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万善桥:百年古桥 落影成月
山川钟灵毓秀,古桥流水人家。中国的古桥,在历代文人笔墨中,皆居相当重要的位置,似乎那一木一石、一笔一划间,总是蕴藏着一份欲说还休的情思。

梁平万善桥:百年古桥 落影成月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2-0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4日6时讯(通讯员 周茜)山川钟灵毓秀,古桥流水人家。中国的古桥,在历代文人笔墨中,皆居相当重要的位置,似乎那一木一石、一笔一划间,总是蕴藏着一份欲说还休的情思。

近日,笔者追寻着万梁古驿道的痕迹,踏上这座位于曲水镇中丰社区五组的三百年古桥——万善桥,静静探寻和聆听这座古桥的斑驳故事。

横跨于河面之上的万善桥。
横跨于河面之上的万善桥。通讯员 熊伟 摄

沿着万善桥古朴沧桑的石阶而上,25米的石拱桥跨度,成百上千的石头组成的65步阶梯,仿佛每一步都能踏进这座桥的历史。一步一台阶,抚摸着桥护栏上精美的石刻雕花,其巧妙的建造工艺,无一不凝聚着古人的勤劳和智慧。

据资料记载,万善桥建于明末清初(约公元1630年—1650年)之际,坐落于佛印山之下,立于白洋河之上,属于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梁平区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拱桥之一。全桥皆由石头砌成,两端入口至桥顶分别有32步、33步石阶,四周群山环绕,风景秀丽。

站在这座历经三百多年风雨的石拱桥上,分布均匀的石砖砌入桥面,一块块地并排着,石砖表面已斑驳点点。桥两边是连绵的房屋和无尽的田畴。土梗的脊梁紧紧地依偎在万善桥身边,那些蔓延滋生的野草也将它包围起来,显得格外的低矮,它一动不动地卧在那儿,任凭一切风霜酷暑的洗礼。

远远望去,万善桥犹如一头憨厚的老牛,挺着突起的背脊,食尽了岁月的朝朝暮暮。似乎人们早已忘记了它,淡却了走在它上面的脚步,可它却记得时光中自己光彩的影子,在万梁古驿道必经之路连接南北交通,诉说当地经济的往日辉煌。

万善桥因何而建?桥名为何而来?它深藏的传奇故事是什么?带着诸多疑问,笔者走访了当地的老者。

在曲水人口口相传的记忆中,万善桥地处万梁古驿道的核心位置,人们从梁平出发翻越高梁山,经由蟠龙古驿道到白洋河时刚好一天的路程,正好在此歇脚。两岸行人过河需脱鞋袜、卷裤管趟水。一到冬天,寒冷刺骨,十分不便;每值春夏之际,白洋河时常泛滥,湍急的河水断绝两岸交通,令远行的人们苦不堪言。于是,时有乡贤倡导十里八乡的乡民筹款建石桥。

游客在万善桥游玩、拍照。
游客在万善桥游玩、拍照。通讯员 熊伟 摄

鲁班下凡时路过此地,正好遇到村民在建桥,鲁班便想参与其中。他再三请求,工人们却不搭理他,但鲁班并不生气,却在附近一农家小院住了下来,利用几天的时间打造了一条石猪槽。临走时,便将石猪槽交给附近村民,并交代道:“如果此桥最后不能完成收工,就将此石猪槽送予他们,自有妙用。”后来,在万善桥即将完工时,独差一条收缝石。在大家感到焦虑无助之时,那位村民将鲁班的石猪槽拿了出来,没有经过任何改动,便能恰好将拱桥完好收缝。当工人们得知石猪槽是之前过路人相赠时,都感到羞愧难当。于是,为纪念鲁班的善意之举,村民故将此桥取名为“万善桥”。

万善桥建好后,一时间商旅南来北往、熙熙攘攘,豪宅大院鳞次栉比,店铺货品琳琅满目,在桥畔催生出一座著名的白洋铺古镇。车马声、叫卖声、喧嚣声响成一片,好一派繁华光景,万县(现万州区)、梁山(现梁平区)的乡民获益匪浅,真正彰显应验了“万善”的桥名。

一桥枕清梦,人间世日长。三百多年过去了,万善桥已布满斑驳痕迹,却仍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点缀于山野中,坐落于河流上,承受着曲水百姓千万双叠放在一起的足迹。旭日东升,村民和学生从这里去劳作和学习;夕阳西下,农家人的牛羊群从这里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座烟雨古色中的石拱桥,渐渐成为这世间一道低调,却靓丽的景色,见证着世世代代曲水人的点滴故事。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梁平万善桥:百年古桥 落影成月

