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秋种正当时 蔬菜种植忙
昨(22)日,重庆市铜梁区平滩镇洋海村永丰蔬菜种植合作社里,60余名工人正在菜地里抢种秋菜。

铜梁:秋种正当时 蔬菜种植忙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9-2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3日6时讯(通讯员 陈刚)昨(22)日,重庆市铜梁区平滩镇洋海村永丰蔬菜种植合作社里,60余名工人正在菜地里抢种秋菜。旁边的滴灌设施不断地喷出水滴,为土壤降低湿度,便于菜苗成活。

基地正组织工人强种秋菜。通讯员 陈刚 摄
基地正组织工人抢种秋菜。通讯员 陈刚 摄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整个蔬菜基地土地平整,作业便道纵横交错,工人们忙碌其间,一幅秋种的热闹场面。

“我们永丰、天天鲜两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蔬菜基地2000余亩,目前,我们正抢抓秋日的晴好天气,组织工人进行蔬菜种植。”基地技术员巫正龙说,眼下基地种植的秋菜主要品种为油麦菜、花菜、水白菜、冬汉菜、莴笋、木儿菜等叶类蔬菜,预计在元旦节前就可成熟,满足市民餐桌蔬菜的多样化。

据了解,平滩镇洋海村、青杠村、洪太村、团堡村等蔬菜种植重点村的业主都正积极组织工人,利用好天气,加紧移栽菜苗。

工人们正在蔬菜基地忙碌。通讯员 陈刚 摄
工人们正在蔬菜基地忙碌。通讯员 陈刚 摄

“前几天的下雨,为基地的蔬菜移栽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用喷灌设备浇水,增加土壤的墒情,提高菜苗的成活率。”巫正龙说,基地大部分建在平滩河边,为灌溉提供了优越条件,而且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备,作业便道修到了田间地头,运输菜苗和转运丰收的蔬菜非常方便。

正在基地劳动的工人赵淑碧告诉笔者:“每天在蔬菜基地劳动,收入在60至70元,一个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中午还管饭,还可以哟!”

据了解,平滩镇是铜梁区蔬菜种植大镇,全镇拥有蔬菜基地2.8万亩,基地面积在30亩以上的业主就达56家,常年在此务工的群众近3000人。

蔬菜基地一片忙碌的场面。通讯员 陈刚 摄
蔬菜基地一片忙碌的场面。通讯员 陈刚 摄

“近年来,平滩镇发展形成了蔬菜、经果、水产为支柱的三大主要产业。特别是蔬菜种植方面,成立了一大批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平滩镇农服中心主任郭志兵说,全镇产出的蔬菜70%以上送往主城区,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目前,该镇农业部门也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奔赴各蔬菜基地,指导业主合理搭配蔬菜品种,错位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发展蔬菜种植,既让土地不闲置,又发展了产业,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增加收入。”郭志兵说。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铜梁:秋种正当时 蔬菜种植忙

2021-09-23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3日6时讯(通讯员 陈刚)昨(22)日,重庆市铜梁区平滩镇洋海村永丰蔬菜种植合作社里,60余名工人正在菜地里抢种秋菜。旁边的滴灌设施不断地喷出水滴,为土壤降低湿度,便于菜苗成活。

基地正组织工人强种秋菜。通讯员 陈刚 摄
基地正组织工人抢种秋菜。通讯员 陈刚 摄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整个蔬菜基地土地平整,作业便道纵横交错,工人们忙碌其间,一幅秋种的热闹场面。

“我们永丰、天天鲜两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蔬菜基地2000余亩,目前,我们正抢抓秋日的晴好天气,组织工人进行蔬菜种植。”基地技术员巫正龙说,眼下基地种植的秋菜主要品种为油麦菜、花菜、水白菜、冬汉菜、莴笋、木儿菜等叶类蔬菜,预计在元旦节前就可成熟,满足市民餐桌蔬菜的多样化。

据了解,平滩镇洋海村、青杠村、洪太村、团堡村等蔬菜种植重点村的业主都正积极组织工人,利用好天气,加紧移栽菜苗。

工人们正在蔬菜基地忙碌。通讯员 陈刚 摄
工人们正在蔬菜基地忙碌。通讯员 陈刚 摄

“前几天的下雨,为基地的蔬菜移栽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也用喷灌设备浇水,增加土壤的墒情,提高菜苗的成活率。”巫正龙说,基地大部分建在平滩河边,为灌溉提供了优越条件,而且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备,作业便道修到了田间地头,运输菜苗和转运丰收的蔬菜非常方便。

正在基地劳动的工人赵淑碧告诉笔者:“每天在蔬菜基地劳动,收入在60至70元,一个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中午还管饭,还可以哟!”

据了解,平滩镇是铜梁区蔬菜种植大镇,全镇拥有蔬菜基地2.8万亩,基地面积在30亩以上的业主就达56家,常年在此务工的群众近3000人。

蔬菜基地一片忙碌的场面。通讯员 陈刚 摄
蔬菜基地一片忙碌的场面。通讯员 陈刚 摄

“近年来,平滩镇发展形成了蔬菜、经果、水产为支柱的三大主要产业。特别是蔬菜种植方面,成立了一大批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平滩镇农服中心主任郭志兵说,全镇产出的蔬菜70%以上送往主城区,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目前,该镇农业部门也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奔赴各蔬菜基地,指导业主合理搭配蔬菜品种,错位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发展蔬菜种植,既让土地不闲置,又发展了产业,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增加收入。”郭志兵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