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做强做优特色产业 持续推动农民增收
同时,楠竹村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锦橙之乡”美名远扬;生猪养殖成为后起之秀,生猪存栏量位居全县第一。

丰都:做强做优特色产业 持续推动农民增收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9-1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0日6时讯(通讯员 李达元)“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产业兴则农民富。”9月8日,丰都县龙孔镇镇长隆永凤感慨道。该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农民增收工作重中之重,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全镇基本形成了以柑橘为主导产业,藠头、花生、榨菜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楠竹村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锦橙之乡”美名远扬;生猪养殖成为后起之秀,生猪存栏量位居全县第一。

龙孔镇楠竹村柑橘产业基地。通讯员 李达元 摄
龙孔镇楠竹村柑橘产业基地。通讯员 李达元 摄

柑橘产业已达2.3万余亩

“土地分到户最初几年,我家主要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后来村上号召大家发展柑橘,我就在自家的土地上全部栽种了橘树苗。”楠竹村四组村民杜永珍说,现年收入达3万余元。

杜永珍只是村里农户中种植柑橘的一个缩影。楠竹村党总支书记何之炳介绍,楠竹是全镇最早发展柑橘产业的行政村,通过示范带动,目前,全村共有790户农户种植柑橘,累计种植面积达4800亩,基本覆盖了辖区所有农户,去年果农人均收入增加至11320元.

楠竹柑橘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迅速带动了周边村社发展种植。截至目前,龙孔镇柑橘种植面积已达2.3万余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不断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品种也由以前单一的广柑、红桔,发展到现在的锦橙、椪柑、沃柑、血橙等多个品种。

“以前藠头不值钱种得少,近几年,藠头收购价上涨到了4元/公斤,我家每年都要种植2亩左右,仅卖藠头的收入就有1.6万元。”金台村二组村民李秀青说。

在金台、龙孔、大面场等村,很多农户跟李秀青一样,种植藠头成为了农业收入的重要渠道。目前,藠头已是龙孔镇除柑橘外的第二大种植产业,全镇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该镇的种植产业还有蔬菜、铁花生、马铃薯等,发展态势和经济效益均非常好。

“此外,龙孔镇的生猪养殖业不可小觑,目前,大坝村种猪场即将建成投用。”隆永凤说。

龙孔镇楠竹村农户院落干净整洁。通讯员 李达元 摄
龙孔镇楠竹村农户院落干净整洁。通讯员 李达元 摄

交通促进经济快速腾飞

“以前,我们村不通公路,种植的蔬菜要挑到长江边,再通过船载运到高家镇或县城去卖,不仅费力费时,还要破费船费。”玉溪村三组蔬菜种植大户秦光平说。

那些年,龙孔镇仅修通了一条到高家镇的公路,而且还是土坯路,由于线路的原因,仅有极少部分沿线村民获得利益。后来,龙孔镇抓住三峡库区移民后扶政策带来的机遇,立即组织人力物力修路搭桥,这才修通了沿江公路,把玉溪、临江、楠竹、凤凰、大坝等村串连起来,从此,居住在沿江村社的村民结束了出门靠走路或坐船的历史。

“沿江公路修通后,我们村的柑橘也打开了畅销通道,不但可以直接运输出去,外面的客商也可开车到家门口收购。为此,我们还在村委会前修建了柑橘交易市场,果农不出村就可以销售柑橘。”何之炳说。近几年,我们每年还举办柑橘采摘节,方便市民体验采摘乐趣。

隆永凤介绍,该镇交通建设还抓住了丰忠高速带来的机遇,使得辖区内不通公路的村社也修建了公路,一条条土坯路得以硬化,特别是大面场、大坝等偏远落后的村如今也修通了公路。由于丰忠高速在龙孔设立路口,更是为镇内群众出行提供了极大便捷。

“公路通,百业兴。交通促进了龙孔镇经济快速腾飞,也给当前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活力,让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隆永凤说。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整齐划一的楼房,院坝干净整洁,房前屋后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村里还有便民超市、卫生室、篮球场及健身设施……这是笔者来到楠竹村采访时眼前看到的景象。

何之炳介绍,近几年,村支两委带领村民通过种植柑橘过上了好日子,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居住得更加舒适,于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党员和志愿者清理辖区内的生活垃圾、柴草、臭水沟、畜禽粪污等。新栽花草苗木1200株(钵),并规范了畜禽散养行为,人居环境正在改善,呈现出干净、整洁、清新、明亮的崭新面貌。

楠竹村只是龙孔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该镇要求各村(社区)持续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秋冬战役,发动群众对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室内外环境及公共区域进行清扫保洁,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龙孔镇还建立完善了垃圾处理体系,做到生活垃圾统一运送、统一处理,引导群众养成爱清洁、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以及通过开展‘美丽龙孔大家建’活动等,培养广大村民树立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隆永凤说,村民富村庄美,为助推乡村振兴开新局。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丰都:做强做优特色产业 持续推动农民增收

