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圣泉街道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构建幸福品质新家园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严仕海)重庆市江津区圣泉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充分融合,充分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通过“三聚”构建协商议事为民服务“金字招牌”,进一步提升广大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力党建引领,打造服务式的协商议事平台
圣泉街道建立了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责任体系,制定了《圣泉街道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六项行动实施方案》,街道党工委负责统筹协调,引导各方开展小区建设、物业管理、纠纷化解、党员志愿服务等工作。
圣泉街道综治中心终端显示的全域115个网格分布图,也是115个党小组的前沿阵地。今年,圣泉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六项行动实施方案》精神,深化和拓展“五员共治”内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摸排清理综治、城管、公安、民政、党组织等网格,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提供党员群众学习、活动和议事红色阵地33个,重构综合网格,最大限度实现网格合一。
通过协商议事使领导班子“沉”下去、社区干部“动”起来、居民群众“融”进来。领导班子每月参加至少1次联系村(居)协商议事会,社区两委每周召开1次小区院坝会,居民群众根据本小区实际灵活收集民情。遵循“居民的事居民议,大家的事大家办”的工作原则,打造“发现问题—协商议事—处理解决—结果反馈”工作闭环,让小区居民群众通过协商议事来决定、参与和解决问题。对协商达成一致的问题实行挂牌销号制度,对协商结果进行持续动态跟踪,协商结果落地一个、销号一个,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实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聚焦特色亮点,打造开放式的协商议事平台
以圣泉社区阳光城小区党群之家项目为基础,圣泉街道将“议事平台”建在小区,把“有事好商量”搬进楼栋中,形成楼栋协商微议事模式,进一步做实楼栋共治“微循环”,让居民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在楼栋协商微议事中,社区顺利完成了“安装楼栋人脸识别系统、多员共治宣传栏”“构建文化长廊、提升幸福指数”等议题。
今年3月的浒溪还房小区,为了中庭的绿化升级工程大家争得不可开交。关键时刻,圣泉社区党支部站了出来,线上征集、线下走访,召开意见征求会、协商议事会6次,终于敲定98.7%群众满意的绿化品质提升方案。圣泉街道依托圣泉街道综治中心,推进“有事好商量”线上平台建设,在线下建设“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阵地,畅通辖区群众参与协商议事的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
深入挖掘一批有威望、有才能、有公益心的圣泉乡贤,鼓励他们站出来、聚起来、动起来,有效发挥他们参与协商议事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同心协力共建幸福家园。培育壮大三级金牌调员队伍,建立村(居)小组-社区-街道三级调解体系,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目前认证金牌调解员11名,建立201人的三级调解员人才队伍数据库,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30余件。
聚集资源融合,打造参与式的协商议事平台
充分调动辖区党员中心户、居民小组长、网格楼栋长、物业管家和业委会成员等群体力量,主动发现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早发现,提前研判谋划,主动开展协商议事工作,积极回应群众需求。通过“有事好商量”平台已有效解决环境美化、垃圾分类、停车秩序、文化惠民、物业纠纷、高空抛物、违章建筑等居民关心的问题410余件。
圣泉街道在11个村(居)建有示范议事平台16个,将协商议事室与党员活动室、人大代表联络站、人民调解室、青少年之家、志愿者工作室、居民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等10多个功能站室融为一体,将协商议事融入到周末九点半课堂、党员志愿服务、老年大学等项目中,鼓励和引导社区青少年、老年人、党员等不同群体参与协商议事,倾听社区不同群体心声。
扎实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等,形成楼栋吹哨,部门报到,反向调度资源力量解决疑难问题。
这里流淌着双龙社区高家坪山埂上的“幸福水”。几个月前,这里的居民因为管网老化常常守着长江喊“口渴”。社区两委作为“民情前哨站”在发现问题后,紧急“吹哨”,江津区财政局、区水利局等部门第一时间“报到”。历时30天,自来水从新管网喷涌而出,要知道以前完成同样规模的工程至少要50天。将治理服务落实到群众关心的“细枝末节”。目前,圣泉街道22位“两代表一委员”带动身边900余名在职党员、1100余名党员干部认领了街道、社区、小区环境美化、理论宣讲、文明劝导、法律咨询、义务巡逻等2000余个志愿服务岗位,进一步凝聚起协商议事正能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滴点见初心。圣泉街道通过“有事好商量”叫响为民服务“金字招牌”,让“有事好商量”成为全街道党员干部、居民群众的共识,全面推进江津宜居城市会客厅建设,共同打造幸福品质示范家园。