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激发新活力 撂荒地变回“致富田”

秀山:激发新活力 撂荒地变回“致富田”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6-1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胡程)近日,在重庆市秀山县溶溪镇柳水村沉寂的撂荒地上,村民们耕地、施肥、挖沟、覆膜、种椒苗忙得不亦乐乎。

村民在开垦撂荒地。通讯员 胡程 摄
村民在开垦撂荒地。通讯员 胡程 摄
村民在翻新的土地上施肥。通讯员 胡程 摄
村民在翻新的土地上施肥。通讯员 胡程 摄

“这里是溶溪镇盘活撂荒地展开复耕复种的一组现实场景。地荒了可惜了,村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到来。”望着眼前这番耕种景象,溶溪镇党委书记杨波告诉笔者,过去锰矿企业是溶溪镇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去年底矿山企业全面关停,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土地闲置撂荒的不少,杂草丛生。

镇村干部正在排查撂荒地。通讯员 胡程 摄
镇村干部正在排查撂荒地。通讯员 胡程 摄
高楼村复耕的荒地完善产业路。通讯员 胡程 摄
高楼村复耕的荒地完善产业路。通讯员 胡程 摄

如何让“撂荒地”成为“丰收田”?近年以来,溶溪镇党委一直积极思考、不断探索。他们把整治撂荒地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突出党建引领、连片整治,紧盯“找地、研地、治地”三个关键环节,集中精力攻坚土地撂荒难题。

高楼村的撂荒地新种上的辣椒。通讯员 胡程 摄
高楼村的撂荒地新种上的辣椒。通讯员 胡程 摄
撂荒地上连片的辣椒产业正在兴起。通讯员 胡程 摄
撂荒地上连片的辣椒产业正在兴起。通讯员 胡程 摄

走进罗家村,10亩辣椒育苗基地在撂荒地上拔地而起,百余亩辣椒在青山中蓬勃生机;走进柳水村,三百余亩的荒地正在翻耕,辣椒田、水稻田点缀在平荒坝上郁郁葱葱……撂荒地重焕生机,村民们的脸上溢满了笑容。今年带头种植辣椒的村干部徐迁会一边给盖膜,一边说:“只要辣椒产业发展得好,咱村的小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高楼村昔日的撂荒地覆膜完成。通讯员 胡程 摄
高楼村昔日的撂荒地覆膜完成。通讯员 胡程 摄
柳水村整治撂荒地成果一景。通讯员 胡程 摄
柳水村整治撂荒地成果一景。通讯员 胡程 摄

产业兴,则乡村兴。目前高楼、柳水、罗家等多个村(社)通过整治,500余亩撂荒地种上了辣椒,辣椒产业应运而生。该镇镇长尹红文介绍,今年来,他们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引领+村集体入股+大户入股模式,因时因地因势制宜发展辣椒、瓜蒌、羊肚菌等产业盘活撂荒地,大力推动复耕复种。同时在全镇积极推行菌椒轮作、油稻轮作等多种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写好“田文章”、练好“土功夫”,鼓起村民钱袋子,切实让撂荒地变回“致富田”。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秀山:激发新活力 撂荒地变回“致富田”

2022-06-14 06:00: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胡程)近日,在重庆市秀山县溶溪镇柳水村沉寂的撂荒地上,村民们耕地、施肥、挖沟、覆膜、种椒苗忙得不亦乐乎。

村民在开垦撂荒地。通讯员 胡程 摄
村民在开垦撂荒地。通讯员 胡程 摄
村民在翻新的土地上施肥。通讯员 胡程 摄
村民在翻新的土地上施肥。通讯员 胡程 摄

“这里是溶溪镇盘活撂荒地展开复耕复种的一组现实场景。地荒了可惜了,村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到来。”望着眼前这番耕种景象,溶溪镇党委书记杨波告诉笔者,过去锰矿企业是溶溪镇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去年底矿山企业全面关停,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土地闲置撂荒的不少,杂草丛生。

镇村干部正在排查撂荒地。通讯员 胡程 摄
镇村干部正在排查撂荒地。通讯员 胡程 摄
高楼村复耕的荒地完善产业路。通讯员 胡程 摄
高楼村复耕的荒地完善产业路。通讯员 胡程 摄

如何让“撂荒地”成为“丰收田”?近年以来,溶溪镇党委一直积极思考、不断探索。他们把整治撂荒地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突出党建引领、连片整治,紧盯“找地、研地、治地”三个关键环节,集中精力攻坚土地撂荒难题。

高楼村的撂荒地新种上的辣椒。通讯员 胡程 摄
高楼村的撂荒地新种上的辣椒。通讯员 胡程 摄
撂荒地上连片的辣椒产业正在兴起。通讯员 胡程 摄
撂荒地上连片的辣椒产业正在兴起。通讯员 胡程 摄

走进罗家村,10亩辣椒育苗基地在撂荒地上拔地而起,百余亩辣椒在青山中蓬勃生机;走进柳水村,三百余亩的荒地正在翻耕,辣椒田、水稻田点缀在平荒坝上郁郁葱葱……撂荒地重焕生机,村民们的脸上溢满了笑容。今年带头种植辣椒的村干部徐迁会一边给盖膜,一边说:“只要辣椒产业发展得好,咱村的小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高楼村昔日的撂荒地覆膜完成。通讯员 胡程 摄
高楼村昔日的撂荒地覆膜完成。通讯员 胡程 摄
柳水村整治撂荒地成果一景。通讯员 胡程 摄
柳水村整治撂荒地成果一景。通讯员 胡程 摄

产业兴,则乡村兴。目前高楼、柳水、罗家等多个村(社)通过整治,500余亩撂荒地种上了辣椒,辣椒产业应运而生。该镇镇长尹红文介绍,今年来,他们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引领+村集体入股+大户入股模式,因时因地因势制宜发展辣椒、瓜蒌、羊肚菌等产业盘活撂荒地,大力推动复耕复种。同时在全镇积极推行菌椒轮作、油稻轮作等多种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写好“田文章”、练好“土功夫”,鼓起村民钱袋子,切实让撂荒地变回“致富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