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大足石刻科普影片“重见天日” 发行距今40余年
随着大足石刻研究院启动建院七十周年百集短视频展播,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摄制的第一部大足石刻科普影片“重见天日”,再度唤起人们的时代记忆。

第一部大足石刻科普影片“重见天日” 发行距今40余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5-1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罗国家)今(18)日,笔者从重庆市大足区了解到,随着大足石刻研究院启动建院七十周年百集短视频展播,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摄制的第一部大足石刻科普影片“重见天日”,再度唤起人们的时代记忆。

据了解,这部名为《大足石刻》的影片由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7年进行实地查看和撰写影片脚本,1978年正式录制,1979年制成发行。该影片原片时长近30分钟,真实记载了当时北山佛湾、宝顶山大佛湾石刻的状况,并介绍了日月观音、养鸡女等代表性的石刻佳作,对大足石刻的文化艺术等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该影片的出炉也帮助大足石刻有效地提升了名气和影响力。据大足石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影片发行后在国内和港澳地区均有放映,还在驻外使领馆招待会中多次播放。

在原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陈明光所著的《大足石刻档案(资料)》中,记载了该影片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在上海科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李文秀、作家施和群等三人实地查看大足石刻时,为争取这次难得的宣传机会,当时的大足县特地调派吉普车送摄制人员上宝顶,并于当晚紧急组织文管所工作人员连夜收集、抄录资料相送。

影片拍摄期间,由于北山佛湾无法满足供电要求,专门到当时铁山区粮站借来发电量大的柴油机。由于不通公路,笨重的发电机由12人齐心协力,一步一个台阶抬上北山佛湾,才顺利地完成了拍摄。

视频来源:大足石刻研究院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第一部大足石刻科普影片“重见天日” 发行距今40余年

2022-05-18 18:02:17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罗国家)今(18)日,笔者从重庆市大足区了解到,随着大足石刻研究院启动建院七十周年百集短视频展播,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摄制的第一部大足石刻科普影片“重见天日”,再度唤起人们的时代记忆。

据了解,这部名为《大足石刻》的影片由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7年进行实地查看和撰写影片脚本,1978年正式录制,1979年制成发行。该影片原片时长近30分钟,真实记载了当时北山佛湾、宝顶山大佛湾石刻的状况,并介绍了日月观音、养鸡女等代表性的石刻佳作,对大足石刻的文化艺术等价值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该影片的出炉也帮助大足石刻有效地提升了名气和影响力。据大足石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影片发行后在国内和港澳地区均有放映,还在驻外使领馆招待会中多次播放。

在原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陈明光所著的《大足石刻档案(资料)》中,记载了该影片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在上海科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李文秀、作家施和群等三人实地查看大足石刻时,为争取这次难得的宣传机会,当时的大足县特地调派吉普车送摄制人员上宝顶,并于当晚紧急组织文管所工作人员连夜收集、抄录资料相送。

影片拍摄期间,由于北山佛湾无法满足供电要求,专门到当时铁山区粮站借来发电量大的柴油机。由于不通公路,笨重的发电机由12人齐心协力,一步一个台阶抬上北山佛湾,才顺利地完成了拍摄。

视频来源:大足石刻研究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淳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