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诗经》诵读声

大山深处的《诗经》诵读声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3-24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清晨,重庆大山深处的鹿鸣中心校响起诵读声。是《诗经》里的《小雅▪鹿鸣》。

两千多年前的鹿鸣声,在如今的鹿鸣中心校有了回响。今春开学后,重庆市彭水自治县鹿鸣乡中心校,生长起一个关于《诗经》的梦想:建重庆首个《诗经》主题类公益图书馆,计划5年让全乡三年级以上的孩子背30首《诗经》篇目。

效果究竟如何,时间自有答案。但梦想之初,多方的热情是肉眼可见的。

投石入海:背《诗经》得助学金

鹿鸣乡其名便是源自《诗经·小雅》。

虽地处武陵山区之中,但这里素有耕读传统,曾有多位从中走出的学子求学哈佛、北大、南开、川大、重大等学府。

人们从大山走出来,又想办法反哺家乡。

“双减”背景下,学生的空余时间裸露出来。如何为家乡的孩子们搭建文化自信,让他们心怀诗歌与远方?

当说起《诗经》与鹿鸣乡的缘分,乡友们一拍即合,鹿鸣书院的种子由此种下,一个与诗有关的“事业”开始萌芽。

发起乡友之一周朝华认为,“在鹿鸣这个地方诞生一家诗经主题图书馆,是迟早的事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乡友们口口相传,源源不断的书籍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两个月,便征集到了3500多本诗歌类书籍。

书有了,更多的措施也铺展开来。书院就坐落在鹿鸣乡校园内,学生和村民都可以借阅图书。

学校利用晨读20分钟时间学习《诗经》;升旗仪式表演齐诵《诗经》;下午放学时间,《诗经》歌曲伴着孩子们离开;连课间的铃声,也变成了《蒹葭》等歌曲曲调。

语文课上,有专门的《诗经》讲解课;音乐课上,学生跟着老师唱诗;在专门成立的《诗经》社团里,40多个学生变身研究《诗经》的小达人。

此外,学校基于书院打造,已经用《诗经》名句装点校园文化墙和教室。全校1000多名学生都浸染在诗歌的氛围中。

“最开始学生都喊难,好多字不认识,记也记不住。一个多月下来,简单的篇目能完整背下来。”鹿鸣中心校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刘欣意说,现在他的班级里,学生几乎都能背《小雅·鹿鸣》。

而四五年级的老师们,普遍感受是“学生作文里引用诗歌的内容多了”。

学生的变化,让背《诗经》得助学金变得可行。3月24日,学校启动首届学生背诵《诗经》活动,全乡将从所有中心校、村小学生中选出100名学生参加背诵活动。如果成功,将获得1000元助学金。

“学生有了更多时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鹿鸣中心校校长肖山表示,学校还要求老师也要诵读《诗经》,争当《诗经》导师、打造《诗经》班级,开办更多课外《诗经》兴趣小组,让老师学生读诗、背诗、写诗、画诗。

这些举措好比是投石入海,在学生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耕读鹿鸣:下一步是“诗经博物馆”

语文老师刘欣意,同时兼顾着鹿鸣书院的日常工作。 3月23日,她收到了四大箱书籍,打开一看,又是100多本《诗经》以及唐诗宋词的经典书籍。

书,在源源不断送来。借书的老师和学生也多了。

“我们发起了‘为家乡捐书’公益行动。10本、20本、100本.....短短两个多月,就有上百位乡友捐书。”此次书院发起人之一周朝华介绍。

此外,书院还面向全社会发起“捐10本旧书”公益活动。来自重庆、成都、贵州等地的不少非鹿鸣乡友的热心人士,也从家中书架上整理出旧书,寄往大山里的《诗经》主题图书馆。

当地村民也显出极大热情参与其中,踏雪寻木,从山中取得优质枫木为鹿鸣书院制成牌匾。

鹿鸣乡位于彭水自治县西北部,距离县城28公里,曾经因为大山阻隔,这里的村民也长久地吃着“三大坨”(洋芋、红薯、玉米)。现在的鹿鸣乡已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向乡村振兴奋进。

