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乡村振兴中的他们
为实施好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綦江各级党员干部都积极行动起来,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綦江:乡村振兴中的他们

来源:綦江日报2022-07-20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是新时期加强农业农村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为实施好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綦江各级党员干部都积极行动起来,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盛夏,充满希望的田野。通讯员 肖七妹 摄
盛夏,充满希望的田野。通讯员 肖七妹 摄

一份能帮就帮的为民情怀

今年58岁的中峰镇板桥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何明勇已任村干部18年。每次走村串户时,他都会随身携带着一个笔记本。这些年,他已经记下了好几十个笔记本。

何明勇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笔记本。谢天骄 摄
何明勇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笔记本。谢天骄 摄

哪家有困难,哪天需要完成什么事,哪天走哪里……在何明勇的笔记本上,都有详细记录。

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作为村干部队伍的“领头羊”,必须以上率下、示范带动。这些年,何明勇带领村民们发展产业、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人居环境,各项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

“我们村的公路硬化里程达到了28公里,其中有两公里在建。农业产业方面,发展了柑橘200多亩、中药园100多亩,还有苗圃基地、养牛场等等,农旅融合发展前景看好。”何明勇讲起来眉飞色舞。

这些年,板桥村变美了,吸引了不少返乡创业的人,中峰镇板桥村村民吴文生就是其中一位。

吴文生的养牛场步入正轨。谢天骄 摄
吴文生的养牛场步入正轨。谢天骄 摄

吴文生在外打工多年,存了些积蓄。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便动了回家的心思,用他的话说“不想在外漂了”。

结束自己的打工生涯,吴文生毅然回到家乡,准备大干一场。毕竟没有经验,吴文生因准备不充分,搞得有些手忙脚乱。

“我当时就想发展养牛,就一股脑地从山东把牛买回来了,才意识到没有场地安顿牛。”吴文生说,正当他在为如何安顿牛发愁时,何明勇已经在为他的养牛用地问题忙前忙后,自己心里很感动。

“有人回村发展是好事,我肯定能帮就帮。也就是帮他起草租地合同,协调好农户土地流转这些事项。”何明勇回忆道。

在何明勇的帮助下,养牛场建好了,但吴文生的积蓄也所剩不多了,配套的沼气池还没有着落,无奈之下,吴文生又找到何明勇寻求帮助。

“养牛场配套设施不完善,需要建一个大型的沼气池处理粪污,但是吴文生打工的钱都用在了牛场上,已经没有资金了,我们向区农业农村委、镇政府等多方打听,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最终解决了难题。”何明勇告诉记者。

如今,吴文生的养牛场存栏量有16头,回家创业的他也尝到了甜头,感觉比在外打工好。

在全村农业产业发展中,无论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还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总能看到何明勇忙碌的身影。“下一步我们打算在环境上继续下功夫,把我们的村子变得更美丽。”何明勇表示。

一颗与人为善的赤诚真心

和何明勇一样,扶欢镇青岩村老党员肖朝君也常年奔走在乡村道路上。

肖朝君走访了解村里产业发展情况。谢天骄 摄
肖朝君走访了解村里产业发展情况。谢天骄 摄

近日,记者见到肖朝君时,他正在村民张广学家中进行回访。原来,前些天,张广学夫妻俩因为琐事发生了矛盾,闹得不可开交。作为村里有名的“和事佬”,肖朝君前往协调矛盾。

肖朝君今年74岁,党龄34年,虽无一官半职,但在村里颇有声望,谁家遇到困难、闹了矛盾,都会请他出面处理。多年下来,肖朝君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

“不管是什么矛盾,你要先找到发生矛盾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调解才会有效果。”肖朝君说道。

无论是邻里矛盾调解还是人居环境整治,肖朝君总是尽心尽责,时时刻刻都发挥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肖老很热心,像农忙村里有人栽苞谷搞不赢,他也会去帮人栽,对谁都是掏心掏肺的,大家都很认可他。”青岩村村民吴光先这样评价肖朝君。

