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线上线下联动 驻村工作队助力枇杷农户解愁难

大足:线上线下联动 驻村工作队助力枇杷农户解愁难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5-2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老覃,你先安排人把枇杷采摘下来,待我们工作队与陈社长再去看一下枇杷产业园的公路线型走向后就回来帮你挑去上车。”言罢,重庆市大足区龙石镇青山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兼区交通局一级调研员唐生彬匆匆赶去覃家湾查看产业路布局规划情况。

近日,龙石镇青山村八社覃家湾近50亩枇杷园里,满山遍野金灿灿的“小灯笼”挂满枝头,随处可见果农采摘枇杷的身影。忙着采摘自家10亩成熟枇杷的覃邦元、李美全夫妇,听了唐生彬的交代,喜忧参半。

1调研产业路规划。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调研产业路规划。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虽然枇杷果连年丰收,但枇杷果肉十分娇贵,不耐贮运,极易褐变,冷藏则影响口感。加上自己老两口年近花甲,体力逐渐不知,特别回想起前几天儿子已联系好市区一家旅游团将要驾驶两车游客采摘的喜讯,却因连续下雨,加上枇杷园距离公路有接近1公里的山路,导致最后仅来了20余人的窘境,覃邦元内心更加焦灼不安。

成熟的枇杷密集上市,销售季通常只有1个月左右,来不及卖掉的枇杷只能任其烂在树上或掉落地面。深知枇杷果农烦恼的唐生彬对枇杷动起了脑筋,为此,他与工作队同志积极谋划,齐心协力,精准施策,落实服务,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助力果农卖好枇杷,增产增收。

2 帮助采摘。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帮助采摘。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工作队通过鼓励枇杷种植户和在外年轻人,形成家庭电商模式,着力推动线上销售。尤其是通过区里组织的云上枇杷节,抖音直播带货等形式,扩大销路。同时,大家主动通过微信朋友圈,把村里枇杷熟了的消息告诉朋友、同事。没想到,很多人都想过来亲自采摘尝尝。

为了让大家吃到品质好的枇杷,工作队同志严把质量关,每次都挑选卖相佳、口感好的枇杷出售。刚开始的时候,工作队的三名同志要把枇杷一箱箱送到大足城区的客户家里。他们说,有一次,为了将一箱枇杷送到客户家里,在一个小区里转了一个多小时。

就这样,驻村工作队销售的枇杷口碑越来越好,回头客越来越多,微信朋友圈的顾客从大足发展到重庆、成都、安岳等地。

3精心分拣。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精心分拣。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快看,城区又来一波人到园里采摘枇杷啦!”循着唐生彬的话音看去,果不其然,一名身着白色上衣的女子领着两位老年妇女正往枇杷园里走来。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覃家湾人靠山吃山,大面积种植枇杷,想通过枇杷发家致富。可是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覃家湾人到县城卖枇杷既辛苦又卖不出好价钱。久而久之,覃家湾的青壮年走上了外出打工的路子,大部分枇杷树无人管理,枇杷果无人采摘。

要想枇杷生意红火起来,品质是重要的前提,在龙石镇镇政府的指导下,驻青山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不仅大力引导果农加强果园管理,还引进了全国知名的枇杷改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覃家湾枇杷的品质和产量。去年,覃邦元种植的10亩400余株枇杷纯收入超5万元。

4帮助挑运。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帮助挑运。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驻村工作队积极为覃家湾枇杷生产销售,守住果农的“钱袋子”,护好群众的“果篮子”的贴心做法也一举成功打响了覃家湾枇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当地的村民尝到了从“提篮小卖”到“家门口卖”的甜头。

“听说覃家湾的枇杷个头大、汁多、香甜没有酸味的好品质,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这不,我就带着家里两位老人来这里采摘枇杷,让她们体验一下田园快乐好……”一边采摘下一个大枇杷,一边剥皮品尝的范词兰笑意盈盈道。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大足:线上线下联动 驻村工作队助力枇杷农户解愁难

