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璧山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璧山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5-1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7日16时30分讯(记者 张馨月)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动力电池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院……在重庆璧山区,近年来研究院扎堆出现。

璧山城区。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璧山城区。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璧山,在创新引领的突破期,瞄准电子等细分行业领域,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数量庞大的传统工业企业纷纷投身创新热潮,成为璧山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生动注脚”,打造出璧山发展的新“引擎”。

“智造”升级

全区40%的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

生产线上,机器人挥舞“臂膀”,将一个个零件组装起来;检测区域内,组装好的硬件被送进智能检测机器人的“肚子”里,十几秒后输出“体检”结果;监控室LED显示屏上,清晰呈现着工厂各环节运作情况……在位于璧山高新区内的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里,智能高效的生产线取代了传统的制造场景。依靠自主创新,公司从曾经的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这是璧山引导企业转型发展的具体案例,也是培育创新产业链的真实缩影。

制造变“智造”,其背后正是璧山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结出的硕果。

网媒记者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了解高新产业规划。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葛彧 摄
网媒记者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了解高新产业规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葛彧 摄

近年来,璧山不断鼓励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制造单元、加工中心、生产线,通过促进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区4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此外,依托现有产业优势,璧山实施产业链招商,不断加大对智能制造企业的引入,形成新产业抱团发展,不断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

目前,璧山区已有80多家传统制造企业先期完成智能化改造,带动了全区工业整体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还吸引了比亚迪、康佳等一大批大数据智能化领军企业和项目落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龙头”引领

布局科技创新“满天繁星”

企业的转型升级为璧山的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站在新的历史阶段,璧山正在发力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

去年首届智博会期间,比亚迪与璧山就动力电池年产20GWh产业项目签署投资合作协议。璧山比亚迪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00亿元,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芯、模组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制造。同时,通过优先布局电机、电控系统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项目落地,打造西南区域总部。

今年2月22日,重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暨“云巴”项目在璧山正式开工,作为一种全新的绿色出行交通工具,比亚迪希望把“云巴”打造成重庆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在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参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葛彧 摄
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在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参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葛彧 摄

事实上,这不是行业巨头第一次青睐璧山。康佳、宇海等行业龙头企业在璧山落地开花,推动创新企业加速迭代、创新要素加速整合。通过龙头企业升级带动,璧山积极搭建孵化转化平台,打造创新生态社区,布局科技创新“满天繁星”。

在位于璧山区东林大道一侧的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中试平台内,各种从实验室出来的高科技产品正在进行多项测试。这座去年投用的大楼,已孵化聚集了十余家高科技企业,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等多领域,集聚100余名研发人员,孵化企业订单累计超过1亿元。

以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专业技术平台,汇集了世界顶尖专家团队近200人,完成了200多项专利申请,诞生了多项全球“首创”技术,形成了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创新动能。

这只是“科技璧山、创新璧山”建设的范例之一。如今的璧山,一粒粒创新种子从扎根到发芽,一批批创新产品迈步产业化,璧山对科技创新的坚守正在不断结出硕果。

创新环境

构建“1+3+N”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则是推动时代变革的核心因素。

近年来,璧山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等机遇,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生态“小气候”,加快集聚和培育创新主体、创新平台,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据璧山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璧山区正加快构建“1+3+N”科技创新体系,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环境。

“1”即打造大学城创新生态区,借助重庆大学城创新资源,引领人才聚集;“3”即从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成果孵化三个方向同时发力,建好3种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N”即推动若干企业自主创新。

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在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参观“刀片电池”。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葛彧 摄
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在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参观“刀片电池”。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葛彧 摄

布局创新生态,构建创新体系,璧山收获的不只是日益强劲的发展动能,还有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去年10月,璧山发布《璧山区鼓励科技创新二十五条政策(试行)》,从优化创新生态,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制定了奖励措施,最高奖励1000万元。

在引领人才聚集方面,璧山将全区高层次人才划分为ABCD四类,开辟人才医疗保健、老人养老就医、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绿色通道”,筹建人才公寓600余套,给予“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同等尊重、同等待遇。

在孵化平台搭建方面,璧山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30万平方米双创生态社区,首期10万平方米正式投用。

在科技金融支持方面,璧山组建了3000万元的种子基金、2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首期3亿元高新技术股权投资基金,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投资企业落户发展等支持政策,逐步建立企业从种子期到成长期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通过不断优化创新环境,璧山高新区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在“十三五”收官节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38家、增长6.4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达59.7%,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近三成。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璧山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05-17 16:32:54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7日16时30分讯(记者 张馨月)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动力电池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院……在重庆璧山区,近年来研究院扎堆出现。

