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稻菇轮作”肥了田地富了村民
日前,笔者从巴南区农业农村委获悉,为了充分利用冬闲田资源,提高农田综合利用效益,巴南区从2018年开始,分别在接龙、石龙、二圣、安澜等地大力推广“稻菇轮作”栽培模式。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推广面积200余亩,实现产值360万元左右,亩均产值约1.8万元。

巴南:“稻菇轮作”肥了田地富了村民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3-2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7日6时讯(通讯员 罗莎)日前,笔者从巴南区农业农村委获悉,为了充分利用冬闲田资源,提高农田综合利用效益,巴南区从2018年开始,分别在接龙、石龙、二圣、安澜等地大力推广“稻菇轮作”栽培模式。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推广面积200余亩,实现产值360万元左右,亩均产值约1.8万元。

据介绍,“稻菇轮作”栽培模式是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空闲稻田发展赤松茸、竹荪等食用菌,实现种菇与种粮不争地、不争季节、不争劳动力,确保全区种粮面积稳定。

村民采收球盖菇。通讯员 罗莎  摄_副本
村民采收球盖菇。通讯员 罗莎  摄

从连续几年的收获情况来看,巴南区“稻菇轮作”亩均产值约1.8万元。其中,稻田竹荪亩产值更是达到2.5万元以上,是单纯种粮效益的10倍以上。同时,“稻菇”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亩可间接提供约50个农村劳动力务工增收的机会。

通过示范推广“稻菇轮作”技术,巴南区充分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以秸秆作基料,减少环境污染。自该技术示范推广以来,全区累计消纳转化2000余亩农作物秸秆,约1200吨;同时,推行菌渣还田模式,改良培肥土壤,累计实施菌渣还田600余亩,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减少农作物化肥施用量20%左右,水稻增产5%-8%。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巴南:“稻菇轮作”肥了田地富了村民

2022-03-27 06:30:08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7日6时讯(通讯员 罗莎)日前,笔者从巴南区农业农村委获悉,为了充分利用冬闲田资源,提高农田综合利用效益,巴南区从2018年开始,分别在接龙、石龙、二圣、安澜等地大力推广“稻菇轮作”栽培模式。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推广面积200余亩,实现产值360万元左右,亩均产值约1.8万元。

据介绍,“稻菇轮作”栽培模式是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空闲稻田发展赤松茸、竹荪等食用菌,实现种菇与种粮不争地、不争季节、不争劳动力,确保全区种粮面积稳定。

村民采收球盖菇。通讯员 罗莎  摄_副本
村民采收球盖菇。通讯员 罗莎  摄

从连续几年的收获情况来看,巴南区“稻菇轮作”亩均产值约1.8万元。其中,稻田竹荪亩产值更是达到2.5万元以上,是单纯种粮效益的10倍以上。同时,“稻菇”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亩可间接提供约50个农村劳动力务工增收的机会。

通过示范推广“稻菇轮作”技术,巴南区充分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以秸秆作基料,减少环境污染。自该技术示范推广以来,全区累计消纳转化2000余亩农作物秸秆,约1200吨;同时,推行菌渣还田模式,改良培肥土壤,累计实施菌渣还田600余亩,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减少农作物化肥施用量20%左右,水稻增产5%-8%。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