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青年返乡当菌农 带动村民撑起“致富伞”
宋建告诉笔者,以前他在外面工作,回老家后看着青山绿水的家乡,便萌生了返乡发展的念头。此时,黎香湖镇政府也表示将大力支持他们回乡发展。

南川:青年返乡当菌农 带动村民撑起“致富伞”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2-2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3日15时45分讯(通讯员 聂灵灵)“薄膜打开注意通风,天气热了就开始大量采收。”近日,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西湖村青年宋建和技术人员龚润平正在向村民讲解赤松茸采收前的注意事项,这两个当“老师”的青年一个是福建人,一个是本地人。

宋建告诉笔者,以前他在外面工作,回老家后看着青山绿水的家乡,便萌生了返乡发展的念头。此时,黎香湖镇政府也表示将大力支持他们回乡发展。

宋建是土生土长的西湖村人,2018年10月流转560亩土地开始发展农业。起初,发展了蜂糖李和稻田鱼,并注册了“黎香情”农副产品商标。“蜂糖李长得还可以,但由于稻田鱼效果不是很好,就想着种植一些当地没有的品种来填补市场空白,增加经济效益。”宋建对自己在农村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一次偶然的机会,宋建认识了具有菌菇类种植技术的福建人龚润平,并把他带到黎香湖考察,看西湖村能不能种植菌菇。

经过龚润平实地走访后发现,西湖村一带不用大棚就能种植赤松茸,当地的气温、湿度、海拔等能让赤松茸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生长,这样长出的赤松茸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唇齿留香,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就这样,宋建和龚润平开始发展赤松茸,宋建负责日常管理和销售,龚润平便当起技术顾问。

“我很支持年轻人回来,不仅带来新观念,还让我们有事情做。”60多岁的村民谢长明长期在宋建这里工作,管护果林、栽种赤松茸等让他学到不少技术。据了解,赤松茸的种植是把原本的土地平整后,挖出50厘米宽的土堆,在土地里整齐排列,土堆上覆盖由麦皮、谷壳、玉米桔梗、动物粪便等混合而成的有机肥,让赤松茸在天然、无污染的环境里自由生长。

马上就要到赤松茸采收的最佳时节了,西湖村50亩土地里多了村民忙碌的身影,除草、通风……村民忙得不亦乐乎,天气暖和起来就能收获了。“他们回来让农村有了朝气,我们也有钱挣。”村民周先福向宋建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

宋建盘算着,赤松茸一年种两季,一季亩产能达到1500~2500公斤,目前市场价值根据品级每公斤17-40元不等,一亩地除去人工能收入3000-5000元。50亩土地每年最低能收入约30万元,再加上3年前种下的蜂糖李也要开始挂果了,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下一步,宋建将带动村民一起发展蜂糖李、赤松茸,把它们做成西湖村的重点产业,做成“黎香情”的品牌。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南川:青年返乡当菌农 带动村民撑起“致富伞”

2022-02-23 15:45:45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3日15时45分讯(通讯员 聂灵灵)“薄膜打开注意通风,天气热了就开始大量采收。”近日,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西湖村青年宋建和技术人员龚润平正在向村民讲解赤松茸采收前的注意事项,这两个当“老师”的青年一个是福建人,一个是本地人。

宋建告诉笔者,以前他在外面工作,回老家后看着青山绿水的家乡,便萌生了返乡发展的念头。此时,黎香湖镇政府也表示将大力支持他们回乡发展。

宋建是土生土长的西湖村人,2018年10月流转560亩土地开始发展农业。起初,发展了蜂糖李和稻田鱼,并注册了“黎香情”农副产品商标。“蜂糖李长得还可以,但由于稻田鱼效果不是很好,就想着种植一些当地没有的品种来填补市场空白,增加经济效益。”宋建对自己在农村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一次偶然的机会,宋建认识了具有菌菇类种植技术的福建人龚润平,并把他带到黎香湖考察,看西湖村能不能种植菌菇。

经过龚润平实地走访后发现,西湖村一带不用大棚就能种植赤松茸,当地的气温、湿度、海拔等能让赤松茸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生长,这样长出的赤松茸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唇齿留香,可与野生松茸相媲美。就这样,宋建和龚润平开始发展赤松茸,宋建负责日常管理和销售,龚润平便当起技术顾问。

“我很支持年轻人回来,不仅带来新观念,还让我们有事情做。”60多岁的村民谢长明长期在宋建这里工作,管护果林、栽种赤松茸等让他学到不少技术。据了解,赤松茸的种植是把原本的土地平整后,挖出50厘米宽的土堆,在土地里整齐排列,土堆上覆盖由麦皮、谷壳、玉米桔梗、动物粪便等混合而成的有机肥,让赤松茸在天然、无污染的环境里自由生长。

马上就要到赤松茸采收的最佳时节了,西湖村50亩土地里多了村民忙碌的身影,除草、通风……村民忙得不亦乐乎,天气暖和起来就能收获了。“他们回来让农村有了朝气,我们也有钱挣。”村民周先福向宋建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

宋建盘算着,赤松茸一年种两季,一季亩产能达到1500~2500公斤,目前市场价值根据品级每公斤17-40元不等,一亩地除去人工能收入3000-5000元。50亩土地每年最低能收入约30万元,再加上3年前种下的蜂糖李也要开始挂果了,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下一步,宋建将带动村民一起发展蜂糖李、赤松茸,把它们做成西湖村的重点产业,做成“黎香情”的品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石月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