“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会一如既往做下去。这是父母教我们的,也是党教导我们的。”肖朝君表示。

村民在果园里为果树喷洒农药。谢天骄 摄
村民在果园里为果树喷洒农药。谢天骄 摄

一番看得见的可喜变化

横山镇新寨村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随着村里不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不少田地被撂荒。为了让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村两委决定整合土地资源,统一发展优质稻,壮大集体经济。

绍锐与村民在一起交流。谢天骄 摄
绍锐与村民在一起交流。谢天骄 摄

“我们的品牌是横山大米,今年我们种了400亩,预计为集体增加收入30万元。”40岁的邵锐是横山镇新寨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水稻已经进入了生长关键期,管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村里的水稻丰产,不管天气多热,每天邵锐都会抽时间到田间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我每天都要去看看,是否缺水,是否有病虫害,不然不放心。”

从去年6月到现在,邵锐来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他用心与村民打交道,把自己也变成“农民”;他用情处理村务,力争让自己变成“万事通”;他努力向前奔跑,希望以己之力带动全村发展。

“第一书记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党的建设、项目协调、综治信访、民生实事等等,有些事情我以前没有接触过,就向其他同志学习请教,向互联网要知识,通过学习丰富知识,收获了很多。”绍锐表示,在困难面前要做到内心强大,努力奋进,最终会战胜困难,迎来曙光。

如今的新寨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荒地已变成良田,乡村便道阡陌纵横……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令人欣喜。对于未来,邵锐有更多的期待。

“我们将以贡米产业为示范,引领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贡献新寨力量。”邵锐信心满满地说道。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撸起袖子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党员干部需要以“干”字当头,克服困难、苦干实干。要充分调动全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大力激发内生动力,力争在培育农业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增强村民收入等全方面取得进展,乡村才会迎来真真切切的改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也才会一步步从梦想照进现实。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綦江:乡村振兴中的他们

2022-07-20 06:00:00 来源: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是新时期加强农业农村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为实施好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綦江各级党员干部都积极行动起来,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盛夏,充满希望的田野。通讯员 肖七妹 摄
盛夏,充满希望的田野。通讯员 肖七妹 摄

一份能帮就帮的为民情怀

今年58岁的中峰镇板桥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何明勇已任村干部18年。每次走村串户时,他都会随身携带着一个笔记本。这些年,他已经记下了好几十个笔记本。

何明勇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笔记本。谢天骄 摄
何明勇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笔记本。谢天骄 摄

哪家有困难,哪天需要完成什么事,哪天走哪里……在何明勇的笔记本上,都有详细记录。

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作为村干部队伍的“领头羊”,必须以上率下、示范带动。这些年,何明勇带领村民们发展产业、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人居环境,各项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

“我们村的公路硬化里程达到了28公里,其中有两公里在建。农业产业方面,发展了柑橘200多亩、中药园100多亩,还有苗圃基地、养牛场等等,农旅融合发展前景看好。”何明勇讲起来眉飞色舞。

这些年,板桥村变美了,吸引了不少返乡创业的人,中峰镇板桥村村民吴文生就是其中一位。

吴文生的养牛场步入正轨。谢天骄 摄
吴文生的养牛场步入正轨。谢天骄 摄

吴文生在外打工多年,存了些积蓄。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便动了回家的心思,用他的话说“不想在外漂了”。

结束自己的打工生涯,吴文生毅然回到家乡,准备大干一场。毕竟没有经验,吴文生因准备不充分,搞得有些手忙脚乱。

“我当时就想发展养牛,就一股脑地从山东把牛买回来了,才意识到没有场地安顿牛。”吴文生说,正当他在为如何安顿牛发愁时,何明勇已经在为他的养牛用地问题忙前忙后,自己心里很感动。