2021-09-10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0日6时讯(通讯员 李达元)“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产业兴则农民富。”9月8日,丰都县龙孔镇镇长隆永凤感慨道。该镇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农民增收工作重中之重,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全镇基本形成了以柑橘为主导产业,藠头、花生、榨菜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楠竹村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锦橙之乡”美名远扬;生猪养殖成为后起之秀,生猪存栏量位居全县第一。

龙孔镇楠竹村柑橘产业基地。通讯员 李达元 摄
龙孔镇楠竹村柑橘产业基地。通讯员 李达元 摄

柑橘产业已达2.3万余亩

“土地分到户最初几年,我家主要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后来村上号召大家发展柑橘,我就在自家的土地上全部栽种了橘树苗。”楠竹村四组村民杜永珍说,现年收入达3万余元。

杜永珍只是村里农户中种植柑橘的一个缩影。楠竹村党总支书记何之炳介绍,楠竹是全镇最早发展柑橘产业的行政村,通过示范带动,目前,全村共有790户农户种植柑橘,累计种植面积达4800亩,基本覆盖了辖区所有农户,去年果农人均收入增加至11320元.

楠竹柑橘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迅速带动了周边村社发展种植。截至目前,龙孔镇柑橘种植面积已达2.3万余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不断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品种也由以前单一的广柑、红桔,发展到现在的锦橙、椪柑、沃柑、血橙等多个品种。

“以前藠头不值钱种得少,近几年,藠头收购价上涨到了4元/公斤,我家每年都要种植2亩左右,仅卖藠头的收入就有1.6万元。”金台村二组村民李秀青说。

在金台、龙孔、大面场等村,很多农户跟李秀青一样,种植藠头成为了农业收入的重要渠道。目前,藠头已是龙孔镇除柑橘外的第二大种植产业,全镇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该镇的种植产业还有蔬菜、铁花生、马铃薯等,发展态势和经济效益均非常好。

“此外,龙孔镇的生猪养殖业不可小觑,目前,大坝村种猪场即将建成投用。”隆永凤说。

龙孔镇楠竹村农户院落干净整洁。通讯员 李达元 摄
龙孔镇楠竹村农户院落干净整洁。通讯员 李达元 摄

交通促进经济快速腾飞

“以前,我们村不通公路,种植的蔬菜要挑到长江边,再通过船载运到高家镇或县城去卖,不仅费力费时,还要破费船费。”玉溪村三组蔬菜种植大户秦光平说。

那些年,龙孔镇仅修通了一条到高家镇的公路,而且还是土坯路,由于线路的原因,仅有极少部分沿线村民获得利益。后来,龙孔镇抓住三峡库区移民后扶政策带来的机遇,立即组织人力物力修路搭桥,这才修通了沿江公路,把玉溪、临江、楠竹、凤凰、大坝等村串连起来,从此,居住在沿江村社的村民结束了出门靠走路或坐船的历史。

“沿江公路修通后,我们村的柑橘也打开了畅销通道,不但可以直接运输出去,外面的客商也可开车到家门口收购。为此,我们还在村委会前修建了柑橘交易市场,果农不出村就可以销售柑橘。”何之炳说。近几年,我们每年还举办柑橘采摘节,方便市民体验采摘乐趣。

隆永凤介绍,该镇交通建设还抓住了丰忠高速带来的机遇,使得辖区内不通公路的村社也修建了公路,一条条土坯路得以硬化,特别是大面场、大坝等偏远落后的村如今也修通了公路。由于丰忠高速在龙孔设立路口,更是为镇内群众出行提供了极大便捷。

“公路通,百业兴。交通促进了龙孔镇经济快速腾飞,也给当前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活力,让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隆永凤说。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整齐划一的楼房,院坝干净整洁,房前屋后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村里还有便民超市、卫生室、篮球场及健身设施……这是笔者来到楠竹村采访时眼前看到的景象。

何之炳介绍,近几年,村支两委带领村民通过种植柑橘过上了好日子,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居住得更加舒适,于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党员和志愿者清理辖区内的生活垃圾、柴草、臭水沟、畜禽粪污等。新栽花草苗木1200株(钵),并规范了畜禽散养行为,人居环境正在改善,呈现出干净、整洁、清新、明亮的崭新面貌。

楠竹村只是龙孔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该镇要求各村(社区)持续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秋冬战役,发动群众对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室内外环境及公共区域进行清扫保洁,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龙孔镇还建立完善了垃圾处理体系,做到生活垃圾统一运送、统一处理,引导群众养成爱清洁、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以及通过开展‘美丽龙孔大家建’活动等,培养广大村民树立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隆永凤说,村民富村庄美,为助推乡村振兴开新局。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