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赋效能 江津区白沙镇恒和村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程绍琴)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西部的白沙镇恒和村曾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2020年入选重庆市50个先进城乡社区组织和首批“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名单。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在新征程中恒和村继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百姓富”的美丽画卷在这片土地徐徐展开。
以铸牢组织基础为保障 凝心聚力促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恒和村通过健全党建网络强化服务、夯实阵地建设筑牢堡垒、打造过硬队伍提升本领的方式,铸牢组织基础。
在健全党建网络方面,恒和村建立起“村党组织—党员先锋户—党员—群众”四级党建网络,按照“1+8+N”的工作模式,优选9名党员先锋户,每名“党员先锋户”带动周边党员8名,每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10余户,形成“共抓、共管、共进”的良好氛围。完善“党支部+网格+党员”乡村治理体系,每名党员按照“地域相近、居住集中、便于活动”原则联系服务群众。
在夯实阵地建设方面,恒和村推动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规范达标,设立“党建文化墙”3个,打造黑崖湾、罗大塘等“党建示范点”4个、建立“红色驿站”3个,挂牌“党员微家”40余户。深化便民服务中心、民事代办制、志愿服务制、结对联系制的“一心三制”服务模式,实行“一站式”办公,形成“小事村办理,大事村代理”的良好社会效应。
在打造过硬队伍方面,恒和村注重在“选、育、树、激”上下功夫,重点吸引种养大户、经商能人、返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进入村班子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压实村党组织书记责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党建督查、年度考核,推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全覆盖开展党员培训教育,实现党员群体受启发、有收获,增强党员干部谋划工作、破解难题的本领。把有能力的党员“孵化”成致富标兵,积极鼓励有丰富种养殖经验的“土专家”“田秀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纳入人才库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新乡贤等10余人,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以实现三治融合为核心 共治共享谱新篇
恒和村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增强自治活力,恒和村全面构建“党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自组织”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编制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10余个制度办法,建立并发挥“五和”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监督委员会议事、协商、监督作用,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让村民自治“实”起来。
此外,该村深化平安村建设,每月开展普法宣传调解,设立法律援助点。建立法治文化大院,定期评选“法律明白人”“学法模范户”,带动群众自主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以“每日说法”“法治院坝流动学校”“法润乡村活动”等为载体,召开院坝会30余场,组织专题法治讲座9场。
为在村民间掀起强德智树新风的良好风气,恒和村深入挖掘和宣传家国情怀、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启发身边人。组建“恒和乡风文明宣传队”,提升全村整体精神风貌。加强乡村伦理道德建设,开展“重阳邻里节”等主题活动,定期评选“恒和道德模范”“恒和好人”等先进典型,以典型示范引导,让村民德治“活”起来。
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 产业兴旺奏新曲
恒和村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通过打造品牌、搭建平台、推动农旅融合的形式,让乡村振兴实现“变现”,奏响产业兴旺的新曲。
恒和村聚焦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先后引进恒河果业、江恒农业等7家农业企业,发展晚熟柑橘7580亩。用好扶持资金,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基地2个、家庭农场3家、成立恒和柑桔专业合作社1个。恒和柑桔专业合作社种植规模近4000亩,产量6000吨,产值2400万元,带动周边约3200农户增收。
该村用“互联网+农业新活力”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搭建产品展示平台,开办直销网点,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宣传、销售和推广平台。建立便民超市9个、农村电商平台2个、金融网点1个,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宣传、销售和推广平台。
以优质晚熟柑橘为依托,恒和村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生态观光园、农耕体验园、柑橘博物馆等为主,“芳韵恒和”赏花节、“生态年猪节”为辅的恒和片区农业观光带。发展“农家乐”“体验式乡村游”等产业,着力打造精品养殖、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美食鉴赏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逐步形成“产业链”“发展链”“服务链”,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2021年恒和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