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孝敬老人管好子女;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有事多商量不吵架;垃圾不乱扔,杂草不乱堆,院坝干净卫生;不铺张浪费,不大办宴席……

南川: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3-2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1日6时讯(通讯员 黎明)孝敬老人管好子女;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有事多商量不吵架;垃圾不乱扔,杂草不乱堆,院坝干净卫生;不铺张浪费,不大办宴席……

日前,笔者走进南川木凉镇汉场坝村任家湾院子,这里农房错落有致,乡间小道绿树成荫,房屋干净整洁,其中一幢农舍的白墙上,用木板雕着的“院规院约”夺人眼球。

去年,汉场坝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它是南川区“三治结合”进行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

笔者从区乡村振兴局了解到,南川区聚焦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入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设行动,目前,全区“三治结合”建设达标村(社区)17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8个。

人居环境改善后的鸣玉镇中心社区。通讯员 黎明 摄
人居环境改善后的鸣玉镇中心社区。通讯员 黎明 摄

凝聚人心

提升自治“源动力”

“本人及子女结婚(初婚)、直系亲属去世、70岁及以上的整岁寿宴,只有这3种情况才能宴请亲朋……”过去两年,一份看似严苛的约定,却在大观镇金龙村里引来一片叫好。金龙村党支部书记罗春兰表示,经村民会议表决通过,相关规定被写入村规民约,并由村干部、老党员等进行监督,设置“硬杠杠”,让大操大办得到遏制。

南川区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尊重村民主观能动性,让村民自主、自觉、自发地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和建设,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

积极探索“党建+自治”社区治理新实践,南川区用好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参与自治优势,通过乡贤评理堂、村务监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切实发挥乡贤、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主力军作用,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村务。

健全自治体系,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完善村民议事协商制度,推广城乡社区治理“三事分流”工作机制,推动“五老”人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构建起“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民事民督、民事民管”新格局。

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重点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依法婚育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充分发挥村(社区)主体作用和民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木凉镇汉场坝村的村民寄语墙。通讯员 黎明 摄
木凉镇汉场坝村的村民寄语墙。通讯员 黎明 摄

积聚力量

强化法治“硬实力”

“个人承包责任田,只是有个使用权。不许挖土烧砖窖,不能私自把房建……”走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镇狮子村,只见“法治墙”上,一条条富含哲理、明白实在的谚语,一首首顺口溜很接地气。

近年来,该村将村级事务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打造“一苑一带一讲堂四普法大院”宣传阵地,建立法治典型联评、法治宣传栏季换、院坝普法巡回宣传等制度,强化人民调解委员会、法治宣传队等5支队伍,建设“家门口”宣传阵地,夯实“战斗型”机制基础,“多样化”开展学法用法。

近年来,南川区建立完善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畅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

设置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实体平台,建立“村居法律服务人才资源库”,全区244个村(社区)全部配齐法律顾问,为脱贫户、困境儿童、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

设立“71430148”热线咨询平台,常态化开展乡村普法活动,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学到普法知识、获得法律帮助。去年,南川区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送法进乡村倡文明等系列乡村普法活动280余场次,通过法律服务热线解答咨询1300余人次。

坚持以点带面,在中心镇和重点社区设立“法律诊所”29个,创新接诊、出诊、会诊、辅诊、义诊、网诊“六诊”方式,针对群众需求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切实把法律服务融入到乡村振兴全过程。

德治教化

提升治理“软实力”

娄必琳是东城街道长亭社区居民,儿子张勇患有重度脑瘫,40多年来娄必琳对张勇不离不弃,张勇也在母亲的帮助下渐渐爱上阅读和写作,如今还能靠写作赚取稿费补贴家用。娄必琳照顾患病儿子的故事感动了很多身边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孝老爱亲”榜样,娄必琳也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南川区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良好乡风民风,充分释放德治教化治理效能。

近年来,在南川区,像娄必琳一样的好人不断涌现,南川区用先贤模范育“德”,深入推进“家风润万家”等家风文化建设工作,大力实施1个示范点、4大载体、多样活动等“1+4+N”家风建设行动,持续开展“好人在身边微访谈”“道德模范微心语”等宣传活动,发动村民“议家风、立家规、定家训、传家风”,组织脱贫群众与文明家庭一起忆党情、感党恩,形成见贤思齐、感恩奋进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南川区已打造家风广场1个,设立“好人榜”183个,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283人。

通过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阅读、“三下乡”等,让更多群众走出家门参与集体文化活动,在彼此熟悉中营造“千家万户、村居一家”和谐氛围。以红白理事会、梦想课堂、乡贤评议会为阵地,开展乡贤议事、好人事迹巡展等主题活动430余场次,引导农民群众崇德向善、文明守礼。

