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百年字号的匠心情怀

大足:百年字号的匠心情怀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2-2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1日16时讯(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通讯员 蒋世勇)早春之际,正是开启传统白酒酿制工艺时节。走进千年大足龙水五金重镇,在濑溪河畔上龙水大桥旁幽静的深巷里,至今已是第102个年头的百年老字号“龙水酒厂”,空气里飘洒出一缕缕诱人的酒香。

龙水镇,不但自古就有“千年五金”美誉,而且也有“鱼米之乡”的富饶,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历史上当地深厚的高粱文化造就了高超的白酒酿造技艺,而坚守传统古法手工酿酒工艺,经过代代酿酒大师口传心授,传承至今。

1酿酒起蒸出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酿酒起蒸出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跟师学艺 领悟精髓

“这是龙水镇的花市街,这条巷子因为酒厂在这里,因而老百姓称它为‘酒厂巷’”。迎着初春的晨光,龙水百年酒厂老字号传承人唐国银身着传统的酒匠工装,娓娓而谈。

“我还记得1981年,刚进厂工作的时候只有十八岁,跟着当时厂里最出色的老师傅学习传统酿酒工艺。从泡粮、蒸粮、培菌、发酵、蒸馏,每一道工艺,每一个细节,师傅都手把手的教。”唐国银兴致勃勃的介绍着,“师傅总说,酿酒是个大手艺,有一个细节错了,都会影响酒的品质。

2口味酒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口味酒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那时候我还是个小伙子,干事积极又勤快,师傅可喜欢我了。”唐国银回忆说,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当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时,龙水酒厂的酿酒车间里已经热火朝天。一群打着赤膊,光着脚板的酿酒工人正端着半人高的簸箕,把蒸好的高粱拿出来晾放,前前后后的忙活着各种酿酒环节。

一走进车间,笔者就联想到了电影《红高粱》里面工人们酿酒的画面,真是一模一样。时值初春,工人们穿这么单薄,不冷么?当大量的水蒸气充斥着整个车间,笔者一下就找到了答案。“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所以我们酿酒工人才要穿这么少。”唐国银介绍。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需要散出去,所以酿酒车间要选有传统砖瓦盖顶,透气性好,房顶四周都有大量的排气口,都是方便散热。

唐国银笑着说:“冬天还好,暖和;夏天的话,热得才难受,都是咬牙坚持。所以常说喝口酒暖下身子,那是因为我们酿酒师傅攒的劲儿都在酒里了。”

3酿酒起蒸出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酿酒起蒸出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百年窖池 酿酒“宝贝”

“我们能传承百年传统工艺,为濑溪河畔老百姓酿出龙水好酒,全靠建厂时就修起的这6口,至今102年的酿酒‘宝贝’。”当天,唐国银带上笔者观看窖池说,酒厂里的配糟,是建厂这么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承下来。

“厂里的窖池,池里的窑泥、菌群?从我刚进厂时就一直在使用,几十年过去一直沿用至今。”唐国银说,这些够“老”窑泥、菌群,也都因此成了龙水酒厂酿酒的“宝贝”。

据悉,重庆龙水酿酒有限公司,又名“龙水酒厂”,地处龙水镇花市街濑溪河畔,始建于1920年,从“同轩正”酒厂沿革而来。1920年,“同轩正”酒厂创办,后创立分支“恒轩正”酒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恒轩正”定名为大足县龙水酒厂,1995年更名为重庆龙水酿酒有限公司。从建厂以来,龙水酒厂一直坚持选用优质纯高粱原料,采用传统酿酒工艺,严控酒体品质,其生产的优质白酒,得到当地老百姓多年的喜爱。

4百年窖池。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百年窖池。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据介绍,中国传统酿酒工艺又叫小曲酿酒,是指用整粒粮食为原料,使用小曲为糖化发酵剂酿造的蒸馏酒。中国传统酿酒工艺历史悠久,多盛行于我国西南地区,尤其以四川、重庆最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传统酿酒工艺的传承,国家专门组织人员走访了西南各地顶尖的酿酒师傅,对他们的优秀经验进行总结,传授到了当时西南各大酒厂,龙水酒厂就是其中之一。

对喝酒人来说,美酒是味蕾的享受,是沟通的桥梁;对酿酒人来说,美酒是自然和时间的馈赠。每一滴美酒的产生,都是原料通过时间的发酵得来的。从粮食到白酒,在传统酿酒工艺下,最少不低于7天的时间。面对笔者对传统酿酒工艺的兴趣,唐国银侃侃而谈。

5高粱。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高粱。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现在很多厂对传统酿酒工艺进行了改进,减少了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时间,虽然提升了生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酒体的品质下降了,失去了高粱酒特有的风味。唐国银表示,所以,酿酒要有一颗“匠心”:一是原料要“纯”,要用纯粮食做原料,高粱酒就是纯高粱酿。二是工艺要“严”,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要把细节把握好,老一辈的经验总结传下来,都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三是菌群要“老”,白酒发酵就靠菌群,菌群就来自配糟和窖池的。“国窖1573”为什么定位是高端白酒,因为它的窖池就是1573年建的,窖池的菌群够“老”。龙水酒厂里的配糟,也是在建厂的初期,这么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承下来。