2022-02-04 06:30:26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4日6时讯(通讯员 周茜)山川钟灵毓秀,古桥流水人家。中国的古桥,在历代文人笔墨中,皆居相当重要的位置,似乎那一木一石、一笔一划间,总是蕴藏着一份欲说还休的情思。

近日,笔者追寻着万梁古驿道的痕迹,踏上这座位于曲水镇中丰社区五组的三百年古桥——万善桥,静静探寻和聆听这座古桥的斑驳故事。

横跨于河面之上的万善桥。
横跨于河面之上的万善桥。通讯员 熊伟 摄

沿着万善桥古朴沧桑的石阶而上,25米的石拱桥跨度,成百上千的石头组成的65步阶梯,仿佛每一步都能踏进这座桥的历史。一步一台阶,抚摸着桥护栏上精美的石刻雕花,其巧妙的建造工艺,无一不凝聚着古人的勤劳和智慧。

据资料记载,万善桥建于明末清初(约公元1630年—1650年)之际,坐落于佛印山之下,立于白洋河之上,属于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梁平区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拱桥之一。全桥皆由石头砌成,两端入口至桥顶分别有32步、33步石阶,四周群山环绕,风景秀丽。

站在这座历经三百多年风雨的石拱桥上,分布均匀的石砖砌入桥面,一块块地并排着,石砖表面已斑驳点点。桥两边是连绵的房屋和无尽的田畴。土梗的脊梁紧紧地依偎在万善桥身边,那些蔓延滋生的野草也将它包围起来,显得格外的低矮,它一动不动地卧在那儿,任凭一切风霜酷暑的洗礼。

远远望去,万善桥犹如一头憨厚的老牛,挺着突起的背脊,食尽了岁月的朝朝暮暮。似乎人们早已忘记了它,淡却了走在它上面的脚步,可它却记得时光中自己光彩的影子,在万梁古驿道必经之路连接南北交通,诉说当地经济的往日辉煌。

万善桥因何而建?桥名为何而来?它深藏的传奇故事是什么?带着诸多疑问,笔者走访了当地的老者。

在曲水人口口相传的记忆中,万善桥地处万梁古驿道的核心位置,人们从梁平出发翻越高梁山,经由蟠龙古驿道到白洋河时刚好一天的路程,正好在此歇脚。两岸行人过河需脱鞋袜、卷裤管趟水。一到冬天,寒冷刺骨,十分不便;每值春夏之际,白洋河时常泛滥,湍急的河水断绝两岸交通,令远行的人们苦不堪言。于是,时有乡贤倡导十里八乡的乡民筹款建石桥。

游客在万善桥游玩、拍照。
游客在万善桥游玩、拍照。通讯员 熊伟 摄

鲁班下凡时路过此地,正好遇到村民在建桥,鲁班便想参与其中。他再三请求,工人们却不搭理他,但鲁班并不生气,却在附近一农家小院住了下来,利用几天的时间打造了一条石猪槽。临走时,便将石猪槽交给附近村民,并交代道:“如果此桥最后不能完成收工,就将此石猪槽送予他们,自有妙用。”后来,在万善桥即将完工时,独差一条收缝石。在大家感到焦虑无助之时,那位村民将鲁班的石猪槽拿了出来,没有经过任何改动,便能恰好将拱桥完好收缝。当工人们得知石猪槽是之前过路人相赠时,都感到羞愧难当。于是,为纪念鲁班的善意之举,村民故将此桥取名为“万善桥”。

万善桥建好后,一时间商旅南来北往、熙熙攘攘,豪宅大院鳞次栉比,店铺货品琳琅满目,在桥畔催生出一座著名的白洋铺古镇。车马声、叫卖声、喧嚣声响成一片,好一派繁华光景,万县(现万州区)、梁山(现梁平区)的乡民获益匪浅,真正彰显应验了“万善”的桥名。

一桥枕清梦,人间世日长。三百多年过去了,万善桥已布满斑驳痕迹,却仍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点缀于山野中,坐落于河流上,承受着曲水百姓千万双叠放在一起的足迹。旭日东升,村民和学生从这里去劳作和学习;夕阳西下,农家人的牛羊群从这里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座烟雨古色中的石拱桥,渐渐成为这世间一道低调,却靓丽的景色,见证着世世代代曲水人的点滴故事。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