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学史力行践初心 生态治理见成效
如今,站在沙坪坝歌乐山街道的“天池”边上,放眼望去是波光粼粼、倒映着整洁屋舍的干净湖泊。不远处的小花园里,是当地村民悠闲惬意、侃侃而谈的欢声笑语。

沙坪坝:学史力行践初心 生态治理见成效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2-0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7日6时讯(通讯员 张浩)如今,站在沙坪坝歌乐山街道的“天池”边上,放眼望去是波光粼粼、倒映着整洁屋舍的干净湖泊。不远处的小花园里,是当地村民悠闲惬意、侃侃而谈的欢声笑语。

“天池”的变化,是歌乐山街道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用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让群众分享治理成果、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整治后的“天池”风景如画。 歌乐山街道供图
整治后的“天池”风景如画。 歌乐山街道供图

用“红色”教育

强化“绿色”担当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歌乐山街道充分利用“党史”这本生动丰富的教科书,激发党员干部的奋进之力,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歌乐山街道坚持从自身发展上找问题、从百姓的关切中找方向,以“天池”的变化换取群众的认可,让“红色”教育成为当地党员干部强化“绿色”担当的工作格局。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歌乐山片区,因大批中小企业长期以来的无序发展,“天池”水生态系统因此遭到严重破坏。

为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绿色富民工程,奠定乡村振兴坚实基础,守护好歌乐山这块镶嵌在沙坪坝城市中的宝贝,街道吹响了以“天池”水体治理为生态“首战”的号角。

2019年,“天池”环境整治工程正式提上日程,随着轰鸣的挖掘机和工人的入场,村民们看到了希望。通过清淤、重新铺设污水管网、移栽树木等措施,“天池”环境在一天天变好。更让村民欣喜的是,2020年环境提升工程也随之而来,“天池”周边的环境得到改善。

环境好了,村民的心情也更好了。茶余饭后,村民三五相邀,都愿意环湖走上一圈,重拾当年“天池”美景。

而为了让“天池”变得让村民更喜欢,2021年,歌乐山街道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再次以“天池”为抓手,以“望山、依水、伴湖、倚林”为主题,在“天池”周边增设休闲座椅、运动健身器材、休闲步道、花田景观带、休闲广场、公共卫生间,铺设渗水砖等。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再度走进“天池”,这里树丰草茂、碧波荡漾,早已不见当年“千疮百孔”的“黑臭”模样。村民也能在“天池”边上实现“清晨能锻炼身体、傍晚能休闲散步”的美好愿景。而这种“小切口”带来的“大变化”,让基层群众获得了更多幸福感。

让“绿色”本底

释放生态“优势”

“天池”的成功蜕变,让歌乐山街道进一步明确了“以生态治理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思路。

在这条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街道广大党员干部,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目标,担当作为,聚焦“清洁、秩序、美化”三个关键,发动群众,搞好“一化两改三不见”专项行动。

“2021年,我们还以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契机,带动村民一起共建美好乡村。”歌乐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述华告诉笔者,街道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完成了800余栋农村旧房改造和外立面整治,改造了1100多户农村厕所,栽植花卉苗木2万平方米。在做好生态文章的同时,还积极谋划产业转型,解决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问题。以当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为抓手,各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作用,坚定走好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辣子鸡”“蒋胡豆”“双嗒麻油”等乡土品牌还先后获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的“颐麓欢歌”“果香漫城”“路亚基地”“伊斯特庄园”为游客提供特色农业、休闲垂钓、户外运动等项目;“天池花田”“阳光水岸”“落霞听涛”等景点,在可观可玩之外,增强了文化内涵,城里人“周末到歌乐”已渐成风尚。

唐述华表示,下一步,歌乐山街道将一体推进沙坪坝“长架子、长肌肉、长模样”,围绕“图新图变图强”总体目标,高水平绘就中部“诗意田园”。同时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实施田园、菜园、果园、花园和家园“五园共治”,为奏响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贡献歌乐山的智慧和力量。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沙坪坝:学史力行践初心 生态治理见成效

2022-02-07 06:30:16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7日6时讯(通讯员 张浩)如今,站在沙坪坝歌乐山街道的“天池”边上,放眼望去是波光粼粼、倒映着整洁屋舍的干净湖泊。不远处的小花园里,是当地村民悠闲惬意、侃侃而谈的欢声笑语。

“天池”的变化,是歌乐山街道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用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让群众分享治理成果、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整治后的“天池”风景如画。 歌乐山街道供图
整治后的“天池”风景如画。 歌乐山街道供图

用“红色”教育

强化“绿色”担当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歌乐山街道充分利用“党史”这本生动丰富的教科书,激发党员干部的奋进之力,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歌乐山街道坚持从自身发展上找问题、从百姓的关切中找方向,以“天池”的变化换取群众的认可,让“红色”教育成为当地党员干部强化“绿色”担当的工作格局。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歌乐山片区,因大批中小企业长期以来的无序发展,“天池”水生态系统因此遭到严重破坏。

为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绿色富民工程,奠定乡村振兴坚实基础,守护好歌乐山这块镶嵌在沙坪坝城市中的宝贝,街道吹响了以“天池”水体治理为生态“首战”的号角。

2019年,“天池”环境整治工程正式提上日程,随着轰鸣的挖掘机和工人的入场,村民们看到了希望。通过清淤、重新铺设污水管网、移栽树木等措施,“天池”环境在一天天变好。更让村民欣喜的是,2020年环境提升工程也随之而来,“天池”周边的环境得到改善。

环境好了,村民的心情也更好了。茶余饭后,村民三五相邀,都愿意环湖走上一圈,重拾当年“天池”美景。

而为了让“天池”变得让村民更喜欢,2021年,歌乐山街道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再次以“天池”为抓手,以“望山、依水、伴湖、倚林”为主题,在“天池”周边增设休闲座椅、运动健身器材、休闲步道、花田景观带、休闲广场、公共卫生间,铺设渗水砖等。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再度走进“天池”,这里树丰草茂、碧波荡漾,早已不见当年“千疮百孔”的“黑臭”模样。村民也能在“天池”边上实现“清晨能锻炼身体、傍晚能休闲散步”的美好愿景。而这种“小切口”带来的“大变化”,让基层群众获得了更多幸福感。

让“绿色”本底

释放生态“优势”

“天池”的成功蜕变,让歌乐山街道进一步明确了“以生态治理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思路。

在这条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街道广大党员干部,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目标,担当作为,聚焦“清洁、秩序、美化”三个关键,发动群众,搞好“一化两改三不见”专项行动。

“2021年,我们还以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契机,带动村民一起共建美好乡村。”歌乐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唐述华告诉笔者,街道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完成了800余栋农村旧房改造和外立面整治,改造了1100多户农村厕所,栽植花卉苗木2万平方米。在做好生态文章的同时,还积极谋划产业转型,解决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问题。以当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为抓手,各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作用,坚定走好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辣子鸡”“蒋胡豆”“双嗒麻油”等乡土品牌还先后获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的“颐麓欢歌”“果香漫城”“路亚基地”“伊斯特庄园”为游客提供特色农业、休闲垂钓、户外运动等项目;“天池花田”“阳光水岸”“落霞听涛”等景点,在可观可玩之外,增强了文化内涵,城里人“周末到歌乐”已渐成风尚。

唐述华表示,下一步,歌乐山街道将一体推进沙坪坝“长架子、长肌肉、长模样”,围绕“图新图变图强”总体目标,高水平绘就中部“诗意田园”。同时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实施田园、菜园、果园、花园和家园“五园共治”,为奏响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贡献歌乐山的智慧和力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