6测量白酒。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测量白酒。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浓浓深情 匠心传承

“周边已经全部旧城改造完了,就只有这个酒厂还保持原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唐国银深情叙述说自己已经坚守了41年的地方。从他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一颗滚烫的心和浓浓的情。这样的感情,唐国银认为源自于对龙水酒厂饱含深情,更是对传承传统酿酒工艺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濑溪河畔的龙水酒厂,到今年已经是第102个年头了,因为周边房屋的城镇改造建设,它已经地处到了花市街的一个巷子里,这个巷子也因它命名为了“酒厂巷”。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不管这家企业的名字如何变化,“龙水酒厂”这四个字,一直是当地老百姓对它的特定称呼。

7老顾客青睐。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老顾客青睐。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一家百年历史的老店都非常难得,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老厂,更是发展不易。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改革,龙水酒厂经营困难,面临工人下岗,企业破产清算的局面。看着这么多年的老酒厂,想想酿了这么多年的酒,唐国银越想越舍不得,四处奔走,号召了当时厂里的几名骨干员工,大家团结一致,自主经营,终于支撑了过来。

“最困难的时候,还是大家东借西凑的10多万块钱,将高粱购买回来,才‘有米下锅’。”回忆当初的困境,唐国银至今记忆犹新。这么多年来,面对前些年市场上房地产、融资业务兴盛,很多人纷纷转行,唐国银依然坚守自己的传统酿酒本业。

今天,每当看到几十年的老顾客打了酒后,迫不及待的喝上一口过瘾的样子,唐国银都觉得当初的选择非常值得!

“我对传统酿酒工艺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未来也将步履不停,继续坚守。”41年, 唐国银一直在酒厂坚守着,从一个青涩稚嫩的少年变成了头发半白的老头,他将最宝贵的时光交给了酒厂,在他看来,这41年快乐而充实,在辛勤工作的过程中时间过得飞快,在为传承传统酿酒工艺中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他说,能把这门传统酿酒工艺传承下去,把濑溪河畔的美酒酿出来,让大足的老百姓能有喝得起的好酒,再苦再难,也会一直坚守。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大足:百年字号的匠心情怀

2022-02-21 16:04:51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1日16时讯(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通讯员 蒋世勇)早春之际,正是开启传统白酒酿制工艺时节。走进千年大足龙水五金重镇,在濑溪河畔上龙水大桥旁幽静的深巷里,至今已是第102个年头的百年老字号“龙水酒厂”,空气里飘洒出一缕缕诱人的酒香。

龙水镇,不但自古就有“千年五金”美誉,而且也有“鱼米之乡”的富饶,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历史上当地深厚的高粱文化造就了高超的白酒酿造技艺,而坚守传统古法手工酿酒工艺,经过代代酿酒大师口传心授,传承至今。

1酿酒起蒸出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酿酒起蒸出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跟师学艺 领悟精髓

“这是龙水镇的花市街,这条巷子因为酒厂在这里,因而老百姓称它为‘酒厂巷’”。迎着初春的晨光,龙水百年酒厂老字号传承人唐国银身着传统的酒匠工装,娓娓而谈。

“我还记得1981年,刚进厂工作的时候只有十八岁,跟着当时厂里最出色的老师傅学习传统酿酒工艺。从泡粮、蒸粮、培菌、发酵、蒸馏,每一道工艺,每一个细节,师傅都手把手的教。”唐国银兴致勃勃的介绍着,“师傅总说,酿酒是个大手艺,有一个细节错了,都会影响酒的品质。

2口味酒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口味酒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那时候我还是个小伙子,干事积极又勤快,师傅可喜欢我了。”唐国银回忆说,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当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时,龙水酒厂的酿酒车间里已经热火朝天。一群打着赤膊,光着脚板的酿酒工人正端着半人高的簸箕,把蒸好的高粱拿出来晾放,前前后后的忙活着各种酿酒环节。

一走进车间,笔者就联想到了电影《红高粱》里面工人们酿酒的画面,真是一模一样。时值初春,工人们穿这么单薄,不冷么?当大量的水蒸气充斥着整个车间,笔者一下就找到了答案。“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所以我们酿酒工人才要穿这么少。”唐国银介绍。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需要散出去,所以酿酒车间要选有传统砖瓦盖顶,透气性好,房顶四周都有大量的排气口,都是方便散热。

唐国银笑着说:“冬天还好,暖和;夏天的话,热得才难受,都是咬牙坚持。所以常说喝口酒暖下身子,那是因为我们酿酒师傅攒的劲儿都在酒里了。”

