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泊上说传奇,猛将许世友打红胶东半边天!
“战场泊”,顾名思义,此地必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位于海阳市郭城镇的村庄,是传奇将军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如今是“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所在地。许世友将军在山东大地上战斗、生活了16年,在胶东时间长达9年。1942年7月1日,八路军胶东军区在海阳县朱吴村成立,后军区机关迁至这里,至1945年8月。期间,许世友率领胶东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辉煌战绩。

战场泊上说传奇,猛将许世友打红胶东半边天!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4-23

“战场泊”,顾名思义,此地必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位于海阳市郭城镇的村庄,是传奇将军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如今是“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所在地。许世友将军在山东大地上战斗、生活了16年,在胶东时间长达9年。1942年7月1日,八路军胶东军区在海阳县朱吴村成立,后军区机关迁至这里,至1945年8月。期间,许世友率领胶东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辉煌战绩。

守如泰山,攻若猛虎,传奇将军了不起

战场泊位于309国道和烟凤公路交界处,地处海阳北部第一高山——林寺山东麓,因其地形险要,相传明代就有将军在此布阵胜敌,所以此处村落被取名为“战胜泊”,后来演变为“战场泊”。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走进纪念馆,仿佛回到那段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岁月,走进许世友金戈铁马的一生。

1941年3月,许世友来到胶东后,领导着胶东军民,先打牙山,再下海莱,会战榆山,围困发城。短短5个月时间,就打垮了以赵保原为首的“抗八联军”投降派,这也为许世友在胶东的第一次亮相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2年7月1日,胶东军区在海阳县朱吴村成立,由许世友出任司令员。在敌人进行冬季大扫荡之前,许世友再次来到胶东,带领800万胶东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942年到1944年的3年里,许世友领导胶东军民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展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战斗的情景,尤其在海阳,组织领导当地民兵,在全境开展的地雷战,炸得日军心惊胆战,丢盔弃甲,节节败退。许世友将军曾为海阳地雷战题词,“英雄造雷乡,雷乡出英雄”。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正在山东军区党校学习的许世友奉命带领在校学习的胶东地区干部迅速返回胶东,率领胶东部队以破竹之势,在整个胶东半岛向敌伪展开了猛烈反攻。解放烟威地区,活捉王铁相,将胜利的旗帜插上平度城;乘胜追击,先攻胶县,再下高密、即墨,击毙大汉奸国民党暂编第十二师师长赵保原。

1947年9月,许世友率领九纵和其他兄弟纵队,一同开展了历时4个月的胶东保卫战,最终取得了歼敌63000人的重大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开启了我军全面反攻的进程。

1949年7月,时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许世友第五次来到胶东指挥了长山岛战役。这是我军第一次渡海作战,也是在烟台人民的帮助下以木帆船打败敌方机械船的范例。

这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常胜将军,也是让人民难以忘怀的优秀子弟。在胶东这片土地上,广为流传的诸多佳话,讲述着这位开国上将与胶东人民水乳交融的深情厚谊。

红色胶东,军民情深,思源井水清又清

许世友戎马生涯几十年,始终保持着中原大地淳朴的乡风和农家子弟勤劳善良的优良传统。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胶东子弟兵和胶东人民肩并肩,心连心,同甘苦,共患难,谱写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年代,胶东全区共动员了260余万人次参加支前活动,仅海阳支前人数就达16万余人,出动担架24800余副,小推车11800余辆。胶东还临时组织脱产子弟兵团129个,计15万余人。

1943年,由于敌人的大举进攻,并对占领区周围实行大肆“扫荡”,群众和部队的物资供应都十分紧张。为了照顾群众生活,救济灾民,部队有两个多月每天只吃两顿饭,有时还得靠采挖野菜充饥。部队曾作出过“即使自己挨饿,也不准和群众争采树叶”的规定。战士们往往是自觉忍着劳累跑到远处的山上采挖野菜,把附近的野菜留给老百姓。除了咬紧牙关共渡难关,胶东军区部队还全力开展大生产运动。广大人民子弟兵一手拿枪杆、一手握锄头,作为司令员的许世友更是身体力行、带头耕作。在战场泊、桃村等地,许世友均有大生产的“自留地”,生产的粮食除了供给司令部外,还经常送给附近的群众。

战场泊村的“思源”古井,是胶东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当年胶东军区机关迁驻此地时,为使部队吃上干净放心的水——村民们把这口井重新淘了一遍。军区政治部派人立下石碑,上书“思源”两字,以铭记胶东人民的深情厚意。如今,思源井犹在,井水清清,恰如军民情深。

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集中打造了“传奇许世友”“军民血肉情”及“胶东子弟兵”三大板块,通过实物、雕塑、影音等展示了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的传奇戎马生涯、与胶东人民的浓厚情谊以及胶东抗战部队的发展壮大等内容。

走进“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就是走进了一段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历史。这段历史不会因时光推移而渐行渐远;长眠于此的忠骨也不会因时光流逝,而淡出我们的记忆;战争的威胁更不会因我们坚守和平而高枕无忧。重温历史,就是为了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就是为了捍卫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赢得的和平。

许世友将军用毕生实践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就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革命战争年代,党时刻为人民而战,始终与群众生死相依,同甘共苦,因此才汇聚起了共同抗日的磅礴力量。今天,在改革发展的征程中,我们更应该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挂在心间。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百万子弟唱大风》,许世友将军60年戎马征战,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红色文化,发掘、保护好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红色文化资源,让这一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新时代新起点,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事情。

记者 王向荣 李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战场泊上说传奇,猛将许世友打红胶东半边天!

