瓦白墙的民居安静和谐,房前屋后被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围绕,村子里随处可见展现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的墙画,在农耕文化展示区还看到许多传统农具,处处氤氲着浓浓的乡愁。

下一步,该镇将根据毕桥村和箩篼湾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现状,重点抓好农业、教育培训、乡村旅游、民宿养老等四大产业融合发展。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垫江毕桥村: “乡村旅游”火了村庄 富了村民

2021-04-10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0日6时讯(通讯员 谭彬)走进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这里不是公园却胜似公园,一片片山坡旱地栽满了苗木花卉,一条条沥青路四通八达直通家门口,一个个古朴的院落里,漂亮的楼房整齐划一。

毕桥村距垫江县城9公里,距渝宜高速路入口13公里。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主要由李白大坝、红旗大坝和毕桥大坝三个大坝构成,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以丘陵为主,部分区域有低山围绕。

毕桥村箩篼湾。通讯员 谭 摄
毕桥村箩篼湾。通讯员 谭 摄

人气节节高

不久前,2021中国(重庆)垫江乡愁文化季·乡愁之春沙坪油菜花大观园在李白花田公园开园,千亩油菜花大观园以崭新面貌亮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油菜花盛开时节,广袤的田野里,遍地金黄,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把田野装扮成一片金色的海洋。

家住桂溪华庭的市民朱倩告诉笔者,她每年都会带着家人来毕桥村观赏油菜花,顺便中午在农家乐品尝农家小菜。

每到中午时分,在毕桥村的云乡愁农家乐里挤满了用餐的游客,让原本宽敞的院坝显得狭窄了许多。“3号桌一个青椒肉丝、一个烧白、一个蔬菜汤。”服务员有序地接待游客、下单,厨房则有条不紊地准备菜品、出菜,虽然忙碌,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菜花节让我们农家乐的生意火了一把。”云乡愁农家乐老板卢云告诉笔者,自大观园的油菜花开了后,到农家乐就餐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特别是周末,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油菜花。通讯员 谭彬 摄
油菜花。通讯员 谭彬 摄

沙坪油菜花大观园开园只是沙坪镇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近年来,沙坪镇积极融入垫江“三区两地一节点、郊区新城‘双50’”新发展格局,以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寻觅乡愁之旅”为主线,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总揽,以“大美垫江·毕桥乡愁”为主题,以“毕桥产业四业态”为载体,倾力打造明月山毕桥乡愁园。

同时,为将毕桥村打造成为“重庆美食村”“重庆民宿村”“重庆好耍村”,该镇重点围绕吃、住、娱进行产业布局,集中垫江及市内外的特色小吃、品牌餐饮入住毕桥村箩篼湾,融合发展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业态。目前,毕桥村箩篼湾已有6家企业签约、意向签约15家,签约金额350余万元。

毕桥村党总支书记章开明说,接下来,毕桥村将分批举办乡村摄影大赛、田园服装秀比赛、放风筝大赛、自行车骑行比赛、浑水摸鱼赛、乡愁之夜卡拉ok赛、“田园杯”乡愁运动会、乡愁文化特色美食展销会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们的毕桥之旅丰富多彩。

旧貌焕新颜

近日,在毕桥村村民蒋学碧家,笔者看到他家的庭院内干净整洁,所有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没有一丝杂乱。

“以前,我们毕桥村可不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从前,毕桥村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堆满了垃圾,只要一刮风,塑料袋、废纸四处飞。”村民蒋学碧告诉笔者,经过村干部的宣传、监督,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现在,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乡村一角。通讯员 谭彬 摄
乡村一角。通讯员 谭彬 摄

据了解,自沙坪镇毕桥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该村建立了积分管理模式,利用积分管理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乡村发展治理,共同创造文明、优美、整洁、有序的乡村环境。

