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 巫山生态产业孕育美丽经济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9日18时讯(记者 姜力菘)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近年来,巫山紧紧依托“长江巫峡”“巫山云雨”“巫山神女”“巫山红叶”这些美丽的中国宝贝,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全力打造全域全景全时全季“三峡恋城·云雨巫山”旅游品牌。
全域皆美景
2200万人次相约“三峡恋城•云雨巫山”
过去,交通一直制约巫山旅游发展。游客进不来,留不住。
近年来,巫山坚持“交通围绕旅游转”理念,大手笔规划和投入,建设机场、高速、港口等对外交通枢纽,对内规划建设8条旅游大环线,将“城、景、村”串联起来,让游客360度“全域赏巫山”。
游客变多了, 巫山的“耍事”也变多了。
2021年,巫山频上热搜。“五里坡“成为重庆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三峡之光”情景夜游点亮夜经济,大昌古镇重装开街,宁江渡重现“江湖”……
红叶节期间,巫山联合国内顶级夜游创制团队,推出了《三峡之光》大型长江情境夜游,用三艘灯光华丽的大型游船,联动 “两江四岸”建筑集群创意光影,形成了一个全程12公里,时长达70分钟的大型室外秀,该项目一经亮相便惊艳全网,吸引6000人争相打卡。
现今的巫山旅游,坚持“山水结合、文旅融合、水陆并进”发展思路,从过去单一的“过境游”,拓展形成“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品叶”的四季游。2021年,2200万人次相约巫山,完成景区购票16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亿元。
打好文化牌
用“神女”让巫山出圈
旅游的粘性要更强,就要从“卖风景”向“卖文化”迭代。
巫山有世界级的龙骨坡文化、赫赫有名的巫文化,独具特色的神女文化……这些年,巫山人深谙融合之道,让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逐渐“变现”。
享誉世界的巫峡·神女峰景区,由神女峰千古传说衍生而来。巫山通过深挖神女文化,借助屈原《山鬼》、宋玉《神女赋》等名家名篇,不断深化巫山神女的形象。
依托神女文化和巫山红叶,升级打造“三峡恋城·云雨巫山”新品牌,推出大型室内奇幻秀《巫山神女》剧目,举办神女旅游文化艺术节,拓展延伸“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等,实现神女IP全产业链输出。
数据显示,2021年“十一”国庆节,自由行游客首次反超团队游客,越来越多的游客认可“巫山神女”“巫山云雨”“巫山红叶”等IP价值。
打好生态牌:
用“康养”为巫山加码
“三峡恋城·云雨巫山”赚足了眼球。如何进一步放大效应,让自然人文资源加速增值?
近年来,巫山县依托三峡地区独有的生态环境、气候资源,全力打造巫山云雨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
该度假区位于巫峡北岸,呈带状分布在小三峡与三峡之颠两个景区之间,规划面积约76平方公里,主要探索“康养+旅游、农业、文化、医疗、运动、研学”等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康养旅游产业集聚。
经过几年的建设,度假区已初具规模。森林小镇、摩天岭壹号、“三峡·云嶺江山”生态康养小区、凯创·云尚公舍等一批高端康养旅游度假项目已经吸引数千人入住。
携各种政策扶持和利好,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作为集避暑、康养、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休闲胜地,必将推动康养旅游度假区成为巫山旅游经济新的增长极。
启航新征程:
巫山旅游将实现“三大转变”
未来,巫山旅游将如何发展?
在前不久的巫山县第十五届党代会上,巫山县提出“建设生态优先新高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和“三区两地一城一中心”的发展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巫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基调和升级蓝图。
具体到落实层面,就是要实现“三大转变”:
首先,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树立“大旅游”、“大景区”、“大文化”观念,寻求“水陆空铁”交通资源整合,依托“两江四岸”城市品质提升,把城市作为“大景区”进行建设,实现景景无缝衔接,城景深度融合,同时注重文塑旅、以旅彰文,使旅游成为巫山第一核心竞争力。
第二,实现从“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提供全季节、全天候、全时段旅游服务,推动旅游产品“四季化”,融入科技创新元素深度体验旅游产品,深耕“智慧旅游”,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
最后,实现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策划宁江渡、楚阳台、高唐湖等六张城市新名片,并配套建设消费聚集区,推出巫山烤鱼、三峡原味等特色餐饮,入驻品牌酒店、增加商务酒店、发展特色民宿,拓展度假旅游、研学旅游、户外旅游等旅游新方向,让游客“吃的好、住的好,玩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