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社工孙凌云温暖独居老人生命最后一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5日21时讯(记者 李黎 李梦婷)孙凌云是一名服务老人的社工,但很多时候他不像社工,而是像老人们的亲人。“黄爷爷爱吃红烧肉” “江婆婆常坐在板凳上晒太阳” ……他记得老人们的各种喜好与习惯。干脏活、累活、受气活,他从不抱怨。这一切,只因为他是真的把老人当成自己的长辈一样在照顾。
家属都自愧不如的社工
孙凌云是弘益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一名普通社工。从2019年12月开始他成为重庆两江新区金山街道民心佳园社区“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项目的专职社工,为老人们服务。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的很多老人生活陷入了困境中。
孙凌云联合部分积极志愿者,在社区的支持下开展了疫情期间应急响应服务。为老人送口罩上门、买菜做饭、理发、做清洁等等,只要能让老人生活回归正常,他们就尽力帮忙。
放假休息时间,孙凌云也会每天给独居老人打电话。
疫情期间他紧急送医了部分老人,也送走了几位病重的老人。有老人去世之前,大小便失禁,裤子上都是污秽物,孙凌云便为老人擦洗身体,换衣物,让他们走得干净有尊严。
孙凌云多次用“孤独”形容独居老人,他认为社工对老人的关心不只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即使冒着感染的风险,孙凌云也会前去医院探望病重的老人。“我想让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知道有人在关心着他们。”孙凌云说。
孙凌云做到了很多家属都做不到的事情,尤其是他照顾黄爷爷的故事,感动过许多人。这个故事得从去年6月说起。
“没有你,我早就死了”
81岁的黄爷爷是位“问题”老人,独居在家,行动困难,有时神志不清,不愿去养老院,生病也不愿去医院。
黄爷爷曾是中医,他坚持自己煎药吃,家里堆满了中药。家中无人打扫,随意摆放的中药吸引了一群蟑螂四处乱窜。上门看过情况的护工,没有谁愿意留下来。
孙凌云挑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他每天都会上门看望黄爷爷,送饭、打扫卫生、陪黄爷爷聊天。
不忍老人居住在如此脏乱的环境中,孙凌云还召集了几位志愿者共同利用休息时间上门为黄爷爷做大扫除,那天晚上他们从六点半清扫到了十点过。
去年10月中旬,黄爷爷开始大小便失禁。自此孙凌云多了项任务:清理黄爷爷家满屋的污秽物。这个过程中,孙凌云没有一次嫌弃过老人。
但即便如此,孙凌云也时常听到黄爷爷说:“你们社工来一分钟就走了。”孙凌云从不生气抱怨黄爷爷乱说话,他明白这其实是黄爷爷渴望陪伴与关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孙凌云知道黄爷爷思念女儿,去黄爷爷家时总会为他接通远方女儿的视频;怕黄爷爷家失火,便为他安装烟雾报警器;担心黄爷爷出意外,征得其女儿同意后在他家里安装了监控。
老人远在外地的女儿多次转钱给孙凌云表示感谢,孙凌云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他说:“这是一个社工应该做的。”
后来,监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11月10日孙凌云按例查看监控时,发现老人躺在了地上,已无法站立。他赶紧上门将老人扶起,还烧了热水为黄爷爷洗脚。这天晚上,老人情况未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大家便合力将其送入了医院。
黄爷爷住院时总对来探望他的孙凌云说:“没有你,我早就死了。”“等我好了就给你们写封感谢信。”孙凌云很想收到这封感谢信,因为他期盼老人能够好起来。
可惜,最后这封感谢信没有如约送到,同年的12月29日,老人去世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孙凌云原本从事教培工作。2016年他跟着社工专业毕业的妹妹一同参加了一项扶贫工作,当看着还有人住在木屋房子时,他用“吃惊”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也是从那时起,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他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2017年,孙凌云加入了一项公益项目,参与推动社区自治能力建设。2019年,他成为幸福来敲门的专职社工。虽然社工薪资远不及教培工作,但孙凌云仍然坚定地选择了这份工作。
孙凌云和家人关系融洽,没与父母、爷爷同住的他隔三岔五便会回家看望父母。父母也对他支持理解,他选择做社工,父母总说:“你开心就好”。
谈及是什么让他能够如此不怕苦不怕累地照顾老人时,孙凌云说:“可能是因为我九十岁的爷爷能够和我父母住在一起,所以看着独居老人时,很心疼。”
“如果是我爷爷一个人在家时我会怎么做?”抱着这样的想法,孙凌云把服务的老人当成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和照顾,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孙凌云的事迹感动了老人和家属,收获过一面“一心为民、品德高尚”锦旗;感动了同行的社工,都对他的奉献精神感叹不已;感动了社区很多人,社区工作人员谈起孙凌云事迹时眼噙泪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孙凌云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古语,应老人所需,急老人所急,他让更多孤单的老人能够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