3酿酒起蒸出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酿酒起蒸出糟。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百年窖池 酿酒“宝贝”

“我们能传承百年传统工艺,为濑溪河畔老百姓酿出龙水好酒,全靠建厂时就修起的这6口,至今102年的酿酒‘宝贝’。”当天,唐国银带上笔者观看窖池说,酒厂里的配糟,是建厂这么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承下来。

“厂里的窖池,池里的窑泥、菌群?从我刚进厂时就一直在使用,几十年过去一直沿用至今。”唐国银说,这些够“老”窑泥、菌群,也都因此成了龙水酒厂酿酒的“宝贝”。

据悉,重庆龙水酿酒有限公司,又名“龙水酒厂”,地处龙水镇花市街濑溪河畔,始建于1920年,从“同轩正”酒厂沿革而来。1920年,“同轩正”酒厂创办,后创立分支“恒轩正”酒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恒轩正”定名为大足县龙水酒厂,1995年更名为重庆龙水酿酒有限公司。从建厂以来,龙水酒厂一直坚持选用优质纯高粱原料,采用传统酿酒工艺,严控酒体品质,其生产的优质白酒,得到当地老百姓多年的喜爱。

4百年窖池。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百年窖池。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据介绍,中国传统酿酒工艺又叫小曲酿酒,是指用整粒粮食为原料,使用小曲为糖化发酵剂酿造的蒸馏酒。中国传统酿酒工艺历史悠久,多盛行于我国西南地区,尤其以四川、重庆最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传统酿酒工艺的传承,国家专门组织人员走访了西南各地顶尖的酿酒师傅,对他们的优秀经验进行总结,传授到了当时西南各大酒厂,龙水酒厂就是其中之一。

对喝酒人来说,美酒是味蕾的享受,是沟通的桥梁;对酿酒人来说,美酒是自然和时间的馈赠。每一滴美酒的产生,都是原料通过时间的发酵得来的。从粮食到白酒,在传统酿酒工艺下,最少不低于7天的时间。面对笔者对传统酿酒工艺的兴趣,唐国银侃侃而谈。

5高粱。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高粱。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现在很多厂对传统酿酒工艺进行了改进,减少了生产工序,缩短了生产时间,虽然提升了生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酒体的品质下降了,失去了高粱酒特有的风味。唐国银表示,所以,酿酒要有一颗“匠心”:一是原料要“纯”,要用纯粮食做原料,高粱酒就是纯高粱酿。二是工艺要“严”,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要把细节把握好,老一辈的经验总结传下来,都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三是菌群要“老”,白酒发酵就靠菌群,菌群就来自配糟和窖池的。“国窖1573”为什么定位是高端白酒,因为它的窖池就是1573年建的,窖池的菌群够“老”。龙水酒厂里的配糟,也是在建厂的初期,这么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承下来。

6测量白酒。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测量白酒。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浓浓深情 匠心传承

“周边已经全部旧城改造完了,就只有这个酒厂还保持原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唐国银深情叙述说自己已经坚守了41年的地方。从他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一颗滚烫的心和浓浓的情。这样的感情,唐国银认为源自于对龙水酒厂饱含深情,更是对传承传统酿酒工艺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濑溪河畔的龙水酒厂,到今年已经是第102个年头了,因为周边房屋的城镇改造建设,它已经地处到了花市街的一个巷子里,这个巷子也因它命名为了“酒厂巷”。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不管这家企业的名字如何变化,“龙水酒厂”这四个字,一直是当地老百姓对它的特定称呼。

7老顾客青睐。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老顾客青睐。特约通讯员 谭显全 摄

一家百年历史的老店都非常难得,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老厂,更是发展不易。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改革,龙水酒厂经营困难,面临工人下岗,企业破产清算的局面。看着这么多年的老酒厂,想想酿了这么多年的酒,唐国银越想越舍不得,四处奔走,号召了当时厂里的几名骨干员工,大家团结一致,自主经营,终于支撑了过来。

“最困难的时候,还是大家东借西凑的10多万块钱,将高粱购买回来,才‘有米下锅’。”回忆当初的困境,唐国银至今记忆犹新。这么多年来,面对前些年市场上房地产、融资业务兴盛,很多人纷纷转行,唐国银依然坚守自己的传统酿酒本业。

今天,每当看到几十年的老顾客打了酒后,迫不及待的喝上一口过瘾的样子,唐国银都觉得当初的选择非常值得!

“我对传统酿酒工艺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未来也将步履不停,继续坚守。”41年, 唐国银一直在酒厂坚守着,从一个青涩稚嫩的少年变成了头发半白的老头,他将最宝贵的时光交给了酒厂,在他看来,这41年快乐而充实,在辛勤工作的过程中时间过得飞快,在为传承传统酿酒工艺中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他说,能把这门传统酿酒工艺传承下去,把濑溪河畔的美酒酿出来,让大足的老百姓能有喝得起的好酒,再苦再难,也会一直坚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