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百姓家门口的文艺空间 渝北公共文化品质再次提升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田小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既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更是民生服务的重要窗口,承担着“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责任。近年来,重庆渝北以建设文化强区为目标,以品质提升为抓手,奋力打造有特色、有文化、有品质的文化客厅。
设施更人性化,体验更数字化,硬件提档升级,巴渝民俗博物馆、渝北区文化馆、渝北区图书馆、碧津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文化的精彩。点单服务、订单服务,软件服务提档升级,让公共文化服务更贴心更暖心。
硬件建设:着力“两心”
渝北区从细节入手,环境改造更暖心;从专业打造,设施提档升级更舒心。渝北区公共文化服务以阵地建设为主线,优化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加充盈的文化养分,改造后的渝北公共文化服务阵地面貌焕然一新。
渝北区文化馆打造艺术空间、进行灯光改造、增加人性化设施、增设“名家工作室”等社会分馆,让文化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巴渝民俗博物馆从山西购置并改造安装全木结构老戏台,完善戏台灯光系统,设置声光控制室,全新打造巴渝民俗(非遗)展演戏台;更新改造古床馆灯光系统,从色温、亮度、防眩光、角度等方面,全面提升展陈灯光效果。
渝北区图书馆联合新华书店,在一楼书吧设立“你阅读·我买单”图书荐购服务点,把书店搬进图书馆;在青少阅读区开辟相对独立“听书区”,增加少儿数字阅读体验感;与桉树林酒店合作,将桉树林城市书房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优化室内布局及软环境打造,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品质。
软件建设:提升“三化”
如果说硬件建设是根,那么软件建设就是魂。以文铸魂、以文化人,渝北始终以服务提升为导向,打响品牌,赋予城市更加迷人的气质,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渝北区文化馆持续开展“文以载道”干部职工文化艺术培训,培训地点除原有阵地外,新增龙山、龙塔、龙溪街道片区及洛碛镇等教学点,并新增葫芦丝、舞韵瑜伽等课程,实现街道干部职工多点覆盖。举办2022年基层文化干部专题培训班,为文化与艺术、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旅游、非遗传承保护、文旅宣传等赋能。
为更加突出专业化,渝北碧津美术馆成立了碧津书院、画院,全民“美育课堂”赋能;该区成立了政协委员之家,携手区政协全面开展艺术活动;提升文创产品艺术含金量,让典藏作品“活起来”“走出去”;创立碧津美术馆“美学雅集”公教品牌。区文化馆邀请专家打造小河锣鼓、华蓥高腔、川剧等非遗经典剧目;举办仰望巅峰——孙成毅摄影作品展等高质量展览;创作《渝乡情》非遗渝北小剧场、《最忆是乡愁》等高质量舞剧。
在数字化打造方面,巴渝民俗博物馆持续打造集“云管理、云展览、云讲解、云互动”为一体的数字博物馆。碧津美术馆升级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新增智能导航、互动交互等功能,让美术馆24小时“品质在线”“服务在线”。渝北区图书馆推出“阅享渝北 码上同行”数字阅读品牌,实现“扫码看书”“扫码听书”等。渝北区文化馆持续开展文化艺术线上课堂,新开设文化馆视频号、艺术团抖音号等。数字赋能,渝北极大提升服务效能,切实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人才建设:打造“两力”
外塑形象,内提素质。文化发展,队伍建设是关键。渝北精准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提升人才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渝北区文化馆邀请专家、委机关相关负责人等开展公文写作、财务知识、宣传推介等专题讲座和培训,全方位提升干部职工素养和专业能力。
渝北区图书馆搭建志愿者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造大学生志愿者、小小志愿者、阅读推广志愿者和渝北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等,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碧津美术馆定期开展“职工讲堂”,为职工加油、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