在村(社区)建设新时代志愿服务站244个,吸收有一技之长和奉献精神的群众骨干,持续开展“金佛山小课堂”“互助小家”“百讲进百村”“街头文艺汇演”等,提供文明倡导、治安巡逻、结对帮扶、“微心愿”认领等志愿服务。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南川: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2022-03-21 06:30:03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1日6时讯(通讯员 黎明)孝敬老人管好子女;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有事多商量不吵架;垃圾不乱扔,杂草不乱堆,院坝干净卫生;不铺张浪费,不大办宴席……

日前,笔者走进南川木凉镇汉场坝村任家湾院子,这里农房错落有致,乡间小道绿树成荫,房屋干净整洁,其中一幢农舍的白墙上,用木板雕着的“院规院约”夺人眼球。

去年,汉场坝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它是南川区“三治结合”进行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

笔者从区乡村振兴局了解到,南川区聚焦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入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设行动,目前,全区“三治结合”建设达标村(社区)17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8个。

人居环境改善后的鸣玉镇中心社区。通讯员 黎明 摄
人居环境改善后的鸣玉镇中心社区。通讯员 黎明 摄

凝聚人心

提升自治“源动力”

“本人及子女结婚(初婚)、直系亲属去世、70岁及以上的整岁寿宴,只有这3种情况才能宴请亲朋……”过去两年,一份看似严苛的约定,却在大观镇金龙村里引来一片叫好。金龙村党支部书记罗春兰表示,经村民会议表决通过,相关规定被写入村规民约,并由村干部、老党员等进行监督,设置“硬杠杠”,让大操大办得到遏制。

南川区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尊重村民主观能动性,让村民自主、自觉、自发地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和建设,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

积极探索“党建+自治”社区治理新实践,南川区用好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参与自治优势,通过乡贤评理堂、村务监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切实发挥乡贤、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主力军作用,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村务。

健全自治体系,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完善村民议事协商制度,推广城乡社区治理“三事分流”工作机制,推动“五老”人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构建起“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民事民督、民事民管”新格局。

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重点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依法婚育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充分发挥村(社区)主体作用和民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木凉镇汉场坝村的村民寄语墙。通讯员 黎明 摄
木凉镇汉场坝村的村民寄语墙。通讯员 黎明 摄

积聚力量

强化法治“硬实力”

“个人承包责任田,只是有个使用权。不许挖土烧砖窖,不能私自把房建……”走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镇狮子村,只见“法治墙”上,一条条富含哲理、明白实在的谚语,一首首顺口溜很接地气。

近年来,该村将村级事务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打造“一苑一带一讲堂四普法大院”宣传阵地,建立法治典型联评、法治宣传栏季换、院坝普法巡回宣传等制度,强化人民调解委员会、法治宣传队等5支队伍,建设“家门口”宣传阵地,夯实“战斗型”机制基础,“多样化”开展学法用法。

近年来,南川区建立完善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畅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

设置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实体平台,建立“村居法律服务人才资源库”,全区244个村(社区)全部配齐法律顾问,为脱贫户、困境儿童、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

设立“71430148”热线咨询平台,常态化开展乡村普法活动,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学到普法知识、获得法律帮助。去年,南川区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送法进乡村倡文明等系列乡村普法活动280余场次,通过法律服务热线解答咨询1300余人次。

坚持以点带面,在中心镇和重点社区设立“法律诊所”29个,创新接诊、出诊、会诊、辅诊、义诊、网诊“六诊”方式,针对群众需求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切实把法律服务融入到乡村振兴全过程。

德治教化

提升治理“软实力”

娄必琳是东城街道长亭社区居民,儿子张勇患有重度脑瘫,40多年来娄必琳对张勇不离不弃,张勇也在母亲的帮助下渐渐爱上阅读和写作,如今还能靠写作赚取稿费补贴家用。娄必琳照顾患病儿子的故事感动了很多身边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孝老爱亲”榜样,娄必琳也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南川区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良好乡风民风,充分释放德治教化治理效能。

近年来,在南川区,像娄必琳一样的好人不断涌现,南川区用先贤模范育“德”,深入推进“家风润万家”等家风文化建设工作,大力实施1个示范点、4大载体、多样活动等“1+4+N”家风建设行动,持续开展“好人在身边微访谈”“道德模范微心语”等宣传活动,发动村民“议家风、立家规、定家训、传家风”,组织脱贫群众与文明家庭一起忆党情、感党恩,形成见贤思齐、感恩奋进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南川区已打造家风广场1个,设立“好人榜”183个,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283人。

通过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阅读、“三下乡”等,让更多群众走出家门参与集体文化活动,在彼此熟悉中营造“千家万户、村居一家”和谐氛围。以红白理事会、梦想课堂、乡贤评议会为阵地,开展乡贤议事、好人事迹巡展等主题活动430余场次,引导农民群众崇德向善、文明守礼。

在村(社区)建设新时代志愿服务站244个,吸收有一技之长和奉献精神的群众骨干,持续开展“金佛山小课堂”“互助小家”“百讲进百村”“街头文艺汇演”等,提供文明倡导、治安巡逻、结对帮扶、“微心愿”认领等志愿服务。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