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基础设施补短板 乡村振兴有活力
近段时间,在潼南区新胜镇桅杆村,一条宽1.8米、厚0.15米的产业便道正加紧施工。

潼南:基础设施补短板 乡村振兴有活力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1-22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2日6时讯(通讯员 蒋坐 涂晓红)2021年以来,重庆市潼南区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赈”的作用,吸纳农民就近就业,拓宽农村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潼南区发展改革委统筹区级相关涉农部门,因地制宜,科学谋划项目,遴选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为村民提供就近务工岗位。

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务工收入。通讯员  蒋坐 涂晓红 摄
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务工收入。通讯员  蒋坐 涂晓红 摄

近段时间,在潼南区新胜镇桅杆村,一条宽1.8米、厚0.15米的产业便道正加紧施工。这是潼南区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不仅解决了老百姓机耕机收和出行问题,同时也帮助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做到务工、顾家“两不误”。

近年来,潼南区从补上“三农”领域基础设施短板、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及打造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中寻找切入点,以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在全区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林业草原基础设施等五大领域扎实开展以工代赈工作。

据介绍,2021年潼南区以工代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项目共计10个,已完工1个,其余9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共计吸纳当地劳动力362人,发放劳务报酬328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助力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总体来看,以工代赈项目绝大多数是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的项目,虽然是‘小工程’,但解决的却是事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大难题’。”潼南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以工代赈通过“赈”的方式吸纳当地群众务工就业,通过“以工代训”增强群众劳动技能,通过发放劳务报酬来保障群众务工收入,有利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依托‘以工代训’,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该负责人说,潼南区依托以工代赈,实现受益群众“增技赋能”,解决好项目区劳动力因技能不足而难以参与工程建设的问题,统筹各类培训资源,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突出以工代赈特点,引导项目实施单位采取“培训+上岗、边干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实训和“以工代训”,对参与务工的农村群众开展就业培训,帮助务工群众掌握操作技能。

下一步,潼南区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区级相关部门,加大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力度,认真做好务工组织、报酬发放和技能培训等工作,实现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确保以工代赈方式政策落到实处。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潼南:基础设施补短板 乡村振兴有活力

2022-01-22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2日6时讯(通讯员 蒋坐 涂晓红)2021年以来,重庆市潼南区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赈”的作用,吸纳农民就近就业,拓宽农村群众就业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潼南区发展改革委统筹区级相关涉农部门,因地制宜,科学谋划项目,遴选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为村民提供就近务工岗位。

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务工收入。通讯员  蒋坐 涂晓红 摄
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务工收入。通讯员  蒋坐 涂晓红 摄

近段时间,在潼南区新胜镇桅杆村,一条宽1.8米、厚0.15米的产业便道正加紧施工。这是潼南区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不仅解决了老百姓机耕机收和出行问题,同时也帮助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做到务工、顾家“两不误”。

近年来,潼南区从补上“三农”领域基础设施短板、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及打造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中寻找切入点,以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在全区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林业草原基础设施等五大领域扎实开展以工代赈工作。

据介绍,2021年潼南区以工代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项目共计10个,已完工1个,其余9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共计吸纳当地劳动力362人,发放劳务报酬328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助力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总体来看,以工代赈项目绝大多数是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的项目,虽然是‘小工程’,但解决的却是事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大难题’。”潼南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以工代赈通过“赈”的方式吸纳当地群众务工就业,通过“以工代训”增强群众劳动技能,通过发放劳务报酬来保障群众务工收入,有利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依托‘以工代训’,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该负责人说,潼南区依托以工代赈,实现受益群众“增技赋能”,解决好项目区劳动力因技能不足而难以参与工程建设的问题,统筹各类培训资源,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突出以工代赈特点,引导项目实施单位采取“培训+上岗、边干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实训和“以工代训”,对参与务工的农村群众开展就业培训,帮助务工群众掌握操作技能。

下一步,潼南区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区级相关部门,加大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力度,认真做好务工组织、报酬发放和技能培训等工作,实现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确保以工代赈方式政策落到实处。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淳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