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建设+文旅融合 武隆凤来镇飞来“金凤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8日11时讯(记者 李成 殷睿)毗邻城区,过去却发展迟缓;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也曾名不副实。光看凤来,你会马上想到筑巢引凤、有凤来仪这样的褒义词,但过去的武隆区凤来镇,却守着金字“招牌”无从发力。
这一切,因为一座新城的奠基,彻底改变。随着武隆城区外拓,依托武隆区打造的“凤来新城”进入了发展加速度,“金凤凰”真的来了。

一座新城“筑巢引凤” 凤来迎来转机
凤来镇地处武隆城区三环带内,并与南川区、涪陵区交汇会,在武两高速出口附近,是武隆距离城区最近的乡镇之一。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武隆区规划部门了解到,到2035年,凤来新城建成区面积将达1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5万人,将成为全国近郊型公园城市新典范、现代高品质生活宜居样板地。
融入城市,对凤来镇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凤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随着交通、水电气、公共商住设施和文旅载体等基建项目的落地,为凤来百姓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工商业机会。
围绕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凤来人开始有条不紊地打造属于自己的金饭碗。
一个机遇“有凤来仪” 游子回乡创业
筑有“金巢”,有“凤”来仪。
看准了家乡的发展前景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很多人都选择回乡创业,王先克便是其中一个。
王先克出生在武隆一个普通家庭,二十年前,迫于生计,外出务工。2018年他回来了,带着对家乡的感恩和热爱,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注册成立了“重庆凤祖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文化、农业、旅游、康养四大板块为主业,并结合家乡的实际人文地理情况,拟定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计划。

在王先克经营公司的过程中,他打造了“宗祖农特·凤来商号”。
是一个以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电商产业网货基地、供销合作、农特产品研究开发、乡村旅游服务等为一体,暨以传承和发扬古老传统“商号”文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而设立的创新经营实体。在去年脱贫攻坚战役期间,商号带动当地18户贫困家庭50多个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增收近3000元,公司销售收入500多万元。
6月8日,在武隆区各级政府及部门的支持下,“宗祖农特·凤来商号”正式启动,成为了该镇率先飞出的“金凤凰”,其积极探索和拓展“互联网+电商、+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让更多的家乡人找到了创业灵感。同时,王先克公司倡导农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激活农村市场,为推进实现凤来镇“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凝聚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共识。
一个载体 “凤来商号” 带动全域发展
“凤来商号”具体有哪些卖点?
王先克透露,年内,“宗祖农特·凤来商号”将拓展基地项目,打造菜籽油民俗工坊和腊肉系列民俗工坊。
“五年内,我们还将建成民俗工坊十余个、农业种养基地5个,并研究开发农特产品百余款,5年后实现经营产值上亿元。”王先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同时,凤来商号在乡村旅游板块中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特别推出了古遗探寻和民俗乡旅项目。尤其在“古遗探寻”项目中又推出以和平中学旧址→曹家剑六菱碑→万岁壁石刻→江西寺龙柱→麒麟寨→狮子塞→刘秋佩故居→大石箐石林寺→龙凤桥→凤凰寨→白云书院→均济桥的古遗址探寻路线,迎得众多外地游客亲睐,且回游率高。
在对凤来镇相关负责人的采访中,他们表示:对于践行高质量发展,该镇将以中央、市、区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为指引,发挥敢想敢干的实干精神,围绕凤来新城建设和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和文旅融合,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凤来商号旅游路线推荐:
一、武隆——凤来商号
自驾:武隆互通(羊角互通)→包茂高速→转银百高速→平桥互通下道→凤来镇
乘车:武隆-平桥(大巴)→平桥-凤来(金杯)
二、重庆主城——凤来商号
自驾路线1:巴南互通→包茂高速→转银百高速→平桥互通下道→凤来镇
自驾路线2:南岸迎龙互通→石渝高速→转银百高速→平桥互通下道→凤来镇
乘车路线1:红旗河沟-平桥(大巴)→平桥-凤来(金杯)
乘车路线2:南岸四公里-平桥(大巴)→平桥-凤来(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