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打造“一镇街一品牌”项目 提升社工站服务水平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闫仪)社会工作站不但是社会工作者的家,也是居民身边“爱的港湾”。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的推进社工站建设,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围绕渝北区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今年以来,渝北区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龙溪、龙山、龙塔、回兴、宝圣湖、玉峰山等6个镇街,以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为契机,结合各镇街特点,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因地制宜打造“一镇街一品牌”项目,突出“一站一特色”。
聚焦民生保障 拓展民政服务方式
67岁的龙塔街道辖区居民王大爷属辖区困难老人,因不慎跌倒导致右脚骨折需住院手术、定期检查,由于家里无固定亲属陪伴照料,王大爷显得十分无助、情绪也异常低落。龙塔街道社工站接到社区的情况转介后,及时将王大爷纳入个案帮扶对象,通过提供陪同就医、开展精神慰藉、链接帮扶资源等方式帮助其化解了“燃眉之急”。
像王大爷一样,对于特殊困难群体而言,不仅要有“兜底保障”,更需要“人文关怀”。据了解,为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拓展民政工作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龙塔街道社工站通过实施龙塔街道“幸福造访”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支持项目,面向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幸福微光(个人层面)”“幸福微爱(家庭层面)”“幸福微助(社会层面)”的关爱支持服务,形成“个人—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怀模式,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
围绕满足民政服务对象和辖区居民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等需求,宝圣湖街道社工站则通过创设宝圣湖街道“宝圣心语”社会心理服务项目,聚焦打造“心语空间”、开通“心语热线”、培育“心语使者”、把准“心语良方”、筑牢“心语防线”、构建“心语体系”等六个维度,积极助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升民政服务对象及辖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聚势社会治理 提升社会融入水平
“打开手机,找到支付宝小程序,点一下,是不是看到‘市民中心’的功能?再点开,就可以一步一步缴纳水电费了……”
日前,在渝北区玉峰山镇社工站“紧跟时代 智享生活”智能生活学习体验小组活动上,社工为辖区“农转城”居民们开设了一系列智能生活应用实操课,帮助大家紧跟智能时代,适应现代城市生活。该小组活动是玉峰山镇“小城大爱”农转城居民城市融入服务项目内容之一。
据介绍,玉峰山镇幅员面积61.12平方公里,辖11个村(社区)。其中,玉峰山镇石坪社区是一个以“农转城”居民集中安置为主的新型城市社区,“农转城”居民13000余人,占常住居民80%以上,“农转城”居民由于长期农村生活形成的固化意识以及自身的文化程度受限关系,普遍存在城市融入困难等问题。
基于此,在玉峰山镇“小城大爱”农转城居民城市融入服务项目实施中,玉峰山镇社工站重点开展“润民”文明提升计划、“助民”便民支持计划、“和民”社区融合计划等“三个计划”,有效消除辖区“农转城”居民在内涵修养、文化素质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城市市民的差距,帮助“农转城”居民适应城市生活。
与玉峰山镇不同,龙溪街道属于典型的城区型街道,辖区常住居民多、流动人口大、管理难度高。为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持续构建有温度、互助、增能的邻里支持网络,在“一站一特色”项目打造中,龙溪街道社会工作站通过深化和拓展金紫山社区“左邻右舍”亲情汇特色活动,打造龙溪街道“左邻右舍”邻里和谐互助服务项目,依托“邻里帮”—互助互爱帮扶活动、“邻里乐”—风采展示联谊活动和“邻里评”—争先创优评选活动,助力文明和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建设。
聚力儿童关爱 深化未成年人保护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网络保护,互相补充、互为一体,一个都不能少”……近日,在龙山街道社工站联合天竺路社区社工室开展的龙山街道“麦田守望”未成年人保护服务项目《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活动现场,社工通过现场宣讲、派发资料、接受咨询、现场答疑等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普法宣传,持续营造“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未成年人既是社工服务的重点对象,也是社工服务覆盖‘以小带大’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龙山街道、回兴街道社工服务品牌打造工作中,两个街道社工站结合辖区中小学数量多、未成年人基数大的特点以及助力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工作需要,通过创设龙山街道“麦田守望”未成年人保护服务项目,深化“爱苗行动”“润苗行动”“助苗行动”“护苗行动”等“四大行动”;通过实施回兴街道“四色融合”未成年人关爱服务项目,面向辖区未成年人及家庭开展“蓝色服务(保护管理)”“橙色服务(成长指导)”“绿色服务(亲情支持)”“红色服务(社会融入)”等“四色服务”,携手共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据介绍,围绕深化“一镇街一品牌”“一站一特色”,区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联合6个镇街充分发挥镇(街)社工站平台属性,继续推动社工站全面融入“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服务对象和社区治理、社会救助、婚俗改革、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工作,持续完善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机制,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