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司法局:三个“同步”推进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25日16时55分讯(通讯员 田华文 朱江)为了提高化解复杂社会矛盾的能力,近年来,重庆市长寿区司法局结合长寿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积极推进构建多元化解形式有机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探索形成新时代基层社会矛盾化解“长寿模式”。
落地落细,同步推进机制健全与保障到位
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了长寿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深化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任务分工方案》,对全区大调解体系建设及大调解工作的总体安排、统筹协调、建设推进、考核督导,充分保障了长寿区大调解体系目标明确、职责清晰、实施有序。区财政加大投入,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列入了常年财政预算,在规范化建设调解工作场所基础上,全额保障“诉调、警调、访调”组织和医调委等调解组织的运行经费。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区司法局、区财政局联合制定《长寿区专职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试行)》和《长寿区人民调解案件补贴办法(试行)》,区财政全面落实了专职人民调解员专项经费和“一比一”配套调解案件补贴。目前全区共有专、兼职调解员1643名,其中通过政府或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的专职调解员113名,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调解工作质量和社会公信力不断提升。

走深走实,同步推进实体平台与线上系统
长寿区不断深化部门协调和基层联动的实体调解平台建设,形成“调处中心+街镇人民调委会+村(社区)人民调委会+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委会+‘五调’对接组织”的多层次、宽领域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实现调解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同时以区综治中心信息系统管理为中枢,在线上建立纵向“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信息平台,通过重庆市司法局基层工作管理系统与全区所有调解组织线上对接,保障了基层矛盾纠纷信息在网上收集,矛盾纠纷在网上研判,重点案件在网上流转,实现对全区矛盾纠纷的排查、交办、调处、指导、跟踪监管等各项工作的闭环管理。从村(社区)网格到区级层面,矛盾纠纷首接负责制在各级调解组织得到落实,大量的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矛盾纠纷化解流程、交办、跟踪反馈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联调联动,同步推进多调衔接与多元化解
在2020年实现诉调对接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长寿区实现了警调、访调对接全覆盖。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区法院实现80%的民事纠纷先期进入诉前联调,新收民事案件同比下降13.77%;警调对接作用日渐显著,派驻派出所调解室调解总量在接警案件占比从2016年的2.5%提升到22%;积极开展访调结合、以调息访,全区信访秩序持续好转,2021年中央交办信访积案化解率达99%;行政复议应诉、行政调解部门在立案前通过调解结案或撤案占总案件的33%;意外死亡赔偿、群体性事件等区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8%。长寿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纠纷解决形式有机衔接机制初步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合力已逐渐形成,在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