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成果展在虎溪街道展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4日17时50分讯(记者 李佳妮)早餐铺子的宣传单、奶茶店的外包装、服装店的吊牌……把这些零碎的物件汇聚在一起,最终投影出熙街的标志,正是这里的一家家店,一群群人组成了完整的熙街。川美学子对熙街的情感蕴含在这光与影的作品里。
从11月27日至12月12日,“在地 在线 在场: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展”在虎溪文化服务中心和贵州羊磴展出,本次展览是四川美术学院师生在重庆虎溪、贵州羊磴等地以及网络社区展开的社会美育项目。
将虎溪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之中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整个展览一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以人和社区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寻找一个主题。
众多作品中,不乏有虎溪的影子,在展览的一个角落里,虎溪老街拆迁之后被废弃的房屋砖块与街道中遗留的文字碎片相结合,在展览现场邀请观众参与互动,凭借当下的感觉和作品中有限的文字去组合词句,从而组成一首首独特的诗。
同样,在第八个单元里,一座“模型”吸引着参观者的注意。这种光影下的模型的作者是四川大学美术学博士杨方伟,他的创作理念以虎兴社区的湿地公园,一湾水,一个岛以及旁边的商业街区构成了一种理想的社区生活模型。他的作品用空间结构的方式再现了相互连接、相互支撑的状态。
“这种略带不稳定的结构状态既是现代城市生活中流动性、临时性的暗示,同时也揭示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环境、空间共同所构成的关系网络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都对整体的生态起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杨方伟说。
将校地结合融入文化活动之中
辖区内有一所美术类的大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答案是,经过时间的验证,整个街区的人和事物,都会慢慢地变得有文化气息。
在展览现场,一排精致的团扇吸引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的注意。来自川美的创作者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介绍,作品以虎溪街道虎兴社区艺术团为参与主体,结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形式,加以绘制、书写团扇,并以快闪的表演方式展现虎兴社区居民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互动,以视频的方式记录,同时用当下流行的新式传播方式积极传播。展现了虎兴社区居民对中国画与书法艺术的热情。
虎溪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虎溪每个人都是美育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美育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实践者、传播者。为了提升社区美育水平,满足辖区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虎溪街道相继与川美、重师等高校签署校地合作协议。此次展览和研讨会,是虎溪街道与四川美术学院“美育涵韵人文 提升城市品质”的校地合作项目的成果。
据主办方之一的四川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的推行及成果展的举办,旨在为全国甚至国际提供可以参考的社区美育行动经验,并为此后持续开展更有影响力的美育行动奠定基础。希望通过持续推动艺术与社区的互动参与,真正做到沁润社区、融入社区、共建社区,为社区居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持续努力。
“线上+线下”共探讨社区美育实践
在展览的同时,今日,来自川美、云南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做主题演讲,与会嘉宾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从不同视野和角度对社区美育的相关议题进行了论述,从具体视点出发,对中国社区美育的研究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针对本次展览及学术交流活动,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认为,美育的枢纽与关键是艺术公共性的认知、建构、重识与拓展。川美多年来扎根于中国现实,表现中国经验,此次展览及研讨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展开,是对公共艺术与社会美育中国经验的探索与研究,也是对新时代新需求做出的积极回应。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黄宗贤也表示,此次活动践行了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要求,是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文化行动,也是成渝两地高校回应当代艺术空间转向的艺术行动,体现了高校的价值取向、责任担当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