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播出大足石刻纪录片 重大学者赞叹带来全新震撼
国庆假期,CCTV10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连续播出《大足石刻:石头上的世界》四集纪录片。这部精良高水平的大制作,受到各地观众的追捧。原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龙红教授,研究大足石刻近20年,作为业内知名学者,也没有错过这套文化大餐。这几天他反复细致观看四集节目。10月9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龙红直言“看了节目,我很兴奋,很激动。”

央视播出大足石刻纪录片 重大学者赞叹带来全新震撼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10-09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9日17时15分讯(特约通讯员 邓小强 通讯员 崔晓玲)国庆假期,CCTV10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连续播出《大足石刻:石头上的世界》四集纪录片。这部精良高水平的大制作,受到各地观众的追捧。原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龙红教授,研究大足石刻近20年,作为业内知名学者,也没有错过这套文化大餐。这几天他反复细致观看四集节目。10月9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龙红直言“看了节目,我很兴奋,很激动。”

这四集纪录片是非常令人震撼的,通过它观众对大足石刻会有深刻的印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龙红对纪录片的总体制作水平、影像效果给出高度评价。

龙红细数纪录片的精彩之处:每集专题片都有自己的重点,例如第一集,从人类历史文化讲起,把视角放在整个世界艺术的大领域里面,提出了“大足石刻艺术新的创造”这么一个主题;然后从审美艺术的专门角度研究大足石刻,这个也是非常精彩的;还有最后一集从文化遗产的传承这个角度,介绍了当时的一号工程千手观音的修复历史,确实令人感到震撼。

尽管自己是研究大足石刻的老行家,看惯了大足石刻造像,龙红坦言,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的纪录片,还是给他带来了全新的感觉。

重庆大学龙红教授。电视截图

纪录片用丰富的表现形式、精妙的编排,给龙红带来了观察大足石刻的新视角。龙红过去实地观察大足石刻,平时观看大足石刻图片,受限于静态物体或观察角度,多少影响了他对大足石刻尤其是造像细部的把握。而这部纪录片通过选取拍摄角度,做精心的主次、轻重的对比,最终呈现出的影像效果让他对大足石刻的固有印象有了提升。

龙红对于纪录片运用到的动画技术赞不绝口,认为有画龙点睛之妙。“我们过去看到的石刻造像,包括它的冠饰、服饰,它的以线造型,见到的是静态的。现在用动画的方式来勾勒,尤其令人耳目一新,非常精彩,它把石刻里面一些相对模糊的图像,用线条的方式勾勒出来,你会发觉石刻艺术带给人的震撼力是全方位的,真的是非常深刻。”龙红说。

在龙红看来,这部纪录片从导演的构思、制作的落实,到影像科技、音乐、解说词,都可圈可点。他从解说词看到,制作团队不光对大足石刻背后的文化、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而且置放在整个中国的石窟艺术的发展,世界的雕塑艺术、世界的宗教艺术这个格局中进行研究,甚至在谈到特色方面,把达芬奇的绘画和大足石刻进行对比,“这是我们一般研究人员在单独关注某一方面局部时,所很难得到的认知和印象”。

龙红感叹,现代媒体给人的影响是过去所不敢想象的,这个节目播出后,很多人看了会觉得大足石刻艺术一定是非凡的,一定在很大程度上对过去认知产生一种超越,它带来的是一种新创造。

今后再拍摄大足石刻纪录片,还有哪个方面可以加大笔墨展现?龙红提出一个方向:可以从园林艺术角度进行解读,对石窟寺选址、内在的构筑进行研究——大足石刻可以视为宗教园林的突出代表。

带着观看纪录片后的兴奋感,龙红继续埋首投入他手头上的工作。目前他正在撰写一部关于巴蜀石窟艺术的专著,其中大足石刻研究会是其中重点。他以大足石刻为研究对象,探讨石窟题材创造的地域性、时代性、功能性;把视角置放于整个宋代的非凡创作的艺术大背景中,探讨大足石刻成为辉煌创造的各种支撑条件;研究大足石刻艺术的审美模式,探讨如何使造像在神性与人性的冲突与融合中达到非常协调状态的规律。

