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一群“杨”专帮百姓忙
“老杨群工”升级版打造治理新模式
目前,“老杨群工”触角延伸到了九龙坡区基层的每个“神经末梢”。全区正持续推进升级打造“老杨群工”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和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拓展“老杨群工+”,在更广泛领域化解矛盾、服务群众。

九龙坡:一群“杨”专帮百姓忙
“老杨群工”升级版打造治理新模式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8-09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9日6时讯(通讯员 冉冉)九龙坡杨家坪街道“居民议事厅”里,作为“老杨群工员”的社区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和志愿者们围坐一起共商社区顽疾治理方案;“老杨群工员”、西彭镇“铝都院落”院长零距离接触群众,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村民呼声,参与全村管理;石桥铺街道老杨群工室,居民们带着矛盾解决的舒心笑容满意离开……目前,“老杨群工”触角延伸到了九龙坡区基层的每个“神经末梢”。全区正持续推进升级打造“老杨群工”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和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拓展“老杨群工+”,在更广泛领域化解矛盾、服务群众。

笔者从区委政法委获悉,“老杨群工”现已在全区实现组织体系全覆盖、服务网络全覆盖、党的建设全覆盖,就地协调群众矛盾39460件,化解纠纷案件16731件,确保了全区安全稳定,群众安全感达99.02%,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胡兵伟(右)向居民宣传政策。 记者冉冉摄
胡兵伟(右)向居民宣传政策。通讯员 冉冉 摄

一群“杨”服务群众

之前,辖区6名建筑工人向“老杨群工”在九龙坡区二郎派出所打造的“兵哥工作室”民警胡兵伟反映,在某建筑工地打工共计21万多元的工钱一直没拿到。

知情后,胡兵伟喊来了工程项目经理,对方虽然承认拖欠工钱一事,但说到何时支付时又打起“太极”。

对付老赖项目经理,胡兵伟用上了“社区兵法”中的一张王牌——“政策牌”,他给这位项目经理普及了政策条文,以及违反政策的严重后果。项目经理自知理亏,最终答应给工人们兑现工钱,工人们顺利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我既是人民警察,也是‘一只杨’。”胡兵伟说。作为一位老杨群工员,他练就了过硬的矛盾纠纷化解本领,总结出了化解社区矛盾“社区兵法”三十六计,并施以巧用,让社区居民心服口服。

不仅如此,“兵哥工作室”还牵头领导了三支社区综治队伍:和工作室密切合作的法律援助队,与辖区学校、企业、商会开展党建合作的校企党建联建队、以“二郎义警”为基础组建的群众联防群体社区志愿者联防队,真正带动“一群杨”为群众服务。

在九龙坡区,类似于“兵哥工作室”的“老杨群工”,还有“党员议事厅”“党员调解室”等红色阵地,“九龙社工”“黄桷义工”等社会组织品牌,“小蕾花开”工作室、居民议事厅、“睦邻之家”等服务平台,不仅突出党员示范服务群众,另一方面,也要策动社会协同服务群众。

如今,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社工、社会单位、社会组织等12类力量成为老杨群工员,激发了社会参与活力,形成九龙坡一群“杨”专帮百姓忙的生动局面。

李寿明接待群众。 记者冉冉摄
李寿明接待群众。 通讯员 冉冉 摄

一套方法化解矛盾

位于石桥铺街道兰花社区二楼的老杨群工室,居民往往是带着怨气和委屈来诉苦,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辖区85岁的丁婆婆就是其中一位。原先,丁婆婆一直由女儿照顾,多年不见的儿子突然出现,自述要“法定继承分割丁老太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屋”。儿子的举动让丁婆婆既寒心又痛心。

“老杨群工员”李寿明先打“法律牌”,耐心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丁婆婆尚在世,五个子女不能干涉房子的处理,否则将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看子女有点反思后,李寿明打出了“亲情牌”,道出老人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家庭和睦的夙愿。五个子女最终明白了母亲的苦心,达成协议每人每月支付500元赡养费,医药费自费部分由儿女共同承担,一家人每月聚一次。

