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乡村振兴车间 富了村集体 乐了老百姓

铜梁:乡村振兴车间 富了村集体 乐了老百姓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6-2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0日6时讯(通讯员 陈刚)6月19日,在铜梁区巴川街道玉皇村重庆蜀运来食品有限公司乡村振兴车间里,公司生产主管郑挚正指导工人调试机器,为开工做好准备。

“我们这个乡村振兴车间成立于今年3月,占地12亩,主要加工粉丝、粉条等产品,年产量可达5000吨,能解决当地群众100余人就业。”郑挚说,车间采用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粉丝生产设备,生产线从淀粉入机到粉丝、粉条出机,全部采用自动化封闭式运行,无明矾无胶的配方也确保了粉丝、粉条食品的安全健康。

工人们在车间熟悉机器设备。通讯员 陈刚 摄
工人们在车间熟悉机器设备。通讯员 陈刚 摄

“现在家乡越来越美好、越来越美丽,作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我也想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出一份力、为家乡父老乡亲谋福利,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助推家乡的乡村振兴。”重庆蜀运来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云龙说,公司在重庆建立了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1.2万吨、拥有员工300人的现代化标准厂房,致力于川粉加工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类型丰富,工艺精湛,拥有齐备的销售网络,能确保这个乡村振兴车间的产品的销售。

“设立这个乡村振兴车间,既增加了我们村集体收入,又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产。”据玉皇村党支部书记柏小林介绍,按照铜梁区委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六要”路径,该村与重庆蜀运来食品有限公司前期进行衔接,引进了该企业,利用村里的闲置厂房进行改造,建成了这个乡村振兴车间。目前,该车间已经吸收周边群众50余人就业。

技术员指导工人熟悉设备。通讯员 陈刚 摄
技术员指导工人熟悉设备。通讯员 陈刚 摄

“以前我也在广东等地务个工,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年老,不能好好照顾家庭,于是我就回家了。但却失去了经济来源,现在好了,有了这个乡村振兴车间,让我们既可以就近上班挣钱,又可以照顾好家庭。”车间工人吴晓霞说。

而现年46岁的玉皇村村民柏志平则与吴晓霞情况不同,她的子女已经成人,经济压力不大,但生性勤劳的她却闲不下来,总想出门务工,找点零用钱。重庆蜀运来食品有限公司设在玉皇村的乡村振兴车间,一下满足了她的需求。“这里上班,待遇还可以,离家又近,非常适合我们这些留守妇女。”柏志平说。

“我们将力争短时间里把公司推向食品行业的更高台阶,实现产品品牌化、配送高效化、视觉形象统一化的更高目标,把乡村振兴车间办得红红火火,让群众受益,让村集体经济增收。”朱云龙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立足食品安全,在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的同时,吸纳更多的群众来车间上班,助推乡村振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铜梁:乡村振兴车间 富了村集体 乐了老百姓

2021-06-20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0日6时讯(通讯员 陈刚)6月19日,在铜梁区巴川街道玉皇村重庆蜀运来食品有限公司乡村振兴车间里,公司生产主管郑挚正指导工人调试机器,为开工做好准备。

“我们这个乡村振兴车间成立于今年3月,占地12亩,主要加工粉丝、粉条等产品,年产量可达5000吨,能解决当地群众100余人就业。”郑挚说,车间采用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粉丝生产设备,生产线从淀粉入机到粉丝、粉条出机,全部采用自动化封闭式运行,无明矾无胶的配方也确保了粉丝、粉条食品的安全健康。

工人们在车间熟悉机器设备。通讯员 陈刚 摄
工人们在车间熟悉机器设备。通讯员 陈刚 摄

“现在家乡越来越美好、越来越美丽,作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我也想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出一份力、为家乡父老乡亲谋福利,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助推家乡的乡村振兴。”重庆蜀运来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云龙说,公司在重庆建立了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1.2万吨、拥有员工300人的现代化标准厂房,致力于川粉加工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类型丰富,工艺精湛,拥有齐备的销售网络,能确保这个乡村振兴车间的产品的销售。

“设立这个乡村振兴车间,既增加了我们村集体收入,又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产。”据玉皇村党支部书记柏小林介绍,按照铜梁区委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六要”路径,该村与重庆蜀运来食品有限公司前期进行衔接,引进了该企业,利用村里的闲置厂房进行改造,建成了这个乡村振兴车间。目前,该车间已经吸收周边群众50余人就业。

技术员指导工人熟悉设备。通讯员 陈刚 摄
技术员指导工人熟悉设备。通讯员 陈刚 摄

“以前我也在广东等地务个工,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年老,不能好好照顾家庭,于是我就回家了。但却失去了经济来源,现在好了,有了这个乡村振兴车间,让我们既可以就近上班挣钱,又可以照顾好家庭。”车间工人吴晓霞说。

而现年46岁的玉皇村村民柏志平则与吴晓霞情况不同,她的子女已经成人,经济压力不大,但生性勤劳的她却闲不下来,总想出门务工,找点零用钱。重庆蜀运来食品有限公司设在玉皇村的乡村振兴车间,一下满足了她的需求。“这里上班,待遇还可以,离家又近,非常适合我们这些留守妇女。”柏志平说。

“我们将力争短时间里把公司推向食品行业的更高台阶,实现产品品牌化、配送高效化、视觉形象统一化的更高目标,把乡村振兴车间办得红红火火,让群众受益,让村集体经济增收。”朱云龙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立足食品安全,在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的同时,吸纳更多的群众来车间上班,助推乡村振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胜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