2021-04-23 22:03:03 来源: 0 条评论

“战场泊”,顾名思义,此地必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位于海阳市郭城镇的村庄,是传奇将军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如今是“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所在地。许世友将军在山东大地上战斗、生活了16年,在胶东时间长达9年。1942年7月1日,八路军胶东军区在海阳县朱吴村成立,后军区机关迁至这里,至1945年8月。期间,许世友率领胶东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辉煌战绩。

守如泰山,攻若猛虎,传奇将军了不起

战场泊位于309国道和烟凤公路交界处,地处海阳北部第一高山——林寺山东麓,因其地形险要,相传明代就有将军在此布阵胜敌,所以此处村落被取名为“战胜泊”,后来演变为“战场泊”。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走进纪念馆,仿佛回到那段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岁月,走进许世友金戈铁马的一生。

1941年3月,许世友来到胶东后,领导着胶东军民,先打牙山,再下海莱,会战榆山,围困发城。短短5个月时间,就打垮了以赵保原为首的“抗八联军”投降派,这也为许世友在胶东的第一次亮相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2年7月1日,胶东军区在海阳县朱吴村成立,由许世友出任司令员。在敌人进行冬季大扫荡之前,许世友再次来到胶东,带领800万胶东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942年到1944年的3年里,许世友领导胶东军民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展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战斗的情景,尤其在海阳,组织领导当地民兵,在全境开展的地雷战,炸得日军心惊胆战,丢盔弃甲,节节败退。许世友将军曾为海阳地雷战题词,“英雄造雷乡,雷乡出英雄”。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正在山东军区党校学习的许世友奉命带领在校学习的胶东地区干部迅速返回胶东,率领胶东部队以破竹之势,在整个胶东半岛向敌伪展开了猛烈反攻。解放烟威地区,活捉王铁相,将胜利的旗帜插上平度城;乘胜追击,先攻胶县,再下高密、即墨,击毙大汉奸国民党暂编第十二师师长赵保原。

1947年9月,许世友率领九纵和其他兄弟纵队,一同开展了历时4个月的胶东保卫战,最终取得了歼敌63000人的重大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开启了我军全面反攻的进程。

1949年7月,时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许世友第五次来到胶东指挥了长山岛战役。这是我军第一次渡海作战,也是在烟台人民的帮助下以木帆船打败敌方机械船的范例。

这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常胜将军,也是让人民难以忘怀的优秀子弟。在胶东这片土地上,广为流传的诸多佳话,讲述着这位开国上将与胶东人民水乳交融的深情厚谊。

红色胶东,军民情深,思源井水清又清

许世友戎马生涯几十年,始终保持着中原大地淳朴的乡风和农家子弟勤劳善良的优良传统。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胶东子弟兵和胶东人民肩并肩,心连心,同甘苦,共患难,谱写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年代,胶东全区共动员了260余万人次参加支前活动,仅海阳支前人数就达16万余人,出动担架24800余副,小推车11800余辆。胶东还临时组织脱产子弟兵团129个,计15万余人。

1943年,由于敌人的大举进攻,并对占领区周围实行大肆“扫荡”,群众和部队的物资供应都十分紧张。为了照顾群众生活,救济灾民,部队有两个多月每天只吃两顿饭,有时还得靠采挖野菜充饥。部队曾作出过“即使自己挨饿,也不准和群众争采树叶”的规定。战士们往往是自觉忍着劳累跑到远处的山上采挖野菜,把附近的野菜留给老百姓。除了咬紧牙关共渡难关,胶东军区部队还全力开展大生产运动。广大人民子弟兵一手拿枪杆、一手握锄头,作为司令员的许世友更是身体力行、带头耕作。在战场泊、桃村等地,许世友均有大生产的“自留地”,生产的粮食除了供给司令部外,还经常送给附近的群众。

战场泊村的“思源”古井,是胶东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当年胶东军区机关迁驻此地时,为使部队吃上干净放心的水——村民们把这口井重新淘了一遍。军区政治部派人立下石碑,上书“思源”两字,以铭记胶东人民的深情厚意。如今,思源井犹在,井水清清,恰如军民情深。

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集中打造了“传奇许世友”“军民血肉情”及“胶东子弟兵”三大板块,通过实物、雕塑、影音等展示了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的传奇戎马生涯、与胶东人民的浓厚情谊以及胶东抗战部队的发展壮大等内容。

走进“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就是走进了一段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历史。这段历史不会因时光推移而渐行渐远;长眠于此的忠骨也不会因时光流逝,而淡出我们的记忆;战争的威胁更不会因我们坚守和平而高枕无忧。重温历史,就是为了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就是为了捍卫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赢得的和平。

许世友将军用毕生实践告诉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就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革命战争年代,党时刻为人民而战,始终与群众生死相依,同甘共苦,因此才汇聚起了共同抗日的磅礴力量。今天,在改革发展的征程中,我们更应该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挂在心间。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百万子弟唱大风》,许世友将军60年戎马征战,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红色文化,发掘、保护好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红色文化资源,让这一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新时代新起点,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事情。

记者 王向荣 李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