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专家齐聚南川支招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李成 见习记者 谢佳洁 通讯员 陈蕗颖 聂灵灵)南川如何利用自身特色优势,打造出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爆款产品?如何让游客把不可消费的在地文化变成可消费的产品?农文旅融合如何为乡村振兴高效赋能?5月8日,南川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市南川区大观原点举行,来自重庆市内外的10多名专家、学者为南川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献计支招。
坚持需求引领
加强对消费群体和市场的分析
“南川在破解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中进行了积极推动和探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缺乏在川渝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真正有影响力的爆款产品。”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秦定波提到。
基于此,秦定波建议南川要以需求为引领,对消费群体、消费市场和消费偏好进行分析,以此引导乡村旅游产品升级,让南川旅游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他建议南川可重点构建民俗风情体验、自然风光、生态休闲、中医药康养等产品体系。
秦定波也建议,南川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积极构建营销体系,把品牌策划好、包装好、推广好。
游客在体验中,如何把不可消费的在地文化变成可消费的产品?对此,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博鳌文创院执行副院长王旭建议用文创来解决。
“文创产品不只是伴手礼、文创衍生品等,也包含文旅、电影、艺术等。南川在制作文创产品时,可关注文旅融合、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这三个方面。”王旭说。
新文创赋能新农旅。王旭建议,在有了新文创的思路后,南川还可利用活动带动人流,依靠活动带来传播。
原重庆日报农村版总编辑、高级记者赖朝树提到,南川可以按照“提升金佛山含金量,推进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农旅融合典范”的发展思路,为乡村振兴夯基筑路,也可以保护为前提、产业为关键、政策为保证,把自然美景转化为增收“钱”景,同时以文铸魂,“志”“智”双升,把优秀文化转化为新的文明实践。
保留原汁原味
把特色资源用好用活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纷纷提到,南川拥有金佛山、方竹笋、大观园、古树茶等丰富的特色资源。如何利用好特色资源,以便南川进行农文旅深度融合?
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海波提到,可将南川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和康养资源规划到农文旅的发展中,立足特色资源,发掘独特价值,推动南川因地制宜发展。
“农文旅融合一定要以绿水青山为底色,秉承乡村共建共存、共享共生的理念,让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交融,使城市游客能回归美好田园生活,村民又能提高生产水平、改善生活环境。”徐海波说。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原社长、总编辑高舜礼也对如何让乡村保留原汁原味,促进农文旅融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农村应保持原生乡村风貌,发展原生的乡村业态,保留朴实的乡村生活。”高舜礼说,还应加强非遗传承与文旅发展的融合,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伴文旅集团合伙人、西南区域公司总裁李晓露也提到,乡村振兴不能丢失乡村文化这个基础,比如做民宿,不是简单地建房子。民宿是地域文化的承载体,应该和当地的农民有更紧密的结合。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景观设计学教授李良也认为,南川在乡村发展中要展示自己的特有文化内容,并让这种文化产生利他性,滋养到游客们。同时,南川可利用文化基础和生态基础,创造性地满足游客的心理、行为需要和审美需求。
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高级顾问罗兹柏则建议,可以挖掘南川乡村的文化内涵,向公众讲好它们的故事,也可将自然景观、生产实践、民俗风情、非遗传承等充分融合,增强游客体验。
“南川保留了淳朴、朴实的乡野味道。村民们可以用各种工业文明时代的材料和现代智能特性的物品,创作本土本乡的文明。这些东西可以成为城市游客最难忘的、最希望去体验的产品。”重庆市城市规划协会乡村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重庆市新乡土团队发起人吴杰说,南川也要对本土故事、本土材料、本土技艺进行挖掘、保护,南川的乡村才更有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