在此背景下,打造鹿鸣书院自然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鹿鸣乡党委书记张先顶表示,诵读诗经是乡村振兴发展道路的重要构成部分,打造鹿鸣书院,是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行动。

张先顶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围绕《诗经》主题,鹿鸣乡党委政府和10个村社,在重要的公共服务窗口、场所、路口,都设置起醒目的诗经图像和文案标识,“这些都会成为乡村旅游资源。”

此外,当地党委政府还期待有一天能够将鹿鸣书院升级打造成真正的“诗经博物馆”,配套打造“诗经图书馆”“诗经长廊”“诗经广场”“诗经主题植物园”。“我们的乡村文化旅游,就是要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张先顶说。

前路漫漫:5年、10年、20年

一个学校、一个乡,为什么会下注《诗经》文化?

鹿鸣中心校校长肖山认为,表面上是孩子背诵诗经,其实是通过背诵诗经,学会写作,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这样就更有可能走出大山,进入更大的学府,改变自身命运。给这些孩子助学金,就是鼓励他们早日成才,回报家乡的乡村振兴。

从“走出去”到“走回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5年、10年、20年……学校、政府、参与者对此都有清醒认识,“不是一个短期项目,经年累月持续做。”

在一则祝福视频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鹿鸣书院在大山里倡导阅读传统经典的举措,得到了全国数十位文化专家的肯定和关注。20余位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大学的教授、学者、作家、导演,为书院发展献计。

文化学者,重庆市旅游与文化研究院李永明说,“鹿鸣书院大兴诗教,大兴诗风,滋养心灵,嘉惠后学。”

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张远伦是彭水人,他说鹿鸣是个有诗意的地方,鹿鸣书院诵读《诗经》不仅是领略传统文化,也可回馈乡村振兴,希望书院办成品牌,影响深远。

有学者认为,鹿鸣书院是一个远在武陵山区偏僻山乡的图书馆,但联通的却是传统经典。

开办《诗经》主题图书馆究竟有何作用?也许书院对联就是答案——“开蒙启慧风雅颂,问本寻根天地人”。

开蒙启慧,深山人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李凤兰 王钰 文/视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大山深处的《诗经》诵读声

2022-03-24 18:13:14 来源: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清晨,重庆大山深处的鹿鸣中心校响起诵读声。是《诗经》里的《小雅▪鹿鸣》。

两千多年前的鹿鸣声,在如今的鹿鸣中心校有了回响。今春开学后,重庆市彭水自治县鹿鸣乡中心校,生长起一个关于《诗经》的梦想:建重庆首个《诗经》主题类公益图书馆,计划5年让全乡三年级以上的孩子背30首《诗经》篇目。

效果究竟如何,时间自有答案。但梦想之初,多方的热情是肉眼可见的。

投石入海:背《诗经》得助学金

鹿鸣乡其名便是源自《诗经·小雅》。

虽地处武陵山区之中,但这里素有耕读传统,曾有多位从中走出的学子求学哈佛、北大、南开、川大、重大等学府。

人们从大山走出来,又想办法反哺家乡。

“双减”背景下,学生的空余时间裸露出来。如何为家乡的孩子们搭建文化自信,让他们心怀诗歌与远方?

当说起《诗经》与鹿鸣乡的缘分,乡友们一拍即合,鹿鸣书院的种子由此种下,一个与诗有关的“事业”开始萌芽。

发起乡友之一周朝华认为,“在鹿鸣这个地方诞生一家诗经主题图书馆,是迟早的事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乡友们口口相传,源源不断的书籍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两个月,便征集到了3500多本诗歌类书籍。

书有了,更多的措施也铺展开来。书院就坐落在鹿鸣乡校园内,学生和村民都可以借阅图书。

学校利用晨读20分钟时间学习《诗经》;升旗仪式表演齐诵《诗经》;下午放学时间,《诗经》歌曲伴着孩子们离开;连课间的铃声,也变成了《蒹葭》等歌曲曲调。

语文课上,有专门的《诗经》讲解课;音乐课上,学生跟着老师唱诗;在专门成立的《诗经》社团里,40多个学生变身研究《诗经》的小达人。

此外,学校基于书院打造,已经用《诗经》名句装点校园文化墙和教室。全校1000多名学生都浸染在诗歌的氛围中。

“最开始学生都喊难,好多字不认识,记也记不住。一个多月下来,简单的篇目能完整背下来。”鹿鸣中心校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刘欣意说,现在他的班级里,学生几乎都能背《小雅·鹿鸣》。