依托老杨群工志愿者服务体系,立足于老杨群工的“人、法、德、理、事”五字法,李寿明自创运用公心、耐心、细心、爱心、齐心;少说多听、以静制动、粗中有细、趁热打铁、一锤定音的“五心五巧”调解工作法,每年接待近千名当事人,各种矛盾纠纷被化解在萌芽状态。

调解矛盾既要有方法,也要做实专业化解,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在九龙坡区每个镇街,如今都建立了法官工作室,配置“1法官+l助理”审判团队,各个镇街都吸纳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领域调解专家和专业人员建成人民调解咨询专家库,逐渐形成了“一镇街一品牌”。

区法院法官前往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对接工作。 区法院供图
九龙坡区法院法官前往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对接工作。 区法院供图 华龙网发

一种模式增效治理

李大爷曾经是杨家坪街道让人头疼的“老上访户”,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群工员”。

当初,李大爷因私自搭建的书报亭被依法取缔拆除,对另安置摊位和帮助就业的安排不满意,一气之下便走上了多年的上访之路。

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街道“老杨群工”站点的一群老杨群工员主动上前跟老李聊天,给他分析摊位所在地的地理优势,讨论经营方向,展望未来生活,老李的思想慢慢有了转变。

在老杨群工员的集体努力下,老李的心结解开了,爽快地签订了安置协议。不仅如此,他还主动申请成为负责车站清洁、秩序维护的老杨群工员。

如今,“老杨群工”经验在九龙坡遍地开花,已升级打造为一种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效的模式,让群众养成了有问题不再是吐槽、抱怨,而是一起探讨解决的思维方式,让群众都变成了“老杨”,逐渐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模式。

1个中心、13个站、157个室、3682个点四级体系,信息互通、力量融合、工作联动,既注重矛盾纠纷调解,又把社会心理服务、民生服务、重点整治等融入其中,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服务方式上,九龙坡区优化综治信息系统,开发建设“老杨”热线、“老杨群工”APP。民生党建、民情收集、民纷调处、民事办理、民风涵养5支服务队伍也根据群众需要推出服务“定制餐”。

截至目前,“老杨群工”已助力开展百项民生“堵点盲点”疏通行动、重点民生实事办理等工作,精准帮扶困难群众1.4万余名,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九龙坡:一群“杨”专帮百姓忙
“老杨群工”升级版打造治理新模式

2021-08-09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9日6时讯(通讯员 冉冉)九龙坡杨家坪街道“居民议事厅”里,作为“老杨群工员”的社区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和志愿者们围坐一起共商社区顽疾治理方案;“老杨群工员”、西彭镇“铝都院落”院长零距离接触群众,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村民呼声,参与全村管理;石桥铺街道老杨群工室,居民们带着矛盾解决的舒心笑容满意离开……目前,“老杨群工”触角延伸到了九龙坡区基层的每个“神经末梢”。全区正持续推进升级打造“老杨群工”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和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拓展“老杨群工+”,在更广泛领域化解矛盾、服务群众。

笔者从区委政法委获悉,“老杨群工”现已在全区实现组织体系全覆盖、服务网络全覆盖、党的建设全覆盖,就地协调群众矛盾39460件,化解纠纷案件16731件,确保了全区安全稳定,群众安全感达99.02%,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胡兵伟(右)向居民宣传政策。 记者冉冉摄
胡兵伟(右)向居民宣传政策。通讯员 冉冉 摄

一群“杨”服务群众

之前,辖区6名建筑工人向“老杨群工”在九龙坡区二郎派出所打造的“兵哥工作室”民警胡兵伟反映,在某建筑工地打工共计21万多元的工钱一直没拿到。

知情后,胡兵伟喊来了工程项目经理,对方虽然承认拖欠工钱一事,但说到何时支付时又打起“太极”。

对付老赖项目经理,胡兵伟用上了“社区兵法”中的一张王牌——“政策牌”,他给这位项目经理普及了政策条文,以及违反政策的严重后果。项目经理自知理亏,最终答应给工人们兑现工钱,工人们顺利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我既是人民警察,也是‘一只杨’。”胡兵伟说。作为一位老杨群工员,他练就了过硬的矛盾纠纷化解本领,总结出了化解社区矛盾“社区兵法”三十六计,并施以巧用,让社区居民心服口服。