璧山城区。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璧山城区。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璧山,在创新引领的突破期,瞄准电子等细分行业领域,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数量庞大的传统工业企业纷纷投身创新热潮,成为璧山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生动注脚”,打造出璧山发展的新“引擎”。

“智造”升级

全区40%的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

生产线上,机器人挥舞“臂膀”,将一个个零件组装起来;检测区域内,组装好的硬件被送进智能检测机器人的“肚子”里,十几秒后输出“体检”结果;监控室LED显示屏上,清晰呈现着工厂各环节运作情况……在位于璧山高新区内的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里,智能高效的生产线取代了传统的制造场景。依靠自主创新,公司从曾经的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这是璧山引导企业转型发展的具体案例,也是培育创新产业链的真实缩影。

制造变“智造”,其背后正是璧山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结出的硕果。

网媒记者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了解高新产业规划。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葛彧 摄
网媒记者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了解高新产业规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葛彧 摄

近年来,璧山不断鼓励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制造单元、加工中心、生产线,通过促进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区4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此外,依托现有产业优势,璧山实施产业链招商,不断加大对智能制造企业的引入,形成新产业抱团发展,不断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

目前,璧山区已有80多家传统制造企业先期完成智能化改造,带动了全区工业整体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还吸引了比亚迪、康佳等一大批大数据智能化领军企业和项目落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龙头”引领

布局科技创新“满天繁星”

企业的转型升级为璧山的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站在新的历史阶段,璧山正在发力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

去年首届智博会期间,比亚迪与璧山就动力电池年产20GWh产业项目签署投资合作协议。璧山比亚迪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00亿元,主要包括动力电池电芯、模组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制造。同时,通过优先布局电机、电控系统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项目落地,打造西南区域总部。

今年2月22日,重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暨“云巴”项目在璧山正式开工,作为一种全新的绿色出行交通工具,比亚迪希望把“云巴”打造成重庆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在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参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葛彧 摄
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在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参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葛彧 摄

事实上,这不是行业巨头第一次青睐璧山。康佳、宇海等行业龙头企业在璧山落地开花,推动创新企业加速迭代、创新要素加速整合。通过龙头企业升级带动,璧山积极搭建孵化转化平台,打造创新生态社区,布局科技创新“满天繁星”。

在位于璧山区东林大道一侧的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中试平台内,各种从实验室出来的高科技产品正在进行多项测试。这座去年投用的大楼,已孵化聚集了十余家高科技企业,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等多领域,集聚100余名研发人员,孵化企业订单累计超过1亿元。

以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专业技术平台,汇集了世界顶尖专家团队近200人,完成了200多项专利申请,诞生了多项全球“首创”技术,形成了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创新动能。

这只是“科技璧山、创新璧山”建设的范例之一。如今的璧山,一粒粒创新种子从扎根到发芽,一批批创新产品迈步产业化,璧山对科技创新的坚守正在不断结出硕果。

创新环境

构建“1+3+N”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则是推动时代变革的核心因素。

近年来,璧山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等机遇,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生态“小气候”,加快集聚和培育创新主体、创新平台,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据璧山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璧山区正加快构建“1+3+N”科技创新体系,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环境。

“1”即打造大学城创新生态区,借助重庆大学城创新资源,引领人才聚集;“3”即从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成果孵化三个方向同时发力,建好3种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N”即推动若干企业自主创新。

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在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参观“刀片电池”。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葛彧 摄
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在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参观“刀片电池”。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葛彧 摄

布局创新生态,构建创新体系,璧山收获的不只是日益强劲的发展动能,还有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去年10月,璧山发布《璧山区鼓励科技创新二十五条政策(试行)》,从优化创新生态,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制定了奖励措施,最高奖励1000万元。

在引领人才聚集方面,璧山将全区高层次人才划分为ABCD四类,开辟人才医疗保健、老人养老就医、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绿色通道”,筹建人才公寓600余套,给予“本土人才”与“引进人才”同等尊重、同等待遇。

在孵化平台搭建方面,璧山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30万平方米双创生态社区,首期10万平方米正式投用。

在科技金融支持方面,璧山组建了3000万元的种子基金、2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首期3亿元高新技术股权投资基金,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投资企业落户发展等支持政策,逐步建立企业从种子期到成长期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通过不断优化创新环境,璧山高新区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在“十三五”收官节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38家、增长6.4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达59.7%,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近三成。

[责任编辑: 石月]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