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川维化工:分析检验工作中的“陈婆婆”

2021-08-25 17:08:24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25日17时讯(通讯员 杨萌)“最近几天雨水多,空气湿度高,称样前一定要先把除湿机开起,不然会影响称量结果。” 陈曲涛刚一脚踏进天平室就对正在工作的组员说道。

提起川维化工检验计量中心产品组组长陈曲涛,组员们对她的评价都离不开“念叨”这个词,为此她有一个外号叫“陈婆婆”。

不信,你看!刚在天平室念叨完,她又转身走进打粉室对正在筛粒度的同事念叨:“小杨,120目的负压筛要多刷几次,最好用吸尘器吸一下,如果网孔堵住了,粒度数据不真实……”

和她熟识之后才会明白,她的念叨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唠叨,而是由内心责任驱使,迸发出来对产品质量严把关的行为和语言强调。她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质量就是我们的饭碗,质量好才有市场竞争力,我们的饭碗才端得稳。”平日里,她不仅严格把控产品的每一个出厂数据,在对外交涉中,维护产品质量信誉时,她更是有理有据、毫不含糊。

记得有一次,接到客户投诉:购于公司的一批专用料在入厂检验时发现黏度不合格。得知这一消息,陈曲涛第一时间找出该样品存样,分别安排几个技术过硬的班员同时复测。在确认大家的分析无误后,她通过电话仔细询问,了解对方检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各项参数,经过梳理,她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检验的具体操作这里。

随后,她把分析过程中比较关键的几个步骤和参数控制以视频和语音的形式,为客户做了详细的讲解。在那几天中,只要经过她身边都能听到她不厌其烦地和客户反复交流,最后客户终于意识到是自己的分析方法有误,调整方法后,得出的数据与陈曲涛和组员的检验结果几乎一致。

作为产品组组长,在监控产品质量的同时,最让她上心的就是班组的成员们了。有句俗话叫“三个女人一台戏”,产品组十几个女员工,偶尔免不了有些小摩擦,每当这种情况发生,陈曲涛总会耐心地给组员做思想工作,为她们找到情绪或利益的共通点,化解彼此的矛盾。她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班组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天8个小时工作在一起,除了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彼此之间和睦相处也同样重要,大家都要学会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当然,再有道理的劝说,也比不上以身作则的示范,每当遇到和她自身相关利益相冲突的问题时,她都宁可自己吃亏,也要维护组员的利益。久而久之,班组的氛围越来越和谐,整体操作技能日渐提升,多次被公司评为“双优班组”“工人先锋号”“五一巾帼标兵岗”,同时还获得了“长寿经开区优秀班组”。

转眼间,陈曲涛已经在岗位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三十年,今年就退休了。但她还是像以往一样“絮絮叨叨“地管理着班组的各项工作。一想到她即将离开班组,韩姐有些失落地说:“陈婆婆虽然很念叨,但她就像我们的主心骨,一旦她退休了,我还真不习惯。”“就是,以前有时还挺烦她的念叨,但仔细想想,正是她日复一日的‘碎碎念’让我养成了好的操作习惯。”小杨也感慨地回应着。就像随风潜入的春雨,陈曲涛曾经的那些念叨已经不知不觉地将她对岗位的热爱、对数据的严谨、对组员的关怀深深印在产品组每个同事的心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