2022-05-20 09:59:59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老覃,你先安排人把枇杷采摘下来,待我们工作队与陈社长再去看一下枇杷产业园的公路线型走向后就回来帮你挑去上车。”言罢,重庆市大足区龙石镇青山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兼区交通局一级调研员唐生彬匆匆赶去覃家湾查看产业路布局规划情况。

近日,龙石镇青山村八社覃家湾近50亩枇杷园里,满山遍野金灿灿的“小灯笼”挂满枝头,随处可见果农采摘枇杷的身影。忙着采摘自家10亩成熟枇杷的覃邦元、李美全夫妇,听了唐生彬的交代,喜忧参半。

1调研产业路规划。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调研产业路规划。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虽然枇杷果连年丰收,但枇杷果肉十分娇贵,不耐贮运,极易褐变,冷藏则影响口感。加上自己老两口年近花甲,体力逐渐不知,特别回想起前几天儿子已联系好市区一家旅游团将要驾驶两车游客采摘的喜讯,却因连续下雨,加上枇杷园距离公路有接近1公里的山路,导致最后仅来了20余人的窘境,覃邦元内心更加焦灼不安。

成熟的枇杷密集上市,销售季通常只有1个月左右,来不及卖掉的枇杷只能任其烂在树上或掉落地面。深知枇杷果农烦恼的唐生彬对枇杷动起了脑筋,为此,他与工作队同志积极谋划,齐心协力,精准施策,落实服务,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助力果农卖好枇杷,增产增收。

2 帮助采摘。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帮助采摘。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工作队通过鼓励枇杷种植户和在外年轻人,形成家庭电商模式,着力推动线上销售。尤其是通过区里组织的云上枇杷节,抖音直播带货等形式,扩大销路。同时,大家主动通过微信朋友圈,把村里枇杷熟了的消息告诉朋友、同事。没想到,很多人都想过来亲自采摘尝尝。

为了让大家吃到品质好的枇杷,工作队同志严把质量关,每次都挑选卖相佳、口感好的枇杷出售。刚开始的时候,工作队的三名同志要把枇杷一箱箱送到大足城区的客户家里。他们说,有一次,为了将一箱枇杷送到客户家里,在一个小区里转了一个多小时。

就这样,驻村工作队销售的枇杷口碑越来越好,回头客越来越多,微信朋友圈的顾客从大足发展到重庆、成都、安岳等地。

3精心分拣。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精心分拣。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快看,城区又来一波人到园里采摘枇杷啦!”循着唐生彬的话音看去,果不其然,一名身着白色上衣的女子领着两位老年妇女正往枇杷园里走来。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覃家湾人靠山吃山,大面积种植枇杷,想通过枇杷发家致富。可是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覃家湾人到县城卖枇杷既辛苦又卖不出好价钱。久而久之,覃家湾的青壮年走上了外出打工的路子,大部分枇杷树无人管理,枇杷果无人采摘。

要想枇杷生意红火起来,品质是重要的前提,在龙石镇镇政府的指导下,驻青山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不仅大力引导果农加强果园管理,还引进了全国知名的枇杷改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覃家湾枇杷的品质和产量。去年,覃邦元种植的10亩400余株枇杷纯收入超5万元。

4帮助挑运。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帮助挑运。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驻村工作队积极为覃家湾枇杷生产销售,守住果农的“钱袋子”,护好群众的“果篮子”的贴心做法也一举成功打响了覃家湾枇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当地的村民尝到了从“提篮小卖”到“家门口卖”的甜头。

“听说覃家湾的枇杷个头大、汁多、香甜没有酸味的好品质,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这不,我就带着家里两位老人来这里采摘枇杷,让她们体验一下田园快乐好……”一边采摘下一个大枇杷,一边剥皮品尝的范词兰笑意盈盈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