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乡村治理新模式 让村民从“局外人”变为“主人翁”
近年来,巴南花溪街道街道创新乡村治理模式,通过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栋中、党员布在楼道里等措施,形成党建网格和治理网格“两网”融合,打造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协同的“两网三治”乡村治理模式。

巴南:乡村治理新模式 让村民从“局外人”变为“主人翁”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12-2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5日6时讯(通讯员 伍凤秋 陈雪)近年来,巴南花溪街道街道创新乡村治理模式,通过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栋中、党员分布在楼道里等措施,形成党建网格和治理网格“两网”融合,打造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协同的“两网三治”乡村治理模式。

花溪街道先锋新村小区是安置房小区,这几年,居民们突然从单家独户转为小区集中居住,从农民变居民,大家对身份的转变和习惯的改变一时不能接受。

“以前小区居民经常在楼道乱堆乱放,还经常因为琐事邻里争吵。”发布会上,花溪街道办事处主任叶奇介绍,为了解决小区居民从农民变居民过程中引发的精神文化匮乏、管理难、邻里关系不协调等问题,街道打破现有的党支部设置模式,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栋中,党员分布在楼道里,并建立邻姐工作室,选聘特色楼栋长、先锋管家,组建五色志愿者队伍,形成党建网格和治理网格“两网”融合,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协同的“两网三治”乡村治理模式。

“邻”姐工作室成员调解家庭矛盾.通讯员 伍凤秋 陈雪 供图
“邻”姐工作室成员调解家庭矛盾。通讯员 伍凤秋 陈雪 供图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居民法治意识,街道通过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招募辖区法律行业工作者、联系援助律师、对接法律专业大学生等形式,为每个小区配备1名法律顾问,建成以区、街道、村三级纵向法律援助机构为主体,与工、青、妇、老、残等维权中心横向联合为载体,以村(居)法律援助微信群为阵地的法援服务网络,促使社会治安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更加完善。

如今,“两网三治”乡村治理模式全面连通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实现了治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村民思想从“局外人”到“主人翁”的转变,乡风民风从“矛盾不断”向“德法盛行”的转变。今年9月,花溪街道先锋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巴南:乡村治理新模式 让村民从“局外人”变为“主人翁”

2021-12-25 06:30:35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5日6时讯(通讯员 伍凤秋 陈雪)近年来,巴南花溪街道街道创新乡村治理模式,通过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栋中、党员分布在楼道里等措施,形成党建网格和治理网格“两网”融合,打造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协同的“两网三治”乡村治理模式。

花溪街道先锋新村小区是安置房小区,这几年,居民们突然从单家独户转为小区集中居住,从农民变居民,大家对身份的转变和习惯的改变一时不能接受。

“以前小区居民经常在楼道乱堆乱放,还经常因为琐事邻里争吵。”发布会上,花溪街道办事处主任叶奇介绍,为了解决小区居民从农民变居民过程中引发的精神文化匮乏、管理难、邻里关系不协调等问题,街道打破现有的党支部设置模式,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栋中,党员分布在楼道里,并建立邻姐工作室,选聘特色楼栋长、先锋管家,组建五色志愿者队伍,形成党建网格和治理网格“两网”融合,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协同的“两网三治”乡村治理模式。

“邻”姐工作室成员调解家庭矛盾.通讯员 伍凤秋 陈雪 供图
“邻”姐工作室成员调解家庭矛盾。通讯员 伍凤秋 陈雪 供图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居民法治意识,街道通过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招募辖区法律行业工作者、联系援助律师、对接法律专业大学生等形式,为每个小区配备1名法律顾问,建成以区、街道、村三级纵向法律援助机构为主体,与工、青、妇、老、残等维权中心横向联合为载体,以村(居)法律援助微信群为阵地的法援服务网络,促使社会治安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更加完善。

如今,“两网三治”乡村治理模式全面连通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实现了治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村民思想从“局外人”到“主人翁”的转变,乡风民风从“矛盾不断”向“德法盛行”的转变。今年9月,花溪街道先锋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