不仅如此,“兵哥工作室”还牵头领导了三支社区综治队伍:和工作室密切合作的法律援助队,与辖区学校、企业、商会开展党建合作的校企党建联建队、以“二郎义警”为基础组建的群众联防群体社区志愿者联防队,真正带动“一群杨”为群众服务。

在九龙坡区,类似于“兵哥工作室”的“老杨群工”,还有“党员议事厅”“党员调解室”等红色阵地,“九龙社工”“黄桷义工”等社会组织品牌,“小蕾花开”工作室、居民议事厅、“睦邻之家”等服务平台,不仅突出党员示范服务群众,另一方面,也要策动社会协同服务群众。

如今,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社工、社会单位、社会组织等12类力量成为老杨群工员,激发了社会参与活力,形成九龙坡一群“杨”专帮百姓忙的生动局面。

李寿明接待群众。 记者冉冉摄
李寿明接待群众。 通讯员 冉冉 摄

一套方法化解矛盾

位于石桥铺街道兰花社区二楼的老杨群工室,居民往往是带着怨气和委屈来诉苦,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辖区85岁的丁婆婆就是其中一位。原先,丁婆婆一直由女儿照顾,多年不见的儿子突然出现,自述要“法定继承分割丁老太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屋”。儿子的举动让丁婆婆既寒心又痛心。

“老杨群工员”李寿明先打“法律牌”,耐心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丁婆婆尚在世,五个子女不能干涉房子的处理,否则将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看子女有点反思后,李寿明打出了“亲情牌”,道出老人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家庭和睦的夙愿。五个子女最终明白了母亲的苦心,达成协议每人每月支付500元赡养费,医药费自费部分由儿女共同承担,一家人每月聚一次。

依托老杨群工志愿者服务体系,立足于老杨群工的“人、法、德、理、事”五字法,李寿明自创运用公心、耐心、细心、爱心、齐心;少说多听、以静制动、粗中有细、趁热打铁、一锤定音的“五心五巧”调解工作法,每年接待近千名当事人,各种矛盾纠纷被化解在萌芽状态。

调解矛盾既要有方法,也要做实专业化解,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在九龙坡区每个镇街,如今都建立了法官工作室,配置“1法官+l助理”审判团队,各个镇街都吸纳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领域调解专家和专业人员建成人民调解咨询专家库,逐渐形成了“一镇街一品牌”。

区法院法官前往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对接工作。 区法院供图
九龙坡区法院法官前往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对接工作。 区法院供图 华龙网发

一种模式增效治理

李大爷曾经是杨家坪街道让人头疼的“老上访户”,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群工员”。

当初,李大爷因私自搭建的书报亭被依法取缔拆除,对另安置摊位和帮助就业的安排不满意,一气之下便走上了多年的上访之路。

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街道“老杨群工”站点的一群老杨群工员主动上前跟老李聊天,给他分析摊位所在地的地理优势,讨论经营方向,展望未来生活,老李的思想慢慢有了转变。

在老杨群工员的集体努力下,老李的心结解开了,爽快地签订了安置协议。不仅如此,他还主动申请成为负责车站清洁、秩序维护的老杨群工员。

如今,“老杨群工”经验在九龙坡遍地开花,已升级打造为一种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效的模式,让群众养成了有问题不再是吐槽、抱怨,而是一起探讨解决的思维方式,让群众都变成了“老杨”,逐渐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模式。

1个中心、13个站、157个室、3682个点四级体系,信息互通、力量融合、工作联动,既注重矛盾纠纷调解,又把社会心理服务、民生服务、重点整治等融入其中,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服务方式上,九龙坡区优化综治信息系统,开发建设“老杨”热线、“老杨群工”APP。民生党建、民情收集、民纷调处、民事办理、民风涵养5支服务队伍也根据群众需要推出服务“定制餐”。

截至目前,“老杨群工”已助力开展百项民生“堵点盲点”疏通行动、重点民生实事办理等工作,精准帮扶困难群众1.4万余名,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