笔者在毕桥村再生资源回收积分兑换超市看到,不少村民们在购买洗衣粉、肥皂、毛巾等日常用品。和一般超市不同的是,大家不是用钱购买商品,而是用积分兑换商品,积分1分可抵现金一元。

“我一年下来,能在超市兑换好几百块钱的东西。”蒋学碧告诉笔者,1个积分就相当于1块钱,在超市里面兑换东西只需要抵扣积分。她今天把攒了一个月的纸壳和塑料瓶卖了,得了15个积分,刚好买洗衣服和香皂,没花一分钱。

毕桥村党总支书记章开明告诉笔者,毕桥村义务综合服务队的工作人员每天不定时进行走访巡逻,对每户村民各类表现进行计分,邻里间也可相互监督,互帮互助。到了年底,村级集体企业将集体经济收益的10%,用于奖励各社积分排在前10名的村民,村民还可用积分到指定地点对应标准换取菜油、洗衣粉等生产生活物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只有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才能使乡村美丽不打折。”章开明说,除了积分管理机制,该村还建立了“红黄双榜”激励制度,进一步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营造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我每天早晚都会把院子打扫一遍,是不是很干净。”村民李英说,以前,她家屋前屋后都堆满了柴,院坝里也有很多垃圾,居住起来确实很不方便。自村里实行“红黄双榜”制度后,她就严格按照“门前五包”的要求打扫卫生,整理庭院。在毕桥村最近一次的评比中,她进入了村小组环境卫生红榜。

自毕桥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红黄双榜”激励活动后,村民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邻里间互相监督、相互帮助、一起进步,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走在毕桥村的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分类垃圾箱,悬挂的环保标语、干净整洁的村庄面貌等无不在显示着毕桥村生态坏境整治的成果。下一步,毕桥村还将抓实抓细环境整治工作,将毕桥打造成为人人宜居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镇。

文化来铸魂

近日,笔者来到毕桥村箩篼湾,箩篼湾的入口处,有两个挑着箩篼的巨人雕塑,两边箩篼里各有一个可爱的小孩子,正在幸福地笑着。

穿过写着“幸福箩篼湾”几个字的小道,便能进入箩篼湾内部。村子里的农家门前或公共区域,都有箩篼形状的盆栽植物、花草等,路上所有路灯灯罩也采用箩篼形状。乡间的道路上,还放置有一些农人 生活的雕塑场景,比如小孩子坐箩篼、乡民挑箩篼等。

靓丽毕桥。通讯员 谭彬 摄
靓丽毕桥。通讯员 谭彬 摄

“箩篼湾因湾里人爱编织箩篼等农具补贴家用而得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且从最早的1户黄姓人家繁衍发展到如今的10姓50户。”章开明说,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总结提炼出“和谐、包容、勤劳、坚韧”的箩篼精神,并以此为切入点,着力打造“一路三园一馆四苑”四大项目,以及“幸福满箩篼”治理体系,计划将箩篼湾建设成为毕桥村的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湾。

章开明介绍,打造箩篼湾,主要是挖掘箩篼湾的历史文化和竹文化,强化硬件建设和软件提炼,搭建一个村民和游客情感共鸣的平台,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带动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将地域文化转化成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从而提高毕桥村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我们坚持就地取材,不搞城市化、现代化,让农村保留土味,多一些乡愁味。”章开明说,箩篼湾尽量将黑白电视机、收录机等物件变废为宝,在建设实践中尝试使用。建筑风貌方面,则在协调统一的大条件下,尽量保留每栋农房的特色,不搞“千房一面”。

如今的箩篼湾,乡间道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善规范,一幢幢灰瓦白墙的民居安静和谐,房前屋后被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围绕,村子里随处可见展现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的墙画,在农耕文化展示区还看到许多传统农具,处处氤氲着浓浓的乡愁。

下一步,该镇将根据毕桥村和箩篼湾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现状,重点抓好农业、教育培训、乡村旅游、民宿养老等四大产业融合发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胜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