“另外,世俗性是大足石刻社会性的突出表征,石窟艺术走到南方到了大足,和当地民众十分接近,改变了过去这些神物高高在上的状态。这是大足石刻独有的东西,尽管其他地方包括北方也有,但是大足石刻更为突出、更为集中,也更有高度。”龙红说道。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央视播出大足石刻纪录片 重大学者赞叹带来全新震撼

2021-10-09 17:16:55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9日17时15分讯(特约通讯员 邓小强 通讯员 崔晓玲)国庆假期,CCTV10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连续播出《大足石刻:石头上的世界》四集纪录片。这部精良高水平的大制作,受到各地观众的追捧。原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龙红教授,研究大足石刻近20年,作为业内知名学者,也没有错过这套文化大餐。这几天他反复细致观看四集节目。10月9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龙红直言“看了节目,我很兴奋,很激动。”

这四集纪录片是非常令人震撼的,通过它观众对大足石刻会有深刻的印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龙红对纪录片的总体制作水平、影像效果给出高度评价。

龙红细数纪录片的精彩之处:每集专题片都有自己的重点,例如第一集,从人类历史文化讲起,把视角放在整个世界艺术的大领域里面,提出了“大足石刻艺术新的创造”这么一个主题;然后从审美艺术的专门角度研究大足石刻,这个也是非常精彩的;还有最后一集从文化遗产的传承这个角度,介绍了当时的一号工程千手观音的修复历史,确实令人感到震撼。

尽管自己是研究大足石刻的老行家,看惯了大足石刻造像,龙红坦言,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的纪录片,还是给他带来了全新的感觉。

重庆大学龙红教授。电视截图

纪录片用丰富的表现形式、精妙的编排,给龙红带来了观察大足石刻的新视角。龙红过去实地观察大足石刻,平时观看大足石刻图片,受限于静态物体或观察角度,多少影响了他对大足石刻尤其是造像细部的把握。而这部纪录片通过选取拍摄角度,做精心的主次、轻重的对比,最终呈现出的影像效果让他对大足石刻的固有印象有了提升。

龙红对于纪录片运用到的动画技术赞不绝口,认为有画龙点睛之妙。“我们过去看到的石刻造像,包括它的冠饰、服饰,它的以线造型,见到的是静态的。现在用动画的方式来勾勒,尤其令人耳目一新,非常精彩,它把石刻里面一些相对模糊的图像,用线条的方式勾勒出来,你会发觉石刻艺术带给人的震撼力是全方位的,真的是非常深刻。”龙红说。

在龙红看来,这部纪录片从导演的构思、制作的落实,到影像科技、音乐、解说词,都可圈可点。他从解说词看到,制作团队不光对大足石刻背后的文化、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而且置放在整个中国的石窟艺术的发展,世界的雕塑艺术、世界的宗教艺术这个格局中进行研究,甚至在谈到特色方面,把达芬奇的绘画和大足石刻进行对比,“这是我们一般研究人员在单独关注某一方面局部时,所很难得到的认知和印象”。

龙红感叹,现代媒体给人的影响是过去所不敢想象的,这个节目播出后,很多人看了会觉得大足石刻艺术一定是非凡的,一定在很大程度上对过去认知产生一种超越,它带来的是一种新创造。

今后再拍摄大足石刻纪录片,还有哪个方面可以加大笔墨展现?龙红提出一个方向:可以从园林艺术角度进行解读,对石窟寺选址、内在的构筑进行研究——大足石刻可以视为宗教园林的突出代表。

带着观看纪录片后的兴奋感,龙红继续埋首投入他手头上的工作。目前他正在撰写一部关于巴蜀石窟艺术的专著,其中大足石刻研究会是其中重点。他以大足石刻为研究对象,探讨石窟题材创造的地域性、时代性、功能性;把视角置放于整个宋代的非凡创作的艺术大背景中,探讨大足石刻成为辉煌创造的各种支撑条件;研究大足石刻艺术的审美模式,探讨如何使造像在神性与人性的冲突与融合中达到非常协调状态的规律。

“另外,世俗性是大足石刻社会性的突出表征,石窟艺术走到南方到了大足,和当地民众十分接近,改变了过去这些神物高高在上的状态。这是大足石刻独有的东西,尽管其他地方包括北方也有,但是大足石刻更为突出、更为集中,也更有高度。”龙红说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