“有人回村发展是好事,我肯定能帮就帮。也就是帮他起草租地合同,协调好农户土地流转这些事项。”何明勇回忆道。

在何明勇的帮助下,养牛场建好了,但吴文生的积蓄也所剩不多了,配套的沼气池还没有着落,无奈之下,吴文生又找到何明勇寻求帮助。

“养牛场配套设施不完善,需要建一个大型的沼气池处理粪污,但是吴文生打工的钱都用在了牛场上,已经没有资金了,我们向区农业农村委、镇政府等多方打听,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最终解决了难题。”何明勇告诉记者。

如今,吴文生的养牛场存栏量有16头,回家创业的他也尝到了甜头,感觉比在外打工好。

在全村农业产业发展中,无论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还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总能看到何明勇忙碌的身影。“下一步我们打算在环境上继续下功夫,把我们的村子变得更美丽。”何明勇表示。

一颗与人为善的赤诚真心

和何明勇一样,扶欢镇青岩村老党员肖朝君也常年奔走在乡村道路上。

肖朝君走访了解村里产业发展情况。谢天骄 摄
肖朝君走访了解村里产业发展情况。谢天骄 摄

近日,记者见到肖朝君时,他正在村民张广学家中进行回访。原来,前些天,张广学夫妻俩因为琐事发生了矛盾,闹得不可开交。作为村里有名的“和事佬”,肖朝君前往协调矛盾。

肖朝君今年74岁,党龄34年,虽无一官半职,但在村里颇有声望,谁家遇到困难、闹了矛盾,都会请他出面处理。多年下来,肖朝君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

“不管是什么矛盾,你要先找到发生矛盾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调解才会有效果。”肖朝君说道。

无论是邻里矛盾调解还是人居环境整治,肖朝君总是尽心尽责,时时刻刻都发挥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肖老很热心,像农忙村里有人栽苞谷搞不赢,他也会去帮人栽,对谁都是掏心掏肺的,大家都很认可他。”青岩村村民吴光先这样评价肖朝君。

“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会一如既往做下去。这是父母教我们的,也是党教导我们的。”肖朝君表示。

村民在果园里为果树喷洒农药。谢天骄 摄
村民在果园里为果树喷洒农药。谢天骄 摄

一番看得见的可喜变化

横山镇新寨村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随着村里不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不少田地被撂荒。为了让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村两委决定整合土地资源,统一发展优质稻,壮大集体经济。

绍锐与村民在一起交流。谢天骄 摄
绍锐与村民在一起交流。谢天骄 摄

“我们的品牌是横山大米,今年我们种了400亩,预计为集体增加收入30万元。”40岁的邵锐是横山镇新寨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水稻已经进入了生长关键期,管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村里的水稻丰产,不管天气多热,每天邵锐都会抽时间到田间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我每天都要去看看,是否缺水,是否有病虫害,不然不放心。”

从去年6月到现在,邵锐来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他用心与村民打交道,把自己也变成“农民”;他用情处理村务,力争让自己变成“万事通”;他努力向前奔跑,希望以己之力带动全村发展。

“第一书记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党的建设、项目协调、综治信访、民生实事等等,有些事情我以前没有接触过,就向其他同志学习请教,向互联网要知识,通过学习丰富知识,收获了很多。”绍锐表示,在困难面前要做到内心强大,努力奋进,最终会战胜困难,迎来曙光。

如今的新寨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荒地已变成良田,乡村便道阡陌纵横……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令人欣喜。对于未来,邵锐有更多的期待。

“我们将以贡米产业为示范,引领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贡献新寨力量。”邵锐信心满满地说道。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撸起袖子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党员干部需要以“干”字当头,克服困难、苦干实干。要充分调动全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大力激发内生动力,力争在培育农业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增强村民收入等全方面取得进展,乡村才会迎来真真切切的改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也才会一步步从梦想照进现实。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淳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