而四五年级的老师们,普遍感受是“学生作文里引用诗歌的内容多了”。

学生的变化,让背《诗经》得助学金变得可行。3月24日,学校启动首届学生背诵《诗经》活动,全乡将从所有中心校、村小学生中选出100名学生参加背诵活动。如果成功,将获得1000元助学金。

“学生有了更多时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鹿鸣中心校校长肖山表示,学校还要求老师也要诵读《诗经》,争当《诗经》导师、打造《诗经》班级,开办更多课外《诗经》兴趣小组,让老师学生读诗、背诗、写诗、画诗。

这些举措好比是投石入海,在学生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耕读鹿鸣:下一步是“诗经博物馆”

语文老师刘欣意,同时兼顾着鹿鸣书院的日常工作。 3月23日,她收到了四大箱书籍,打开一看,又是100多本《诗经》以及唐诗宋词的经典书籍。

书,在源源不断送来。借书的老师和学生也多了。

“我们发起了‘为家乡捐书’公益行动。10本、20本、100本.....短短两个多月,就有上百位乡友捐书。”此次书院发起人之一周朝华介绍。

此外,书院还面向全社会发起“捐10本旧书”公益活动。来自重庆、成都、贵州等地的不少非鹿鸣乡友的热心人士,也从家中书架上整理出旧书,寄往大山里的《诗经》主题图书馆。

当地村民也显出极大热情参与其中,踏雪寻木,从山中取得优质枫木为鹿鸣书院制成牌匾。

鹿鸣乡位于彭水自治县西北部,距离县城28公里,曾经因为大山阻隔,这里的村民也长久地吃着“三大坨”(洋芋、红薯、玉米)。现在的鹿鸣乡已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向乡村振兴奋进。

在此背景下,打造鹿鸣书院自然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鹿鸣乡党委书记张先顶表示,诵读诗经是乡村振兴发展道路的重要构成部分,打造鹿鸣书院,是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行动。

张先顶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围绕《诗经》主题,鹿鸣乡党委政府和10个村社,在重要的公共服务窗口、场所、路口,都设置起醒目的诗经图像和文案标识,“这些都会成为乡村旅游资源。”

此外,当地党委政府还期待有一天能够将鹿鸣书院升级打造成真正的“诗经博物馆”,配套打造“诗经图书馆”“诗经长廊”“诗经广场”“诗经主题植物园”。“我们的乡村文化旅游,就是要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张先顶说。

前路漫漫:5年、10年、20年

一个学校、一个乡,为什么会下注《诗经》文化?

鹿鸣中心校校长肖山认为,表面上是孩子背诵诗经,其实是通过背诵诗经,学会写作,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这样就更有可能走出大山,进入更大的学府,改变自身命运。给这些孩子助学金,就是鼓励他们早日成才,回报家乡的乡村振兴。

从“走出去”到“走回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5年、10年、20年……学校、政府、参与者对此都有清醒认识,“不是一个短期项目,经年累月持续做。”

在一则祝福视频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鹿鸣书院在大山里倡导阅读传统经典的举措,得到了全国数十位文化专家的肯定和关注。20余位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大学的教授、学者、作家、导演,为书院发展献计。

文化学者,重庆市旅游与文化研究院李永明说,“鹿鸣书院大兴诗教,大兴诗风,滋养心灵,嘉惠后学。”

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张远伦是彭水人,他说鹿鸣是个有诗意的地方,鹿鸣书院诵读《诗经》不仅是领略传统文化,也可回馈乡村振兴,希望书院办成品牌,影响深远。

有学者认为,鹿鸣书院是一个远在武陵山区偏僻山乡的图书馆,但联通的却是传统经典。

开办《诗经》主题图书馆究竟有何作用?也许书院对联就是答案——“开蒙启慧风雅颂,问本寻根天地人”。

开蒙启慧,深山人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李凤兰 王钰 文/视频

[责任编辑: 王婷婷]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