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来了丨铜梁出台“硬核”措施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2日21时讯(记者 李黎 实习生 郭瑶)发现污染问题怎么举报?造林是否有补助政策?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铜梁区“发言人”为你答疑解惑。今(22)日下午,“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铜梁区“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发布活动在铜梁区南城街道举行。来自铜梁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局、南城街道的4位相关负责人作为“发言人”登台,就铜梁区群众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现场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
针对问题精准施策 “铜梁蓝“成”常态蓝“
生态环境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加强污染防治,解决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能够提升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
在发布活动现场,铜梁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永强从多方面对铜梁区在污染防治上所做措施进行讲解。
“今年中高考期间,我区开展了环境噪声监督管理专项活动,给广大考生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周永强说,铜梁区还积极推进重庆市市级安静小区的创建,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创建了10个市级安静小区,为群众提供了安静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空气污染防治方面,铜梁区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今年上半年铜梁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65天,时间和目标完成均已过半。”周永强表示,将继续努力实现今年优良天数稳定在320天以上目标。
针对群众提出的餐饮油烟扰民问题,周永强回应:“环保部门要加强对餐饮油烟问题的执法监管和对餐饮单位油烟治理。同时执行《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从源头上规范餐饮单位油烟排放。”
“今年,我们将在已建成69个农村集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周永强表示,抓好农村污水处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生态振兴的有效衔接。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水污染治理有成效
群众的生活离不开水源,水环境的好坏关系到群众的生存环境。如何推动辖区内水质变好,改善辖区水环境?铜梁区水利局副局长、区河长办副主任尹远明做出专项解答。
“实行河长制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尹远明提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物多样,鱼翔浅底”是铜梁区河长制工作的主要目标。
如何提升水环境质量?尹远明表示,铜梁区河长办将围绕国控、市控断面考核目标和“水十条”国家考核目标要求,以市考断面水质达标全面带动流域水环境质量提升。
此外,水污染也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铜梁区河长办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尹远明表示。
普通群众既是河长制工作的参与者,也是河长制的监督者。对于现场群众提出的如何举报河库污染问题,尹远明作出答复:“群众可以通过三种途径举报,一是通过拨打区河长办举报电话45637228、区生态环境局举报电话45695902,二是将举报信寄到区河长办公室,三是直接到区河长办公室反映。”
全面推行“林长制” 在三个“绿”上做文章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全国自上而下开展的一项重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纳入了我区今年政府重点工作加以推进。”铜梁区林业局局长叶常松表示。
叶常松介绍,建立区、镇街、村“三级林长+网格护林员责任体系”,将山林资源保护发展的责任落实到人头和地块,实现责任管理全覆盖,是保护山林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全面推行林长制涵盖林业的方方面面,涉及经济投入、政策支持、群众工作和技术要素。”叶常松表示,将在“增绿”“护绿”“用绿”上做好文章,推进绿色资源总量增加,确保森林生态安全,推动林业产业融合发展。
在现场回应村民关心的造林补助问题时,叶常松介绍道,森林抚育补助标准为200元/亩,人工造林1500元/亩,封山育林100元/亩。他表示,今年,铜梁区计划完成营造林9.7万亩,包括森林抚育6万亩、退耕还林质量提升2.5万亩,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造林0.2万亩,人工新造林0.5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
治山治水治气治城 山绿水清天蓝城美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等生态环境的需求越发迫切,铜梁区南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晓天就南城街道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推进情况与现场群众做了交流。
据了解,南城街道有巴岳山和六赢山,林区面积25000亩。南城街道设置了5个森林防火检查站,聘请9名专职护林员,21名兼职护林员,负责日常巡山护林。“今年将义务植草植树195000株、‘四旁植树’200亩,让山更绿。”张晓天表示。
“河库水环境污染表象在河里,根源却在岸上。”张晓天提到,针对这一现象,南城街道决定全面收回小一二型水库管理权限,全面禁止塘库堰肥水养殖,持续关停或整改养殖企业18家,化肥减量亩均少用农药17公斤、累计少用化肥21吨。
“我想在南城街道这边开一家餐馆,请问环保方面需要办些什么手续,在哪里办理?”针对该问题,张晓天作出解答:“开餐馆需要办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和环保等级备案,需带上身份证到街道办事处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办理环保等级备案。”
“生态环境改善没有终点。”张晓天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精准施策,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